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妖后定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旁的黄飞虎察言观色,赶紧一拉帝辛衣袖,低声劝道:“大王,莫要动怒,影响大计。”  

“我晓得。”帝辛压住怒意,往前跨出一步,也不行礼,来到塑像正前,抬头一看——  

这塑像乃是妖后成为妖仙之后所化真形,非但不狰狞恐怖,反而容貌瑞丽,妩媚端庄,兼而有之。  

可谓国色天姿,宛然如天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哎,没想到,这妖后竟然如此形象,却是可惜了。”  

帝辛看到这等完美相貌,居然心中一动,忍不住摸了摸自己那引以为傲的两撇小胡子——  

要是能将其带回宫中,如同大禹一般,成就好事,也不枉我身为人王!  

话说,大禹娶得,我帝辛就娶不得?!  

想到这里,手一伸,一道如意铁杆兵顿时伸长出去,直抵墙壁,帝辛手臂连抖,写下诗句: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看到这一幕,黄飞虎也是佩服啊,大禹当年都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王居然还敢这么去撩拨,胆子够肥,真不愧是人王!  

不过,人王毕竟是人王,他敢这么做,自己是万万不敢的。  

再看着这字迹,个个铁钩银画,深入墙壁,黄飞虎不由苦笑起来,大王的撩拨之计,效果未免有些出众。  

又见一个玉女,急忙点燃香火,默默祷告,黄飞虎也是哭笑不得:想必此刻,青丘山上的妖后,已经知晓了此地发生的情况,不知道会作何反应?!  

一道香火,将殿中发生的情景,原原本本地重现在青丘山的妖后面前。  

诸多妖仙个个鸦雀无声,等待着妖后的雷霆之怒!  

“区区人族小辈,也敢如此放肆!  

娘娘,我虬首仙,愿带一洞妖王,屠他三五城池,为娘娘泄愤!”  

一个狮首人身的妖仙起立,嘴角流出馋涎,一脸怒意地叫嚣。  

“青狮,你就不要假公济私了,娘娘何等智慧,岂会轻易被激怒?”  

一个象首人身的妖仙起立,抱拳道:“娘娘,这事,颇有蹊跷。”  

“那人王帝辛,莫名其妙,跑到祭天殿来胡闹一番,依我灵牙仙看来,倒像是故意来挑衅的。”  

“他敢!”一群暴躁的妖仙顿时怒了,小小人族血食,也敢造反?!  

“哼,他想的倒美,激怒与我,让我派出妖仙,前往朝歌,被他占据地利,一一斩杀?!成就他所谓绝密的封神大计?!”  

妖后娇笑起来,身后三根豹尾缓缓摆动:“他也不想想,到了现在,人族血脉之中,早就混杂着我妖族血脉,不知道多少人族大臣,心向我妖族。”  

“所谓的封神计划,我早就知晓,虽不说了如指掌,却也知道大概。  

他既然敢分出人王命格,那我就正好趁此机会,灭了他这个不愿祭天,自称为帝的殷商!”  

“他以为我以身合了这青丘山,难以外出,就可以欺我,却不知我妖族,神通广大,消息灵通!”  

“娘娘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个狗首人身的妖仙恭维道。  

“不过,既然他动了心思,这倒是一个机会。”妖后微微一笑,尽显万般姿态,引得诸多妖仙垂涎不已。  

纤纤玉指微微一抬,一道香火爆开,瞬间与朝歌的三个藏身祭天殿中的妖仙联系上了。  

“九尾,你练有驱魂神通,可前往冀州侯府苏护家中,她有一女儿,名为苏妲己,形貌颇美,类似本宫,正可借她躯壳一用!”  

“只需将其神魂驱走,你入驻其中即可。”  

“琵琶,你有音惑神通,可前往朝歌,蛊惑一二大臣,让其进言苏护之女,美貌无双…”  

“锦鸡,你善于匿行,早早潜入宫中,化作宫女,记得避开人王。待九尾入宫之后,蛊惑其他宫女,挑动其他后妃嫉妒九尾。”  

“待乱起之后,琵琶,以音惑之术,诱导皇后姜氏血脉进阶化形,显出熊类本体,彻底被人王所弃。”  

“接下来,就是怎么让人王与他手下大臣们自相残杀,相信你们一定能做的很好。”  

“人王想要封神,先让他的臣子们死一批再说吧!哈哈哈——”妖媚的笑声,在青丘山林间回荡,惊起一片片飞鸟。  

“娘娘神机妙算,这人王,恰如一个提线木偶,坠入毂中却不自知。”灵牙仙一顶高帽子送了过去,顿时挠到了妖后的痒处,娇笑不已,玉指一指灵牙仙:  

“你倒是会说话,这个月,就定你来与我探讨交流一番。”  

“谢娘娘恩德,这是新鲜的脑花,娘娘正好食补一番。”灵牙仙端起一盘热乎乎的人脑花,屁颠屁颠地献了上去,引得其他妖仙一阵羡慕嫉妒恨:  

与娘娘的私下交流,不止是能够亲近朱颜,更能够在仙道一途上,先走一步!  

再说太师闻仲,提了三万大军,一路出了朝歌,来到黄河之边,便改陆路为水路,一路进军。  

闻仲晓天文知地理,怎肯让大军士气,在绵绵万里群山之中,与那蛇虫、猛兽搏击,而丧失殆尽?  

水路进发,不但顺水而下,速度极快,而且消耗的粮草也少,一路只停靠了几处补给粮草,不过半个月,就到了陈塘关。  

守将李靖闻听太师率军经过陈塘关,赶紧带着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