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冯肃摆了摆手,青衣男子憨厚的笑了笑,也没继续客套,本来就是不善言辞的人,选择继续工作。  

不过,对于这个老人的上门,确实是高兴的,因为这个冯氏老者静守此地三十年,足以让他自愧不如。  

人总是喜欢与尊敬的人更多的相处,为的是近朱者赤,景行景从。  

冯肃随意的在本就不大宽敞的房间里闲逛,看着这处被过度使用,塞满书籍的房间。  

找到个小蒲团席地而坐,冯肃表情有些安详的打开一本书籍,记载的是十几年前开始时虞城发生的事情。  

“景阳历3042年,城主虞卿风丧妻,全城挂丧三日内禁止宴饮嫁娶…”  

冯肃瞄了眼,这是他亲身经历的,随机漫不经心的走了两步,又拿起另一本杂谈。  

“景阳历3044年,城主再娶,同年革除虞氏嫡系虞于族谱…”  

冯肃看着被划掉的两字,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在隔了几排的书架中,又取出一本书。  

“景阳历3048年,虞氏得子嗣思衡,祖宗堂前举行盛大的礼仪,时虞城百年未见之盛事…”  

冯肃翻了七八本书籍,类型从严谨的行政公文再到漫无头绪的风花艳文,从中只取只言片语。  

无数的线索堆积,冯肃只看到了满满的隐秘两字,他推断虞思衡这个时虞城的天之骄子,身上藏着虞氏一族最大的秘密。  

“有眼光,不愧是我挑中的渡世宝筏。”  

冯肃闻言嘴角一抽,不就是肉身载体,一个魔头却用中佛家的术语。  

“嘿嘿,虞氏以数百年的底蕴,培养出一位有望天君的子嗣。”  

“以小博大到了极点,大罗境老子经历了多少磨难,才修成如此境界,却偏偏沾染了不该碰的因果。”  

“落得如此下场,福祸无门啊,真羡慕虞氏,有一大能在背后指点,不费吹灰之力,赚个盆满钵满。”  

听着脑海里天魔的感慨,冯肃也不免心有戚戚,他一身所求不过是踏入仙门。  

有的人从诞生便注定成为清源域的风云人物,不能比…  

想到这,冯肃感到索然无味,有点落寞的环顾四周,看着这个让他沉淀心性二十年的地方。  

“老伙计,再见!再见是为了再见。”  

冯肃对这个地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平时不会表现出来,但这是他作为人的最后一天,他还能掌握自己身体的最后一次。  

“别多想了,除非本尊倒霉到了极点,你不会再有机会来到这个地方了。”  

冯肃不可置否的笑了笑,转身离开,一步步的走向大院门口,背后青衣中年依然沉醉于书海中,甚至都没有发现他的离开。  

每一步的抬起和放下,都是对心中难言的复杂情感的交代,太熟悉了此地的一砖一瓦。  

石头上的纹路仿佛都有着冯肃多年来踏下的痕迹,若是有人仔细观察,定然会发现他的每一步的间距都分毫不差。  

如这世间的规矩,那般的端正,有误差的自然不能称量世间万物。  

青衣中年人在冯肃走出院门的那一刻,终于抬起了头。  

看着步伐带着独特韵味的老者,他棕黑色的瞳孔在那一瞬间,变成莹白色,神色不似人间的飘渺。  

百里遥不再多想,眼底那漫天的金色气运,从未见过的恐怖场面。  

时虞城发生着种种事情,也全部抛诸脑后,此刻百里遥乘着小红帽风驰电掣,傍晚的风吹拂在脸庞,压低了落日平原上的枯草。  

随着时间的流逝,唯有快意二字萦绕心头。  

“自由来的多不容易…”  

百里遥仰头长啸,随即翻身下马,高速奔逐的小红帽仿佛被主人的情绪感染,在这一瞬间加速到了极致,双蹄落处隐隐留下炎灼的痕迹。  

百里遥裂天蝶步展开,仿佛柳枝轻拂地面,完全脱离惯性定律的在草原上奔跑起来。  

远远望去,只见两道光影劈开杂乱的草丛,两者身影不断交错,竟是比起了速度。  

落日低垂,橘黄的光芒铺洒大地,给两者镀上一层余晖,看着他们尽情撒野。  

俗话说,望山跑断腿,百里遥看着天地间最后一抹光辉消失,叹了口气。  

“跑了一个时辰,以我的速度竟然还没到落日平原的边缘。”  

落日平原尽头有一条横贯东西的诸江,过了这条大江,才算把南疆和中原地区的中间地域,过了中轴线。  

百里遥有些无奈,只能说这片土地的广阔,远超自己的想象,脑海里上九天摘星,下四海捉鳖的梦想无声无息的消亡了。  

小红帽也低着头,有些无精打采的,百里遥心想该去打猎了,不然连坐骑都养不起了。  

苍茫一片黑暗里,百里遥升起一片篝火,似乎人类骨子里就有着对黑暗和孤独的抗拒。  

饭后,百里遥有些百无聊赖,与小红帽的灵性的双眼对视,还好有御兽六术,能让百里遥沟通兽类,不至于连个伴都没有。  

从百里遥的背后,一个小人儿呼哧呼哧的奔跑的上了他的肩部,又不知疲倦的从正面划了下去。  

这样的行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百里遥心头突然升起恶趣味,两指一捻,把光棍提了起来。  

随即,甩出一道抛物线,光棍在空中发出‘咿呀咿呀’的尖叫,小眼神里充满了恐惧,最后落点精准的在篝火的边缘。  

火光照射着他恐惧的小脸,百里遥顿时笑出了‘鹅鹅鹅’的猪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