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何艳屈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公,这刀”  

李傕看了看董卓手中的刀,问道。  

“哦,这是孟德所献,看,此刀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果为不多见的无上宝刀啊”  

董卓说完,将刀拿给了李傕。  

李傕看了看刀,陷入沉思之中。  

“你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董卓看了看李傕,问道。  

“主公,刚才末将给曹操牵马之时,见其神色慌张,举止不宁,上马之后立刻便骑马而去,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  

李傕说完,董卓也点了点头。  

“是啊,刚才他在屋内也是坐立不安,神色不定,好像有什么心事”  

董卓说完,从李傕手中拿过了七星刀,看了看。  

忽然董卓站立起来,大惊失色,面色凝重。  

“不好,他不是来献刀的,他是来行刺的”  

董卓说完,李傕大惊失色。  

“什么,主公确定,他平常可是对你毕恭毕敬的啊”  

李傕说完,董卓立刻说道。  

“还记得伍琼吗,伍琼之前不也对我毕恭毕敬的吗,那曹操之前也是如此,刚才我起身之时有一道寒光,我还一直纳闷呢,那正是曹操打算行刺的寒光啊,他见行刺不成,改为献刀,让我们放松警惕啊”  

董卓拍了拍大腿,李傕听后大惊,立刻拜道。  

“主公,我带人去把他追回来”  

李傕说完,董卓立刻说道。  

“好,不过不必追回来,追上之后,直接就地处斩”  

董卓说完,李傕拜退。  

不久李傕带着百人,向东追曹操而去。  

然而曹操早已跑没影,李傕追了一天,并未追上,只得返回。  

“传令,下通缉令,谁要是斩杀曹操头颅,赏金万金,不十万金”  

董卓说完,众人领命。  

曹操处洛阳后,一路向东南跑,不久便被中弁县县令抓获,将其头颅斩下,送报京师,董卓大喜,下令赏中弁县令十万金。  

中弁县令拿着赏金后,笑了笑,往大牢走去,走进大牢之后,将一人带出,将其头上黑布拿下。  

此人正是曹操是也。  

“你是”  

曹操看了看中弁县令,问道。  

“在下陈宫,陈公台,因仰慕孟德兄所为,故特设此局解救,现孟德兄已经安全了”  

陈宫对曹操拜道。  

“多谢公台兄解救,在下不胜感激”  

曹操听后,立刻拜谢。  

“不必多礼,你曹孟德我是多有了解,我打算辞官追随你,助你荡平董贼,建功立业”  

陈宫说完,立刻拜道。  

曹操扶起了陈宫,大喜。  

“好,有公台相助,大事可期也”  

曹操说完,便与陈宫一起往谯县家中而去。  

刚入谯县,曹操和陈宫便在曹嵩故交吕伯奢家中过夜。  

此时吕伯奢不在,其五子和宾客将曹操二人带入府中。  

当夜曹操二人熟睡之时,听到了后院的磨刀声。  

“公台,公台”  

曹操立刻坐起,叫醒了陈宫,陈宫听后大惊,与曹操一起来到后院,见众人正在磨刀。  

“他们必是想将我等擒拿前往洛阳”  

曹操说完,陈宫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  

“先下手为强”  

曹操说后,拔剑冲出,左砍右刺将所有人尽皆杀死。  

之后二人来到厨房,看见地上的一头肥猪,才知杀错了人。  

陈宫极为懊悔,但事已至此,也只得与曹操一起逃离。  

路上,二人又看见吕伯奢,曹操没有搭话,上去就是一剑杀死了吕伯奢。  

“孟德为何如此”  

陈宫看后大骇。  

“我等已杀他全家,其又怎会放过我等”  

曹操淡淡的说道。  

“那也不至于将其杀死吧”  

陈宫说道。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说完,便离开了。  

陈宫叹了口气,跟了上去,心中盘算着。  

“曹孟德啊曹孟德,望你今后善待天下,我便助你,否则必杀之”  

陈宫心中想着,与曹操一起返回了谯县。  

而此时曹仁,夏侯惇等人见曹操返回大喜。  

于是曹操开始在谯县竖起大旗,散尽家财,陈宫也拿出了之前董卓的赏钱,又得卫兹资助,开始招募兵马。  

远近众人纷纷前来投效,又有壮士乐进,蔡阳,包括曹操亲族曹邵纷纷领兵数百从之。  

加上曹仁,曹纯,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一时间曹操麾下汇集了八千兵卒,声势浩大。  

就在曹操募兵之时。  

洛阳永乐宫中。  

自从董卓为太师,并将刘协扶为皇帝后,以逼迫董太后,致使她忧郁而死,不符合儿媳妇侍奉婆婆之礼,于是下令将何艳迁到永安宫居住,并罢免了何艳太后的尊位,将其软禁起来。  

董卓来到永乐宫后,何艳抬头看见了董卓。  

“太师,太师,哀家错了,哀家错了,求太师绕过哀家吧”  

何艳见董卓走进,立刻跪下给董卓扣头。  

“你们都退下”  

董卓说完,甲士门纷纷退出。  

董卓上前看了看何艳。  

“你这个毒妇,当年毒死陛下生母,后又不尽儿媳之孝,又有何面目立于世上,桌上有一杯毒酒,自己喝了吧,免得我动手”  

董卓说完,何艳抬头看了看桌案。  

“太师,绕过哀家吧,哀家真的知道错了,求求太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