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打道回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昨日犹且历历在目,今日却已在指间溜走。  

快乐就是时间的小偷,一下子就掏走了岑博文和卓嘉莉的腻歪假期。他们俩依依不舍地离开最后一个县城,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岑老太太看到他们回来,高兴得不得了,让娟姐好好做了几道小两口喜欢吃的菜。  

饭后,卓嘉莉将在各个地方带回来的民族特色饰物、小吃等分给大家,还特意将用捡来的紫色树叶做成的别致书签送给了岑博凝和岑博美。  

岑绍宜岑绍雅两姐妹平日贵重东西太多了,对这些不入流的街头手艺自是看不上眼,装模作样地道谢一番,就回房不知将礼物塞到哪个角落。  

沈碧芸拿着儿媳妇给她精心挑选的铜色发簪,表面只是淡淡一句“谢谢”,心里却是欢喜,慢慢融化着坚冰。  

自从岑绍康出事以后,活泼的岑博凝变得话少了很多,她接过新嫂嫂给她和倪敏儿带的手信,微微一笑点头致谢。  

岑博美没心没肺的,对紫色树叶书签却是新鲜得很,围着卓嘉莉一个劲儿问是在哪里捡到的、是什么树的叶子,还让卓嘉莉下回务必捎上她一起去看。  

最高兴的还要数岑老太太,拿过卓嘉莉送的木头珠子就迫不及待地戴在手上,炫耀般要岑博美给意见,也乐着的岑博美看啥都好看,就和岑老太太互相欣赏起来,婆孙俩的笑声将卓嘉莉的心也点得亮堂亮堂的。  

比划过礼物之后,岑老太太和岑博美又是拉着卓嘉莉谈论了一番此次旅途的趣闻,卓嘉莉就对着照片细细描绘着蜜月之行的绚丽风景。  

岑博文在一旁看着这个温馨的场面,嘴角就没放过下来。  

卓嘉莉生性纯良,也没什么架子,不单为夫家的亲人们准备了礼物,就连岑家的佣人们也全都收到她的手信。  

岑浩超、萍姐双手拿着县城特色小吃恭敬地给新少奶奶道谢,娟姐表面点头哈腰,只剩她和萍姐在时,嘴里倒嘟囔了起来。  

“这个少奶奶就是小家子气,这么些摆不上桌面的玩意都拿得出手送人,还不及平时二小姐送我的香水包包一个零头…”  

萍姐隐隐听到娟姐嘴里的琐碎,不由眉头一皱。  

“你说二小姐送你什么?”  

“没…没什么,你听错了。”  

娟姐神色慌张,借口去给岑老太太倒水就匆匆离去。  

又忙乎了一个晚上,卓嘉莉疲惫地倒在房间小沙发上,想洗澡却动不起来。  

岑博文靠在卓嘉莉头后,手放在她肩膀上轻轻揉了几下。  

“累了吗?”  

“嗯,我现在只想什么也不做,眼睛一闭睡到自然醒…”  

卓嘉莉像给自己催眠一样,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一个字时几乎就完全入梦了。  

“不行,”岑博文皱起了眉头,“太脏了!”  

快睡着的卓嘉莉被岑博文一声惊醒,但顽强的疲倦再度袭来,她干脆闭上眼睛撒起娇来。  

“我真的没力气洗澡了…”  

岑博文抿嘴一笑,一把给卓嘉莉来个公主抱,直奔浴室而去。  

第二天中午,岑博文夫妇就提着大包小包回家看望卓老三。  

卓老三看到初为人妇的女儿,心头翻起一阵复杂的滋味,赶紧忙里忙外地给女儿女婿做着几道拿手小菜。  

卓嘉莉吃着热腾腾的熟悉味道,眼睛不由湿润了。  

卓老三明里说着“好日子不要哭”这样的教训话,去厨房端菜的时候自己却忍不住偷偷抹了两把泪。  

卓老三卓嘉莉父女俩如出一辙的微小表情,岑博文这个“外人”倒是看得清清楚楚,他这个“罪魁祸首”哭笑不得,为免惹“众怒”,只好默默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卓老三给这个夹菜、给那个舀汤,恨不得将满满一桌的饭菜都塞进卓嘉莉和岑博文的肚子里,自己反倒没怎么吃。  

好不容易吃完一顿饭,卓老三说什么也不用卓嘉莉洗碗,自己三下五除二将脏碗筷端进厨房。  

岑博文这个大少爷自小就没做过什么家务活,但在岳父老婆面前好歹也要表表态,就随口说了句“让我来”,谁知卓老三还当真竟然应允了,卓嘉莉总算爽爽朗朗地笑出了声,就陪着岑博文进了厨房。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霸道总裁岑博文,此时正卷起衬衫袖子,两眼瞪着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一个劲儿在犯难,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卓嘉莉看着莫名可爱的岑博文,差点笑岔了气。  

好一会儿,岑博文还是干瞪眼无从下手,卓嘉莉也不想陪他干站着为难他,就把他推到旁边,绕了一圈终归是自己下了场。  

总算完整结束了一顿愉快的午餐。岑博文略显尴尬地陪着卓老三他们在客厅看看电视。  

刚才只顾着和一堆碗筷作搏斗(意志上),岑博文这才想起今天来的第二件重要的事情,他身子前倾,恭敬地正对着卓老三。  

“爸,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情。”  

卓老三闻言也端坐起来,仔细聆听。  

“现在这种情况,您再回岑家当嫲嫲司机是万万不合适了,您如果现在就退休颐养天年,我和嘉莉一定会赡养您到百年,但主要还是担心您在家会比较无聊,所以,我打算扩充公司的经营板块,设立一家物流货运公司,由您管理,不知您意下如何?”  

这事情岑博文思考已久,在度蜜月的时候将大概构想也和卓嘉莉说了一下。  

卓嘉莉对岑博文的安排甚是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