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菜单定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请宿主尽快制定菜单准备开业。  

苏子放刚从仓库出来便受到系统弹出的提示,完全不给他留一丝喘息的机会。  

“菜单?”  

苏子放一怔,他好像还真的从没想过怎么列食不语的菜单。  

在学校,大家基本都是按照老师的教学任务来进行菜品制作,刚来喜乐街的时候也没有顾客,全凭借自己的心意做菜。  

可开业不能这么对待食客,毕竟食客习惯了菜单点菜,如果让食客自己点菜,苏子放可以想得到会发生什么状况。  

“老板,五斤的澳龙来一条。”  

“服务员,上一盘三头溏心鲍鱼。”  

如果自己端上去五斤的澳龙,该收食客多少钱呢?  

如果没端上去三头的溏心鲍鱼,到底是“没有”还是“可以有”?  

想了想没有菜单可能会面临的复杂局面,苏子放觉得他还是老老实实做一份出来。  

雕花的菜牌早都洗的干净,连红布都换上了新的,看起来十分有品位。  

苏子放上学时练过书法,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可是自信还是有写菜牌的能力。  

磨好墨水,提笔悬腕,苏子放开始思考菜名。  

“第一道菜还是红烧肉吧。”尽管这不是苏子放最拿手的菜肴,可是作为第一道在食不语完成的料理,他觉得极有纪念意义。  

就在他要落笔前,系统弹出一个加红加粗的提示框。  

当前菜品等级过低,请宿主更换高级别菜品。  

为了店铺的口碑及宿主能力提升,只有达到B级的菜品才有资格进入食不语菜单。  

系统的补充更加简单粗暴,就差将苏子放无能这几个字写成海报贴在门外。  

“等级过低。”  

看到这四个字,苏子放的内心波澜不惊。  

老南方烹饪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料理,居然连被写上菜谱的资格都没有,怎么可能!  

他的表情宛如你仿佛在故意逗我发笑.jpg  

再次落笔,他不信红烧肉写不上去。  

当前菜品等级过低,请宿主更换高级别菜品。  

系统提示依旧。  

“油焖笋!”苏子放不再挣扎,迅速换了一道料理。  

当前菜品等级过低,请宿主更换高级别菜品。  

“啤酒鸭!”  

当前菜品等级过低,请宿主更换高级别菜品。  

一连三次,苏子放的料理都被判定等级过低,老南方毕业生终于有些挂不住脸面,开始学着妥协:“我能看看目前有哪些菜品可以写上菜单吗?”  

清蒸鲈鱼——B级,建议售价:88元糖醋里脊——B-级,建议售价:38元阳春面——B-级,建议售价:10元煎鸡蛋——B-级,建议售价:3元苏子放:…  

虽然自己不会做菜,但是也不至于只有四道能看得过去吧?  

他瞬间有一种过去二十多年的奋斗被狗吃了的错觉。  

不过看着后面的建议价格,苏子放又捡回了对生活的信心,起码,价格还是比S县要高一些的。  

本来看多了别的美食文的天价菜品,苏子放还担心系统会把菜品价格定得过高导致无人问津。  

为此还特意想好了一套噱头,什么食不语用的水都是依云级别,食材储藏环境高度拟态原生环境。  

结果,系统很接地气的价格让他没有一点脾气。  

不过阳春面算主食,煎鸡蛋最多称得上配菜,真正的菜品只有糖醋里脊和清蒸鲈鱼两份,这对一家餐厅来说,简直寒酸,毕竟连S县小吃菜单都有六十多道菜。  

苏子放再度回忆起自己拒绝S县小吃offer的那个下午,心情凉的仿佛冰库中永不融化的冰块。  

沉默了几秒,苏子放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食客点了菜单上没有的料理,怎么办?”  

若宿主制作未在菜单登记的料理,视为进行登记挑战。如成功完成B级以上料理,可获得店铺知名度;若料理未达到B级,店铺知名度降低。  

“那万一…”  

苏子放有个大胆的想法,不过还没想完就被他自我扼杀,经历过作死的他更明白闷声发大财的意义。  

“哟,苏老板,忙呢?”牧录具有辨识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没事,你说。”苏子放把柜台上的笔墨收拾到一边,点头回应。  

“这不是昨天吃了顿糖醋排骨,突然馋了,整一个锅包肉呗?”牧录挑挑眉。  

“找你家陆老板啊,他不是也会么?”苏子放一面说一面把菜牌挂回横杆。  

“嗨,你又不是不知道,陆老板做小菜可以,大菜准翻车。再说,这不是刚开张,给你送个开门红嘛。”  

不知道是不是东北人自带说服特效,几句话过去,苏子放就被牧录忽悠的晕头转向,一脸懵圈的摸到灶台边上。  

直到拿起锅铲还有三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做锅包肉?  

锅包肉是东北名菜,始创于光绪年间,是哈尔滨厨师郑兴文为了适应外宾口味,特意把咸鲜口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后流传至今而成的菜肴。  

整道菜的来历、准备、做法都在课堂上都讲过,偏偏苏子放那节课后半段请假,所以,他从没亲自做过锅包肉。  

不过已经到了锅前,苏子放也不能退缩。  

在脑海中回忆了下当时上课讲的步骤,开始操练起来。  

淀粉加水,现调一碗水淀粉,里脊肉切成三毫米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