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制作钟表(1/2)
“爹爹”
刘鹤,刘鹯,刘鸯三人立刻跑来。
这三人皆出生在中平二年,现在皆已三岁有余,已经可以完整的表达和说话了。
“来,让爹爹抱抱”
刘范虽然夫人孩儿众多,但皆一视同仁,没有偏见,加上家中蔡琰,卞柔等人相处融洽,故家中一团和气。
刘范一一抱起众孩儿,走到了圆桌前。
在汉代,吃饭那是分餐制的,每人一个卓案,而且没有凳子,皆是跪坐在垫子上。
刘范本来早想改变,但是这确是挑战整个天下的认知,故刘范最终放弃了。
但在家中,刘范并不担心什么,所以后世那种大圆桌,板凳便应运而生了。
当然这只能是刘范后院家中所用,前院还是如汉代规矩一样。
一个大圆桌,众女一起围坐在板凳上,圆桌上还有大转盘,虽然一开始众女还不习惯,但久了以后,慢慢也就习惯了。
当然这个大圆桌后来被蔡邕知道了,没少为此批评刘范,还是蔡琰站出维护了刘范,蔡邕才作罢。
“夫君”
刘范走来后,众女纷纷站起。
“我早就说过了,家中不必多礼,都坐”
刘范说完,众女坐下,刘范坐在正中,与众女攀谈着。
快过年了,刘范也与众女一起吃了团年饭。
虽然刘范家中一脸和气,幽州各地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在大汉其他地方,确并没有这般美好。
冀州,并州各地虽然白波,黑山被灭,但依然盗匪丛生,祸乱各州郡。
匈奴虽然被丁原击败,然而只是远遁,并未彻底解决。
而汝南的葛坡黄巾,虽然朝廷派出了鲍鸿率西园军出战,然而确被击败,只得退往谯县暂驻。
而兖州济北,山阳,东郡等地,青州北海,平原等地,徐州琅琊,东海,彭城等地依然盗匪猖獗,特别是青州海贼管承率人攻杀了青州刺史张懿,远避海岛,也让青州各路郡兵束手无策。
更别说扬州除去打着黄巾旗号的贼寇外,还有山越叛乱,荆州宗贼四起,凉州羌乱也越演越烈。
整个大汉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这些刘范自然是知道的。
但刘范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就算有心平叛,但有时候也只能叹息。
当然各地叛乱,造成流民四起,这到为刘范提供了很好的移民对象。
有了这些流民,刘范才能大规模开发东北,东洋等地,使得这些地方成为刘范海外粮仓和资源输出地。
这些虽然需要时间去消化,但是刘范依然没有放弃努力。
各地建设皆有邢颙等人负责,军队也有众将负责训练。
自刘范班师回蓟县后,便清闲了下来,除去陆骏等人回航,废了点心思外,大部分时间刘范都很闲。
所以刘范也抽出时间,对一些新事物开始了研究。
首先便是望远镜。
刘范出征在外,感触最深的便是侦查问题,要是有了望远镜,一看数百步,特别是大海之上,又有何惧。
望远镜好说,一个中空木桶,还可以做成伸缩型的,前后一大一小两个凸镜,凸镜只需要按磨具烧制,打磨即可。
如此望远镜便制成了。
配上支架,再改小一点,便可装备在神臂弩甚至手弩上,如此精度狙杀便成为了可能。
而且望远镜成功,以后自己和每一个将领皆有望远镜,也方便指挥,观察。
何况望远镜已经有了,显微镜还远吗。
有了望远镜,刘范还是不满足。
刘范下一个目标,便是解决时间问题了。
刘范所处的时代,每日计时按十二个时辰来计,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每个时辰分为九刻,如子时初刻,一刻,二刻,三刻,四刻,五刻,六刻,七刻,八刻。
再细化便无从下手了。
而刘范未来必然会开展科学革命,甚至产业革命。
所以这计时一定要精确,最好如后世那般精确到分,到秒。
于是刘范打算设计一种独立的计时工具。
说干就干,刘范找来了百位高级木匠,开始在蓟县外依水建一计时器。
刘范所设计施工的计时器,便是后来宋代时期的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代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大约在公元1086年左右由苏颂、韩公廉等人创制。
水运仪象台台高约十二米,宽约七米,呈上窄下宽的正方形木建筑,全台分为三层,最上层放置浑仪和圭表,用来观测天象,中层放置浑象,用以演示天象,最下一层放置报时仪器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
报时装置在台南部,有五层木阁,可以通过摇铃,打钟,敲鼓,击钲或出现木人等声像形式,报告时,刻,更,筹的推移,下层后部是动力装置,有一个直径三米多的巨大枢轮,上面装有三十六个水斗,枢轮边上有一个漏水相当快的漏壶,壶水流入水斗,斗满后,枢轮即往下转,在枢轮顶部有一个擒纵装置,它控制枢轮只能转过一个水斗,枢轮转动后,带动一根贯通上,中,下三隔的转动轴,并通过齿轮装置带动浑仪跟踪天体,带动天球仪按十二个时辰一周转动,带动报时装置准确报时。
五层木阁里的木人能够表演出这些精彩,准确的报时动作,是靠一套复杂的机
刘鹤,刘鹯,刘鸯三人立刻跑来。
这三人皆出生在中平二年,现在皆已三岁有余,已经可以完整的表达和说话了。
“来,让爹爹抱抱”
刘范虽然夫人孩儿众多,但皆一视同仁,没有偏见,加上家中蔡琰,卞柔等人相处融洽,故家中一团和气。
刘范一一抱起众孩儿,走到了圆桌前。
在汉代,吃饭那是分餐制的,每人一个卓案,而且没有凳子,皆是跪坐在垫子上。
刘范本来早想改变,但是这确是挑战整个天下的认知,故刘范最终放弃了。
但在家中,刘范并不担心什么,所以后世那种大圆桌,板凳便应运而生了。
当然这只能是刘范后院家中所用,前院还是如汉代规矩一样。
一个大圆桌,众女一起围坐在板凳上,圆桌上还有大转盘,虽然一开始众女还不习惯,但久了以后,慢慢也就习惯了。
当然这个大圆桌后来被蔡邕知道了,没少为此批评刘范,还是蔡琰站出维护了刘范,蔡邕才作罢。
“夫君”
刘范走来后,众女纷纷站起。
“我早就说过了,家中不必多礼,都坐”
刘范说完,众女坐下,刘范坐在正中,与众女攀谈着。
快过年了,刘范也与众女一起吃了团年饭。
虽然刘范家中一脸和气,幽州各地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在大汉其他地方,确并没有这般美好。
冀州,并州各地虽然白波,黑山被灭,但依然盗匪丛生,祸乱各州郡。
匈奴虽然被丁原击败,然而只是远遁,并未彻底解决。
而汝南的葛坡黄巾,虽然朝廷派出了鲍鸿率西园军出战,然而确被击败,只得退往谯县暂驻。
而兖州济北,山阳,东郡等地,青州北海,平原等地,徐州琅琊,东海,彭城等地依然盗匪猖獗,特别是青州海贼管承率人攻杀了青州刺史张懿,远避海岛,也让青州各路郡兵束手无策。
更别说扬州除去打着黄巾旗号的贼寇外,还有山越叛乱,荆州宗贼四起,凉州羌乱也越演越烈。
整个大汉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这些刘范自然是知道的。
但刘范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就算有心平叛,但有时候也只能叹息。
当然各地叛乱,造成流民四起,这到为刘范提供了很好的移民对象。
有了这些流民,刘范才能大规模开发东北,东洋等地,使得这些地方成为刘范海外粮仓和资源输出地。
这些虽然需要时间去消化,但是刘范依然没有放弃努力。
各地建设皆有邢颙等人负责,军队也有众将负责训练。
自刘范班师回蓟县后,便清闲了下来,除去陆骏等人回航,废了点心思外,大部分时间刘范都很闲。
所以刘范也抽出时间,对一些新事物开始了研究。
首先便是望远镜。
刘范出征在外,感触最深的便是侦查问题,要是有了望远镜,一看数百步,特别是大海之上,又有何惧。
望远镜好说,一个中空木桶,还可以做成伸缩型的,前后一大一小两个凸镜,凸镜只需要按磨具烧制,打磨即可。
如此望远镜便制成了。
配上支架,再改小一点,便可装备在神臂弩甚至手弩上,如此精度狙杀便成为了可能。
而且望远镜成功,以后自己和每一个将领皆有望远镜,也方便指挥,观察。
何况望远镜已经有了,显微镜还远吗。
有了望远镜,刘范还是不满足。
刘范下一个目标,便是解决时间问题了。
刘范所处的时代,每日计时按十二个时辰来计,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每个时辰分为九刻,如子时初刻,一刻,二刻,三刻,四刻,五刻,六刻,七刻,八刻。
再细化便无从下手了。
而刘范未来必然会开展科学革命,甚至产业革命。
所以这计时一定要精确,最好如后世那般精确到分,到秒。
于是刘范打算设计一种独立的计时工具。
说干就干,刘范找来了百位高级木匠,开始在蓟县外依水建一计时器。
刘范所设计施工的计时器,便是后来宋代时期的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代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大约在公元1086年左右由苏颂、韩公廉等人创制。
水运仪象台台高约十二米,宽约七米,呈上窄下宽的正方形木建筑,全台分为三层,最上层放置浑仪和圭表,用来观测天象,中层放置浑象,用以演示天象,最下一层放置报时仪器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
报时装置在台南部,有五层木阁,可以通过摇铃,打钟,敲鼓,击钲或出现木人等声像形式,报告时,刻,更,筹的推移,下层后部是动力装置,有一个直径三米多的巨大枢轮,上面装有三十六个水斗,枢轮边上有一个漏水相当快的漏壶,壶水流入水斗,斗满后,枢轮即往下转,在枢轮顶部有一个擒纵装置,它控制枢轮只能转过一个水斗,枢轮转动后,带动一根贯通上,中,下三隔的转动轴,并通过齿轮装置带动浑仪跟踪天体,带动天球仪按十二个时辰一周转动,带动报时装置准确报时。
五层木阁里的木人能够表演出这些精彩,准确的报时动作,是靠一套复杂的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