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丁巳年乙巳月甲午日(公元1557年5月9日) 阴:(2/3)
什么约你在这里见面吗?”
“你不说,我哪里知道。”我回答道。
仲杰笑道:“因为除了等你,我还在等待着另一拨人。莜熙,这几日你就同我住在这里。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那些人,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于是乎,我与仲杰便于青龙镇的一间废弃的房子里住了下来。每日白天,我便于仲杰一起来至镇中各大船坞,等待着仲杰口中的“客人”。
就这样我们在青龙镇一连住了三日,期间我将孔念迟的《毒经》拿与仲杰,并与他讲述了我于吴县和长洲县的经历。仲杰听罢也啧啧称奇,称自己从未听过孔念迟其人。这令我十分的诧异,想不到如仲杰般见多识广之人,亦不知晓这位奇人,其神秘程度可见一斑。
这一日,我和仲杰依旧在船坞中等待着。这时,一艘装潢华丽的楼船远远向船坞驶来。
仲杰望着那艘船,笑了:“终于来了。”
我看着仲杰:“这就是你要见的客人?”
仲杰点了点头:“随我来。”
我与仲杰来至码头,只见那楼船缓缓停靠在码头之上,紧接着无数的船夫扛着重重的货物纷纷从船上走下,一名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连忙带着一伙人迎了上去。
两方的人不断地在码头上交接着货物,不一会儿,一名男子从船上缓缓走下,身边围着数十名手持火枪的护卫。
我看见那人,不由得大吃一惊。船上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汪滶。
只见汪滶与那名商人交谈着什么,期间二人谈笑风生,似乎很是愉快。
仲杰看了我一眼:“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吧。”
说着,仲杰迈步向汪滶走去,我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我和仲杰来至了汪滶身前不远的地方。汪滶四周的护卫见状,纷纷举枪对准了我们。
汪滶看到我们,亦大吃一惊:“是你们?”
仲杰笑着:“汪少爷,几日不见,你待客还是这么热情。”
汪滶环顾着四周:“就你们两个人?”
“汪少爷这话说的好没道理,我是来与你叙旧的,又不是来和你打架的,带那么多的人干什么。”仲杰说道。
汪滶看着仲杰:“叙旧?我跟你有什么好叙旧的?”
仲杰摇了摇头:“我跟汪少爷之间倒也的确没什么好聊的。不过为了见徽王大人,我们必须要搭一下你这所船去趟金塘岛。”
“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以你们现在的处境,居然还敢开口说要去见父王?我看你们不是疯了吧?信不信我现在就一枪崩了你们的脑袋!”汪滶恶狠狠地说道。
我看着仲杰,亦感到一丝紧张。
仲杰却满不在乎:“如果汪少爷想杀了我们,我们自然也是无可奈何。不过杀了我们,损失的只会是徽王大人。放心,以你们的实力,还怕我会对徽王大人不利吗?”
汪滶看着我,冷笑了一声:“也罢,不过要是父王想要杀了你们,那只能怪你们自己送死。上船吧。”
言罢,汪滶让开了一条道路。仲杰则带着我走上了楼船。
随着楼船的开动、颠簸,停靠,我与仲杰再次来到了金塘岛。汪滶这次并没有安排轿子接我们前往天守阁,而是让我们自己随着众船夫徒步过去。
当我与仲杰来至天守阁大门之前时,守门的护卫早已接到了汪直的指示,让我们进入了天守阁之内。
我们到了天守阁顶楼,汪直带着汪滶与一众护卫早已在等候着我们。除去汪直,每人的手中均握着一杆火枪。
汪直看着我与仲杰,突然放声大笑:“你们可真有意思,我还没去找你们,你们自己倒主动送上门来了。”
仲杰看着汪直,也笑了:“徽王之前如此的厚待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来感谢你的知遇之恩。”
汪直收起了笑容:“闲话少说,上次于大慈善让你们逃脱了,算是便宜了你们。你们不赶紧回你们索命门,反而又来到了我这里。老夫这些年来也算是有些见识,却想不通你们究竟有何目的。难不成,是来抢我的名册的?”
言罢,只见汪滶带着众护卫纷纷抬起火枪,将枪口对准了我们。
仲杰摇了摇头:“徽王大人这么说,就有些太小看我们了。不错,之前我们之所以接近与你,的确是为了你手中那本名册。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哦?什么道理,说来听听。”汪直说道。
仲杰:“那就是,在如今的世人看来,那名册不过就是一本写满名字的废纸罢了。即便有人得到了它,难道这马迹山中的众人还能不听你徽王的指挥吗?”
汪直笑着点了点头:“是个明白人,说下去。”
仲杰继续说道:“所以在我看来,谁取得了徽王大人的信任,也就意味着谁得到了那本名册。至于那本真正的名册,即使它真的存在,又有谁会在意呢?”
汪直看着仲杰:“这么说来,你这次来,是打算投奔与我的?”
我看向仲杰,心中亦是一头雾水。虽然仲杰所言不错,但这马迹山人才济济,那汪直又是多疑之人,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收留我们。这怕这次会谈非但不会有什么成效,搞不好连命也要丢在这里。
仲杰这时摇了摇头:“徽王大人说笑了,我们亦是有门有派之人。怎么能用投靠二字。”
“哦?”汪直一愣,“那你是什么意思?老夫还真就不明白了。”
“我
“你不说,我哪里知道。”我回答道。
仲杰笑道:“因为除了等你,我还在等待着另一拨人。莜熙,这几日你就同我住在这里。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那些人,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于是乎,我与仲杰便于青龙镇的一间废弃的房子里住了下来。每日白天,我便于仲杰一起来至镇中各大船坞,等待着仲杰口中的“客人”。
就这样我们在青龙镇一连住了三日,期间我将孔念迟的《毒经》拿与仲杰,并与他讲述了我于吴县和长洲县的经历。仲杰听罢也啧啧称奇,称自己从未听过孔念迟其人。这令我十分的诧异,想不到如仲杰般见多识广之人,亦不知晓这位奇人,其神秘程度可见一斑。
这一日,我和仲杰依旧在船坞中等待着。这时,一艘装潢华丽的楼船远远向船坞驶来。
仲杰望着那艘船,笑了:“终于来了。”
我看着仲杰:“这就是你要见的客人?”
仲杰点了点头:“随我来。”
我与仲杰来至码头,只见那楼船缓缓停靠在码头之上,紧接着无数的船夫扛着重重的货物纷纷从船上走下,一名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连忙带着一伙人迎了上去。
两方的人不断地在码头上交接着货物,不一会儿,一名男子从船上缓缓走下,身边围着数十名手持火枪的护卫。
我看见那人,不由得大吃一惊。船上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汪滶。
只见汪滶与那名商人交谈着什么,期间二人谈笑风生,似乎很是愉快。
仲杰看了我一眼:“咱们也过去凑凑热闹吧。”
说着,仲杰迈步向汪滶走去,我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我和仲杰来至了汪滶身前不远的地方。汪滶四周的护卫见状,纷纷举枪对准了我们。
汪滶看到我们,亦大吃一惊:“是你们?”
仲杰笑着:“汪少爷,几日不见,你待客还是这么热情。”
汪滶环顾着四周:“就你们两个人?”
“汪少爷这话说的好没道理,我是来与你叙旧的,又不是来和你打架的,带那么多的人干什么。”仲杰说道。
汪滶看着仲杰:“叙旧?我跟你有什么好叙旧的?”
仲杰摇了摇头:“我跟汪少爷之间倒也的确没什么好聊的。不过为了见徽王大人,我们必须要搭一下你这所船去趟金塘岛。”
“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以你们现在的处境,居然还敢开口说要去见父王?我看你们不是疯了吧?信不信我现在就一枪崩了你们的脑袋!”汪滶恶狠狠地说道。
我看着仲杰,亦感到一丝紧张。
仲杰却满不在乎:“如果汪少爷想杀了我们,我们自然也是无可奈何。不过杀了我们,损失的只会是徽王大人。放心,以你们的实力,还怕我会对徽王大人不利吗?”
汪滶看着我,冷笑了一声:“也罢,不过要是父王想要杀了你们,那只能怪你们自己送死。上船吧。”
言罢,汪滶让开了一条道路。仲杰则带着我走上了楼船。
随着楼船的开动、颠簸,停靠,我与仲杰再次来到了金塘岛。汪滶这次并没有安排轿子接我们前往天守阁,而是让我们自己随着众船夫徒步过去。
当我与仲杰来至天守阁大门之前时,守门的护卫早已接到了汪直的指示,让我们进入了天守阁之内。
我们到了天守阁顶楼,汪直带着汪滶与一众护卫早已在等候着我们。除去汪直,每人的手中均握着一杆火枪。
汪直看着我与仲杰,突然放声大笑:“你们可真有意思,我还没去找你们,你们自己倒主动送上门来了。”
仲杰看着汪直,也笑了:“徽王之前如此的厚待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来感谢你的知遇之恩。”
汪直收起了笑容:“闲话少说,上次于大慈善让你们逃脱了,算是便宜了你们。你们不赶紧回你们索命门,反而又来到了我这里。老夫这些年来也算是有些见识,却想不通你们究竟有何目的。难不成,是来抢我的名册的?”
言罢,只见汪滶带着众护卫纷纷抬起火枪,将枪口对准了我们。
仲杰摇了摇头:“徽王大人这么说,就有些太小看我们了。不错,之前我们之所以接近与你,的确是为了你手中那本名册。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哦?什么道理,说来听听。”汪直说道。
仲杰:“那就是,在如今的世人看来,那名册不过就是一本写满名字的废纸罢了。即便有人得到了它,难道这马迹山中的众人还能不听你徽王的指挥吗?”
汪直笑着点了点头:“是个明白人,说下去。”
仲杰继续说道:“所以在我看来,谁取得了徽王大人的信任,也就意味着谁得到了那本名册。至于那本真正的名册,即使它真的存在,又有谁会在意呢?”
汪直看着仲杰:“这么说来,你这次来,是打算投奔与我的?”
我看向仲杰,心中亦是一头雾水。虽然仲杰所言不错,但这马迹山人才济济,那汪直又是多疑之人,怎么会如此轻易的收留我们。这怕这次会谈非但不会有什么成效,搞不好连命也要丢在这里。
仲杰这时摇了摇头:“徽王大人说笑了,我们亦是有门有派之人。怎么能用投靠二字。”
“哦?”汪直一愣,“那你是什么意思?老夫还真就不明白了。”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