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论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你说,怎么比。”苏子放强装镇定,内心慌的一批。  

自己站出来可是气势十足,一旦输了,那脸也是被打得啪啪作响。  

“你是几级茶艺师?”裴书萱先开口确认道。  

“没品级。”苏子放苦笑一声:“我连厨师等级都还是初级,哪有时间去考茶艺师,真的只是以前随便学的。”  

裴书萱抿着唇想了想。  

“好吧,既然你还没有考证,那我也不好欺负你,就比三局吧。”  

“辨茶、冲泡、品茶。”  

“这三局你能赢过我就算你赢。”  

苏子放看向薛意:“师父,你们不会还有什么彩头吧?我怎么感觉自己上了贼船?这样输了我压力很大啊。”  

薛意双眼圆睁骂道:“胡说什么,不过是当年的一个老物件。好好比,输赢都不怪你!”  

苏子放还是看出薛意眼里的几丝期待。  

既然如此,那就不管什么东西,自己都努力帮师父赢过来吧。  

“那来吧!”苏子放点点头,表示接下论茶。  

“那你我两人做裁判吧?”  

裴升荣看着薛意,两人一起点头。  

裴司念见没有问题,从箱子里掏出二十个瓶子摆在桌上:“这是第一关辨茶的题目,瓶子中有二十种茶叶,都是我早上才从茶行装好的,以半小时内辨认出的茶叶数量多少作为胜负标准,如果两人辨认出的数目相同,用时少者胜出。”  

“每人只有一次开瓶验证的机会。”  

话音刚落,食不语众人就变了脸色。  

他们平时和苏子放在一起,很是了解苏子放的生活习惯。  

如果说问问饮料,可能还能说得比较顺口,茶的话,最多也就是康帅傅乌龙茗茶、绿茶、冰红茶这三种了。  

让他在二十种茶叶中辨认,估计除了龙井茶别的都得抓瞎。  

本来以为苏子放会提出点意见,结果他大咧咧走上去,看了一眼就答应下来,丝毫没有争辩的意思。  

“苏老板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赵晓曼有几分诧异,说完后看先沈安妍问道:“安妍姐,你教他的么?”  

“没有,我只给他泡过茶,也没有讲过相关的东西,应该,没这么大能力。”  

“放哥就是厉害啊!”沐飞看向苏子放眼里满是崇拜。  

“论茶可比做菜难多了。”孔宴感慨道,身为孔家厨师他自然是知道茶道的不容易,默默为苏子放捏一口气。  

很快,二十只瓶子摆放完毕,苏子放和裴书萱一左一右开始看起,每人手里都有用来记录茶叶名称的纸笔。  

茶叶的辨认其实不难,一看颜色,二看叶子形状,只要是对茶有些了解,简单的几款总是不会认错。  

疑惑点在于几种比较相近的茶叶,比如铁观音作为十大名茶,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七泡还有余香,是不可多得的上品青茶。  

因此在早些年,不少茶商在卖铁观音时都会掺杂一些相似的本山茶或者毛蟹茶进去,而更有甚者则完全用这两种便宜茶充当铁观音。  

比如苏子放面前放的这一瓶茶叶,看起来和铁观音十分相似,却无青翠红边,梗鲜亮细瘦如竹,是本山茶的特征。  

再用系统品鉴之术一扫。  

本山茶,生长于铁观音茶田附近,因为生长气候适宜,与铁观音有九成相似。  

系统认证过后,苏子放不再担心,潇洒地在纸上签下本山茶的名字开始观察下面的瓶子。  

“狮峰龙井。”  

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茶叶,要知道食不语店内的龙井虾仁用的也就是这种了。  

再看一瓶。  

形状有点特殊,形似针,绿如翠,好像有点眼熟,愣了一秒,苏子放想起来这是什么茶,在纸上写下茶名:千岛银针。  

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苏子放看到最后一个茶瓶。  

刚看到瓶内就暗叫道:“果然是老滑头!”  

为了增加难度,裴司念在瓶子中放的赫然是高压压缩后的茶丸,剥去外包装后,紧密、严实的茶丸零散的散开在瓶中,十分难以辨别,裴书萱把别的都记录完,唯独这个瓶子迟迟没有落笔。  

“我要开瓶。”裴书萱主动要求。  

“好的。”  

裴司念过来打开瓶盖。  

五、…、二、一。  

瓶盖关闭,裴书萱有点纠结地在纸上写下一个名字。  

苏子放没有使用这一机会,直接开启系统查看最后一个瓶子的茶种,迅速记录完,在裴书萱还在验证气味的时候举手示意自己的辨识已经完成。  

片刻后,裴书萱也举手交上自己的辨识文件。  

裴升荣接过两人的记录点点头看向薛意:“一起看看?”  

“好。”薛意也不推辞,点头应下。  

两人看着写满茶名的纸张同时开口。  

“本山茶、尧阳本山茶。”  

“狮峰龙井、二级狮峰龙井。”  

“毛尖、信阳毛尖。”  

连续十九种茶叶,两人都全部说对,不同的是裴书萱的答案地名更加精准,甚至有几个连年份都说出来。  

这下不管是孔宴还是赵晓曼都向裴书萱默默点赞,能够在这个年纪通过比高级厨师考核还要难的茶艺师认证十分困难,实力果然不一般。  

然而更令他们感到惊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