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将军之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艾尔温将军是名老将。  

老指的是年龄。  

毕竟整个群山帝国已经安逸了近两百年的时光。  

帝国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精通战争的将军。  

现在军队中的中高层军官要么是以前战时那些老将的徒子徒孙,要么是单纯凭借个人武力上位的强者。  

很幸运,艾尔温将军两样都占了点,他是群山帝国正统军事学院毕业的学院派,又是号称同级无敌手的五级高手。  

因此,皇帝希由兹派遣他作为收复哈维多尔的将军,同时也寄希望于他一举重扬帝国的威名。  

“将军阁下,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哈维多尔的合围,索性这只不过是一座大一些的城市而已,并不是一座战略要塞。”  

副将是位拥有四级实力的年轻人,三十五六的年纪,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因此他的眼中充满了渴望。  

“乔安,不要大意,这里毕竟已经属于北地,是北方边境的第二道防线。”  

艾尔温眉头紧锁,虽然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对他寄予厚望,而且他也自认自己能背负这份责任和义务,但是应有的谨慎,这位将军从未忘记。  

“是的,我明白了。”  

乔安虽然答应得很痛快,但是艾尔温能从其的语气中听出那份属于年轻人的不屑一顾。  

自从“黑魔”以来,大家都压抑得太久了,全国的不良情绪急需通过一场完美的胜战释放出来。  

“传令下去,布置攻城器械,喊话劝降。”  

扬了扬手中的马鞭,一道道命令如流水一般从艾尔温将军的口中传到各地。  

“对方拒绝我方劝降。”  

“攻城器械布置完毕。”  

“步兵方阵进入预定位置。”  

“战争魔法以开始凝聚。”  

“骑兵以就绪。”  

同样,很快一道道反馈的信息也传进了艾尔温将军的耳中。  

“将军,可以开战了吗?我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乔安手上端着一把体积夸张的机扩弩问道。  

艾尔温将军看了看他,不希望他莽撞,但又希望他能够保持现在的士气,只好点了点头。  

回头又最后检视了一遍自己的军队后,发现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于是艾尔温轻咳了一声,吸引了传令兵的注意力。  

“攻城开始。”  

“攻城开始!”  

“攻城开始!”  

随着命令的下达,几乎同时,面对哈维多尔四个方向的帝国军同时开始了进攻。  

冲在最前方的是哈维多尔北边的步兵方阵,也是艾尔温将军和乔安的所在。  

他们人数最多,阻隔在了哈维多尔和北部要塞之间,防止已经被赤烈汗拿下的北部要塞反攻帝国。  

步兵们几乎全都配备了盾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正面吸引哈维伊的火力。  

要知道,哈维伊的人数并不多,虽然占据了地利,但是如果没有支援的话,很快就会被帝国的兵海所淹没。  

南面的是攻城军团和法师团,因为是面向帝国的交通要道,所以这边地势平整,防御力量也是各个方向最为薄弱的一环。  

当然,哈维伊也不傻,首领多伦在北面放了更多弓箭手之类的普通士兵以扛住压力,而在南面同样选择了法师部队驻守。  

希望能以强大的火力阻止那些攻城器械的进攻。  

至于东西两面,帝国军安排的是高干子弟,主要目标是发动佯攻,然后领取功劳。  

当然其中也安排了不少勇士,如果时机恰当的话,说不定东西两面反而成为了最容易得手的突破点。  

战斗过程很艰辛,将军的命令一条接着一条,死亡的士兵一群挨着一群。  

但在比斯看来这一切的进展飞快。  

毕竟他只是个局外人,不需要考虑任何命令,也不用面对任何敌人。  

“战场的形式已经很明了了,果然还是装备精良的帝国军更占据上风。”  

从苏尔的角度来看,虽然整个战场仍然还在胶着之中,但是哈维伊的后备士兵已经不足,跟不上换防节奏是迟早的是。  

而选择四面开花的帝国军显然更能把握住城市防卫力量的弱点,时不时的会凝聚起一股突然爆发的力量,想要将防线刺破。  

“咚!”咚!”咚!”  

终于攻城锤也撞上了哈维多尔的城门,这座边境城池即将回到它原主人的怀抱里。  

“老爷,看来你说错了,帝国能够收复哈维多尔。”  

比斯有些洋洋得意,并不是他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什么了不起的作用。  

而是他第一次见识到苏尔竟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来了。”  

当城门被彻底击成碎片的时候,一个人影以极快的速度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白线。  

原本已经放下心来,露出喜悦表情的艾尔温将军顿时凝固在了原地。  

“圣者。”  

艾尔温喃喃道。  

他没想到赤烈汗竟然做事这么绝,会让圣者直接出手对付自己一个小小的五级将军。  

他们难道就不害怕辛德陛下的报复吗?  

艾尔温的心中腾起一股愤怒,被针对的愤怒。  

圣者作为一国最高端的武力,在战争中应该是隐而不出的,尤其不应该在这种第一次战斗的时候就出现。  

这体现了赤烈汗对群山的蔑视。  

他们根本不关心陛下的报复!  

“接下来,所有军队的指挥权交由乔安将军掌管,我对你们下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