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改革中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监管等事,司法府设长使一人,秩千二百石,司马二人,秩千石,下设掾吏,书佐各二十人,秩四百石,下设四槽,法槽主管审理,审判,诉讼,律槽主管监督,监管,刑槽主管刑狱,刑徒,军法槽主管军纪,军法监督,执行,四槽设从事一人,秩千石,主事二人,秩八百石,在这之上设大司马府,统管三府,不设官员,只设大司马府参事一职,由各府长使,司马兼任,秩两千石,诸位觉得如何”  

刘范说完,众人面面相觑。  

刘范所设各府,是按照后世通行的三省六部制所设立,加入了一些新的组织架构而成。  

政务府主管行政,将军府主管军事,司法府主管法律,同时也是对另外两府实行监管。  

而大司马府则有些类似后世的内阁,属于议政之所,也方便刘范统管各府。  

当然官吏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官吏习惯,并没有做太多的改变。  

“主公,属下以为妥当”  

荀彧拜道。  

“主公,属下以为妥也”  

田丰也拜道。  

之后众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刘范所设三府基本涵盖了现目前刘范所能涉及到的各方面,唯一新设的是将军府下的参谋槽,这是效法后世参谋部设立的新式机构。  

虽然众人不知参谋槽所谓何物,然刘范已经做出了解释,众人本就是聪明之人,自然一听既懂。  

不过这之中并非完全涵盖各方面,就比如银库就不是库槽所管,而是划给了甄逸所领的安丰储蓄钱庄,安丰储蓄钱庄除去主管铸币,发行外,管理银库也是一大重点。  

“既如此,我认命文若为政务府长使,公与,元浩为左右司马,统掌政务府”  

“喏”  

荀彧,沮授,田丰立刻拜道。  

“公达为将军府长使,仲德,志才为左右司马,统掌将军府”  

“喏”  

程昱,荀攸,戏忠三人一起拜领。  

“子昂为司法府长使,长文,友若为左右司马,统掌司法府”  

“喏”  

邢颙,陈群,荀谌也起来拜道。  

“各府官员,由你们去负责选拔,整理一个方案,报我批复,你等九人便入大司马府,共同理政”  

“喏,谢主公”  

九人再拜。  

这九人皆是刘范麾下核心人物,由其主政,刘范自然非常放心。  

“大司马府之下,除去三府以外,再设都督府,今后将军府负责治军,都督府负责掌军,都督府由我兼任,我自为大都督,雋乂,云长,益德,公明,子义,汉升,伯梁,德谋为都督府元帅,统掌诸军,另各州设五城兵马司,各设都督一职,主管各地军屯军,而正规军由都督府直属”  

刘范说完,众人拜领。  

军权刘范自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都督府大都督一职,自然由自己兼任,而都督府只负责掌军,治军交给了将军府,军法也由司法府负责,如此也避免了军权一家独大。  

今后如遇战事,需要调兵,除去刘范兵符外,就需要将军府和都督府共同签署手令,方可调兵。  

都督府下不设属槽,直接设置各州的五城兵马司,主管军屯军诸事,而正规军由都督府直管,如此军权便牢牢的掌握在了刘范自己手中。  

各府建立后,刘范中枢机构也算全部完毕,之后只需选拔官吏,主管各槽即可。  

除去中枢外,刘范还在此对众将进行了任命。  

张郃升为建威将军,关羽升为建武将军,徐荣升为建军将军,太史慈升为建义将军,张飞升为建勇将军,徐晃升为建德将军,黄忠为建安将军,陆骏为靖海将军,各秩两千石,为全军最高军职。  

蒋钦为越海将军,周泰为临海将军,董袭为横波将军,凌操为威海将军,典韦为虎威将军,许褚为骁果将军,阎柔为破虏将军,黄盖为讨逆将军,程普为荡寇将军,韩当为昭武将军,吴懿为镇威将军,张辽为杨威将军,各秩千五百石。  

刘诞,吴班,甘宁为偏将军,秩千石,王昶,王凌,牵昭,田豫等人分领牙门将军,秩五百石,其他军官皆依功升迁。  

除去将领外,各槽从事也分别被荀彧等人提名。  

阮瑀为学槽从事,杜畿为户槽从事,魏攸为农槽从事,甄俨为税槽从事,甄尧为商槽从事,孙邵为吏槽从事,孔融为礼槽从事,崔琰为工槽从事,韩暨为工业槽从事,凉茂为库槽从事,是仪为兵槽从事,滕胄为军械槽从事,刘晔为参谋槽从事,郗虑为法槽从事,荀衍为律槽从事,鲜于辅为刑槽从事,赵咨为军法槽从事。  

赵咨是河内温县人,与前司隶校尉司马防长子司马朗交好,后来董卓大乱,司马防因担任治书御史,被董卓迁去长安,司马朗便与赵咨商议,打算举家迁往黎阳暂避,而赵咨确劝劝劝司马朗北上幽州,司马朗不从,于是二人分道扬镳。  

后赵咨到幽州后,被荀彧征辟,便在幽州安顿了下来。  

除去赵咨以外,大部分都是原来刘范麾下属吏,文臣提拔,在之后便是孔融了。  

自从率北海归顺后,刘范便将其与孙乾双双调入了蓟县任职。  

自此,众臣众将分封完毕,幽州上下欢心不已。  

众人离开后,刘范径直来到了书房,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刘范去做。  

而此时书房中,两位老者正在书房等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