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重生者的一生(2/3)
女子面部线条冷厉,眼神流转中,是无法无天的气焰,她看了一眼城下的纪真,如同注视蝼蚁,没认出来。
纪真却依稀看出了早年的几分眉眼,只是气质迥然,不过,经过这一次,心湖平静放下了过去。
世上哪有人能初心百年不移,自己真是痴儿,不过到底是见着她了,看起来没什么不好,也算放心的返回了清源。
第二次转折,来的快且离谱。
纪真不是天衍,没有大修们的清浊自分的能力,一路上更是化虹飞行,法力耗尽就徒步前行,想着心事以及后事,满身尘土邋邋遢遢,像个老乞丐似的。
一次徒步中,纪真心有所感,一月之后,便是寿尽之时,有点茫然,这点时间能回到清源宗或是时虞城都不够。
山林中,一匹青牛背负着年轻道士缓缓而来,发髻上别着两门紫簪,相貌清俊。
“老头,要不你给我牵牛,小道观给你口饭吃。”
青年道士面色认真,言辞凿凿的说着,纪真也算老江湖了,反复打量小道士,确认了是个凡人。
心里有点失笑,没想到最后会在凡尘道观里结束,倒也不错。
纪真点了点头,表示成交。
小道观确实不大,两人生活都有些捉襟见肘,小道士白天放牛,有时为附近城池的人家办理死丧之事。
纪真就无所谓的一起去,结果发现,这小道士多半是没个传承的野狐禅,看起来像回事,其实,对死者魂入祖庙,半点增持没有。
纪真下意识的纠正他,小道士骂道:“去去,你个老头怎知道法高妙,不留痕迹。”
行,你厉害,纪真想想,自己可不就是一生不得其法,大道难求嘛!
每到深夜,小道士就取出道家典籍,深夜苦读,不时的还说出自己的见解,纪真无意听到,真是颠三倒四、曲解圣意。
关键,小道士每说到自得之处,就哈哈大笑,自以为然。
忍了四五天,纪真想着毕竟吃了他一月的饭,承了情,不能不管他这么乱七八糟下去。
半夜起身,来到小道士身旁,侧面的提醒着他一些正确的经论的解释,省的又被骂。
“没想到,你这老头有两把刷子,这饭没白给你吃。”
小道士诧异的看向纪真,纪真扰头,这话怎么接。
于是,白天放牛,晚上给小道士上课,小道士自以为是教化了个顽固众生,是个大功德,颇为喜悦。
纪真不以为意,反正等他死后,小道士发现自己留给他的东西,就会感概,没想到老乞丐还是个高人,可惜之类云云。
到了最后一日,纪真依然是白天放牛,看着山间的风景,徜徉难返,害的小道士在门口等了他一下午,以为老鬼把牛偷去卖了。
晚上,两人继续高谈阔论,主要是小道士在说,纪真在纠错。等到夜已近半,纪真有点昏昏欲睡,心底明白,这一睡便是人生大睡,再无起来的机会,可以去祖庙轮回走上一遭了。
纪真看着小道士,第一次言辞严肃起来:“弈,道门祖师们的经典,要么不读,必要求精求真。”
名为弈的小道士挑眉,道:“若是经典所言,本身就错了呢,难道还容不得人去辩上一辩?”
纪真气结,无力教训他,两眼耷拉,半梦半醒中,看到了小道士似笑非笑,道:“想想,我与你说的道理吧,对错唯心。”
“同道中人,相互扶持,不用多谢。”
纪真发觉时间像是在倒退,回到了前些日子的与小道士,讨论的画面,一幕一幕的破碎在识海中,小道士说过的字眼,化为一枚枚硕大的玉篆,映照神魂,清气上升,万浊皆退。
纪真一生的经历,所有的术法,通通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仙人指路般,只要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便是修行得了一个‘法’字。
纪真的修为节节攀升,气息竟然在这垂垂老矣的身体中,重现生机,水到渠成的成就了天人化生的境界。
纪真睁开眼,自己还在山林中,小道士骑牛打招呼的身影,不知所踪,感受了时间,一秒的时间都没有消逝。
这还看不出来假高人,遇到了真高人,纪真这一大把年纪,就真是白混了。
放弃了天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容貌资质的机会,纪真觉得自己现在这副模样,就很好,也算提醒了自己的天衍来的多么的不容易。
纪真对着小道士出现的地方,拱手鞠躬,长久不起。
“多谢道友相助,纪真感激不尽。”
纪真返回清源宗,谨记着小道观的闲适心情,决定接下来的人生,不必再那么汲汲营营,安心求道。
看着一路上不断的流光前往着朝天宫,纪真忍了几天,终于拦下了一位蜕凡修士的法光。
本来,这位小宗修士,有些不满,后来一看纪真的气息,天衍大修啊,赶忙询问可有何事。
纪真问他们去干嘛,修士言,还不是朝天宫的一位魔修,一百五十年成就真人大位,真是了得。
纪真懂了,飞鹿成了真人,他成了天衍,这狗老天还真是半点不放过我啊。
不过,没有留恋,终究两人已成路人,摇头接着返回清源。
接下来三百多年,纪真修行、收徒、炼器等等,也偶尔出门探访秘境,去过边关战场。
究其一生五百年间,纪真也算经历过了几次大事件。
人神之争高潮时,边缘ob,安心吃瓜
纪真却依稀看出了早年的几分眉眼,只是气质迥然,不过,经过这一次,心湖平静放下了过去。
世上哪有人能初心百年不移,自己真是痴儿,不过到底是见着她了,看起来没什么不好,也算放心的返回了清源。
第二次转折,来的快且离谱。
纪真不是天衍,没有大修们的清浊自分的能力,一路上更是化虹飞行,法力耗尽就徒步前行,想着心事以及后事,满身尘土邋邋遢遢,像个老乞丐似的。
一次徒步中,纪真心有所感,一月之后,便是寿尽之时,有点茫然,这点时间能回到清源宗或是时虞城都不够。
山林中,一匹青牛背负着年轻道士缓缓而来,发髻上别着两门紫簪,相貌清俊。
“老头,要不你给我牵牛,小道观给你口饭吃。”
青年道士面色认真,言辞凿凿的说着,纪真也算老江湖了,反复打量小道士,确认了是个凡人。
心里有点失笑,没想到最后会在凡尘道观里结束,倒也不错。
纪真点了点头,表示成交。
小道观确实不大,两人生活都有些捉襟见肘,小道士白天放牛,有时为附近城池的人家办理死丧之事。
纪真就无所谓的一起去,结果发现,这小道士多半是没个传承的野狐禅,看起来像回事,其实,对死者魂入祖庙,半点增持没有。
纪真下意识的纠正他,小道士骂道:“去去,你个老头怎知道法高妙,不留痕迹。”
行,你厉害,纪真想想,自己可不就是一生不得其法,大道难求嘛!
每到深夜,小道士就取出道家典籍,深夜苦读,不时的还说出自己的见解,纪真无意听到,真是颠三倒四、曲解圣意。
关键,小道士每说到自得之处,就哈哈大笑,自以为然。
忍了四五天,纪真想着毕竟吃了他一月的饭,承了情,不能不管他这么乱七八糟下去。
半夜起身,来到小道士身旁,侧面的提醒着他一些正确的经论的解释,省的又被骂。
“没想到,你这老头有两把刷子,这饭没白给你吃。”
小道士诧异的看向纪真,纪真扰头,这话怎么接。
于是,白天放牛,晚上给小道士上课,小道士自以为是教化了个顽固众生,是个大功德,颇为喜悦。
纪真不以为意,反正等他死后,小道士发现自己留给他的东西,就会感概,没想到老乞丐还是个高人,可惜之类云云。
到了最后一日,纪真依然是白天放牛,看着山间的风景,徜徉难返,害的小道士在门口等了他一下午,以为老鬼把牛偷去卖了。
晚上,两人继续高谈阔论,主要是小道士在说,纪真在纠错。等到夜已近半,纪真有点昏昏欲睡,心底明白,这一睡便是人生大睡,再无起来的机会,可以去祖庙轮回走上一遭了。
纪真看着小道士,第一次言辞严肃起来:“弈,道门祖师们的经典,要么不读,必要求精求真。”
名为弈的小道士挑眉,道:“若是经典所言,本身就错了呢,难道还容不得人去辩上一辩?”
纪真气结,无力教训他,两眼耷拉,半梦半醒中,看到了小道士似笑非笑,道:“想想,我与你说的道理吧,对错唯心。”
“同道中人,相互扶持,不用多谢。”
纪真发觉时间像是在倒退,回到了前些日子的与小道士,讨论的画面,一幕一幕的破碎在识海中,小道士说过的字眼,化为一枚枚硕大的玉篆,映照神魂,清气上升,万浊皆退。
纪真一生的经历,所有的术法,通通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仙人指路般,只要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便是修行得了一个‘法’字。
纪真的修为节节攀升,气息竟然在这垂垂老矣的身体中,重现生机,水到渠成的成就了天人化生的境界。
纪真睁开眼,自己还在山林中,小道士骑牛打招呼的身影,不知所踪,感受了时间,一秒的时间都没有消逝。
这还看不出来假高人,遇到了真高人,纪真这一大把年纪,就真是白混了。
放弃了天衍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容貌资质的机会,纪真觉得自己现在这副模样,就很好,也算提醒了自己的天衍来的多么的不容易。
纪真对着小道士出现的地方,拱手鞠躬,长久不起。
“多谢道友相助,纪真感激不尽。”
纪真返回清源宗,谨记着小道观的闲适心情,决定接下来的人生,不必再那么汲汲营营,安心求道。
看着一路上不断的流光前往着朝天宫,纪真忍了几天,终于拦下了一位蜕凡修士的法光。
本来,这位小宗修士,有些不满,后来一看纪真的气息,天衍大修啊,赶忙询问可有何事。
纪真问他们去干嘛,修士言,还不是朝天宫的一位魔修,一百五十年成就真人大位,真是了得。
纪真懂了,飞鹿成了真人,他成了天衍,这狗老天还真是半点不放过我啊。
不过,没有留恋,终究两人已成路人,摇头接着返回清源。
接下来三百多年,纪真修行、收徒、炼器等等,也偶尔出门探访秘境,去过边关战场。
究其一生五百年间,纪真也算经历过了几次大事件。
人神之争高潮时,边缘ob,安心吃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