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到达北海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血脉晋升这条道路,有没有前途?  

很明显,前途是最强的,有妖后这个当世最强者摆在那里。  

但是,化形战士堕落成化形妖的比例,也是极高的,不在于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强,而在于生灵对于死亡的天然恐惧!  

袁洪在混合了蓝星身体强化、基因解锁之后,血脉强化这条道路只会更强!  

当然,身体的剧烈强化,也会意味着吸入氧气量的大大提升,身体强化带来的寿命提升,就被抵消了很多。  

这么一想,修仙的道路,也是人族为了保持高段战力,而不得不选择的类似于冬眠的法门。  

以人合山,是为仙人。长呼短吸,吐故纳新。  

餐风露宿,不食烟火。摒绝人事,清静无为。  

其实种种规矩,禁忌事项,说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尽量少活动,少吸入氧气!  

吸氧会对身体器官产生氧化反应,这一点在蓝星上早就被发现了。  

适量的运动是有益于健康的,过量的运动会导致身体出现种种不可逆的损伤,以至于早衰!  

蓝星的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只有21%!  

而这颗星球,氧气含量,居然是80%!  

四倍啊,四倍的氧气含量,意味着这里的人族、妖兽的身体,时时刻刻都要进行四倍的氧化反应。  

这样想来,平民的寿命,只有二十年,血脉战士,达到四十岁,斗神将八十岁,人王一百二十岁,就可以理解了!  

你是进化了,变得厉害了,但是只要战斗,就会吸入过量的氧气,身体就在不断进行超级激烈的氧化反应,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生成——  

可是,生物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当细胞的分裂次数用完之后,就是寿终之时。  

而人族与妖族的战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数百年来,妖后再没有主动出手,袁洪想来想去,就算是身体强横的妖族,也同样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经历了几十代人王的拼命战斗,妖后的身体,肯定也出现了种种寿终的征兆,她自己肯定也发现了——  

这才是大哥朱子真提起的,妖后也选择了修仙,以身合了八万里青丘山的真正原因!  

她是真的怕死了!  

那几个圣人级的仙人,同样也是怕死了!  

这才是封神之中,几位圣人,只出现寥寥几次,真正动手不过一两次,其他都是在嘴炮的真正原因!  

他们只要动手,就是在慢性自杀!  

就是在跨越式地奔向寿命的终点!  

自己在封神世界,大有可为!  

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年轻!  

这具身体,才不过十八岁!  

就算是耗,都能耗死他们!  

袁洪的眼神越来越明亮起来,地府的构想,将来天庭的位置,又或者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位置,那都是次要的!  

身体的强化,才是自己的根本!  

而利用钨钛合金外骨骼装甲,尽量使用物质湮灭发动机产生动力,同时使用磁力神通,扩大神兵落下时的力量进行战斗,才是能够最大限度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妙法!  

不,甚至不用身体进行战斗,而是尽快研制出聚集阳光反射的激光装置,使用激光去解决敌人!  

这样的消耗,就可以降到最低!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方针,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不二法门!  

就算是圣人又如何,只要自己能够扛得住一击,就有机会耗死他们,就能迫使他们选择妥协!  

重点,就是这第一击,自己能不能扛得住!  

如果扛不住,一切休提,灰灰了去,扛得住,就有谈判的资本!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的身体,必须强化到极强的程度,标准,应该定在人王一级!  

强化和实验,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要是能够用功德,直接弄出一个激光装置,那自己就发了,袁洪想想,又觉得不对,自己能够靠功德,弄出一个激光装置来,那些圣人、人王之流,不同样可以弄出来么?!  

那自己还有什么先进性?!  

还是靠自己不断摸索,实验得来的东西,才是最可靠的,也是别人难以偷取的!  

只要一个分子的错位,就能让整个激光反射装置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而这个效果,就得自己慢慢实验了。  

一边想着,袁洪一边转动着左手,让指甲边沿的钨钛合金分子,组成的小小反射镜,实验聚焦阳光的最佳搭配。  

看起来,就跟一个自恋到了极点的家伙,不断欣赏自己的手指一般。  

朱子真与杨显最先看到,愣了一下,没说什么,只是觉得,三弟虽然脾气好,力量大,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这么自恋的人,他们就从来没有见过!  

看到了北海雄城之后,袁术已经兴奋地不断翕张耳朵,听取着来自与北海城中的信息,口中不断地说出他所听到的消息:  

“城门的卫兵说了,因为大商的征伐大军,已经过了钱塘关,为了防止有奸细混入,每天只在早晚,各开启一个时辰的城门。”  

“所有进出的人,都要有一个同乡担保。”  

“城中的商人说了,水神大人掀起的海水,淹没了钱塘关与北海之间的数百里道路,现在泥泞不堪,根本没法运输,所有来自中土的货物,价钱都翻十倍!”  

“内外城之间的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