63.我的道不用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与孙淼分别后,三人又往南走了十余日,到了宁川府境内又愈发热闹了。  

相比之前几十步一户人家的北境,这里几乎是一栋屋子挨着另一栋屋子,除了主街道还算宽敞外,小道上连一辆马车都过不去。  

这也造就了街道上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  

苏生、步帆带着初一穿行在青砖绿瓦中,刻意放慢着步子,走了一上午,三人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台阶前坐了下来。  

初一从怀里摸出了一个用绸缎和棉花做成的布偶小狗,步帆看见一把抢过来,举过头顶打趣道:“还忘不掉孙婉婷那个小丫头呢?”  

“给我,快还给我。”初一踮起脚尖,可始终碰不到布偶。  

布偶小狗几人是离开孙府时,孙婉婷送给了初一的,据步帆的说法,当时初一和孙婉婷分开时就跟爱人离别一样,别提多伤感了。  

“我帮你保管几天,省着你整天心不在焉的。”  

“你快给我!”初一嘟着嘴巴,微微发怒的样子倒有些可爱。  

苏生摇头笑了笑,然后抓住步帆的手,抢过布偶小狗后,又还给了初一。  

初一连忙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然后塞进了道袍里。  

“看把你急得,一个小道士整天想着一个女孩子,以后还怎么修道啊。”步帆双手抱在匈前道。  

初一‘气势汹汹’地看着步帆道:“师父说我的道不用修,它自己会来。”  

“劳资信你个鬼,小小年纪吹牛不打草稿。”  

“不信拉倒。”  

对于一个道士来说,想修成自己的道何其艰难,这就相当于让读书人修行到圣人一样,简直难如登天。  

但是苏生知道初一不会骗人,虽然苏生脸上没什么表情,可心里却无比震惊。  

步帆还想逗初一玩,于是苏生把水壶塞给步帆道:“去去去,讨壶水来喝。”  

“为什么又是我?”  

这一路上像讨要水喝这样的跑腿苦力活几乎全让步帆给承包了。  

“你去不去啊?”苏生提声道。  

步帆很有男子气概道:“不去。”  

“哦,那把银子还我,你可以走了。”  

话音刚落。  

“去去去,我现在就去。”步帆脚步飞快。  

浪荡江湖好几年的步帆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多银子,自然珍惜的很,不但每天晚上都要拿出来数一数,甚至睡觉时都要踹在怀里。  

用步帆的原话来说,那就是‘现在不抱着银子睡都睡不着了’。  

还有一句朗朗上口的话,也是从步帆嘴里说出来的,那就是“姑娘腿再白也白不过白花花的银子”,听起来有些绕口,但却把步帆爱财如命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衬托出来了。  

步帆小跑来到一户人家窗前,屋子里一个丰腴妇人正在打扫卫生,步帆趴在窗户上,自认为风度翩翩地说道:“大娘,可否舍点水喝。”  

丰腴妇人直接将扫帚扔了过来,“你才大娘呢,我今年才二十七。”  

步帆后退两步,骂骂咧咧道:“瞧你那都下垂了,还二十五,五十二还差不多吧。”  

“臭小子,看老娘今天不揍死你。”  

“疯婆娘,你还是留着年纪,折磨你家男人去吧。”说完,步帆就急忙跑了,屋子里的妇人火冒三丈…  

步帆又晃悠到一户人家窗前,这次屋子里的是个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女,步帆整理了一下袍子,然后笑嘻嘻地问道:“妹妹,在做什么呢?”  

少女随口回道:“煮饭啊。”  

说完,姑娘才反应过来,急忙问道:“公子这是要做什么?”  

“妹妹别怕,我就想讨点水喝。”步帆晃悠着手上的水壶。  

少女走上前道:“你把水壶给我吧。”  

步帆递了过去,少女将水壶给灌满水后,又还给了步帆,但是步帆没有立刻离去。  

“公子为何还不走?”  

步帆摆摆手笑道:“不急不急,我越瞧姑娘就越觉得姑娘像我家里的那个妹妹,唉,好几年没回家了,也不知道妹妹现在如何了。”  

少女有些害羞,并未说话。  

要此时苏生在,肯定会一脚踢在步帆屁股上笑骂道,你丫什么时候有妹妹了?  

见步帆迟迟不走,还未经世事的少女也没有像之前的丰腴妇人一样拿着扫把驱赶,而是又做起了自己的事。  

淘洗大米,把米放进锅里,然后倒入清水,少女正要生火时。  

步帆又笑道:“妹妹要不要哥哥帮你把生米煮成熟饭啊。”  

“不敢劳烦公子。”  

步帆笑着正要搭话。  

丰腴妇人拿着扫把站在不远处,嚷嚷道:“找了半天,原来你个臭小子在这里。”  

看妇人这架势,是要找自己拼命啊。  

步帆撒腿就跑,嘴里还不忘骂道:“你个母老虎,没完没了了是吧。”  

不过好在步帆跑的快,丰腴妇人这才没追上来。  

“秀秀,那个臭小子刚刚跟你说什么呢?”丰腴妇人在窗边问道。  

“她就讨了壶水,说我像她妹妹,哦…还说要帮我把生米煮成熟饭呢。”  

听到前一句,丰腴妇人还没怎样,听完整句话,丰腴妇人气的再次朝步帆跑走的方向嚷嚷道:“臭小子,别让老娘再看到你,要不然老娘就阉了你!”  

步帆听到声音,感觉裆下一凉。  

“惹不起,惹不起…”步帆心有余悸。  

回到歇息的地方,将水壶递给苏生,苏生接过和初一各自喝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