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剑意之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剑之妖龙…  

这次的召唤妖灵,方圆是十分满意的。  

上限无限高,但培养也成了难题。  

吃剑意、剑气、剑魂、剑灵,一看就知不是善茬。方圆只要一想到在那龙巢下方看到的那具无穷大的剑龙尸骸,就头皮发麻。  

这四条剑龙,在他身边,真的能成长成才吗?  

估计也只有剑界那等神奇的世界,才能将它们完全培养起来吧。  

不知为何,方某人竟然有种怕耽误小朋友成长的心虚。  

好在目前还年幼,每日以自身剑气喂养,暂且还扛得住。  

方圆开了一道“时光衍阵(小)”,进入小妖界之中,决定先闭关一段时日。  

进入炼妖壶小妖界之中,方圆对着一方剑碑若有所思。  

七剑碑之一:记录诸天万界十万八千强大剑客留影之碑文,出自剑界。  

方圆自得到这物品之后,不是第一次看它了,每次都有被震撼的感觉。  

其实剑碑的本体更像是一座剑山,一座如剑一般的巨山,耸立在天地之间。  

从下往上看,宛如一把绝世神剑,直入小妖界虚空云霄之中。  

而剑山之上,有一口口飞剑插在当中,每一口灵剑,都弥漫出不同的剑意。一眼看过去,何止十万八千口飞剑,就算是一百八十万口,方圆都相信。  

该说不愧是钻石七星品级的东西吗,难怪在圣殿中的兑换价格可以高达九十万。  

这座剑山太宏伟了。  

令人震撼。  

也唯独剑界之中,才能筑就这样神奇壮观的剑碑。  

只是一想到这般宏伟的剑碑,竟然还有六块之多,方圆就有些躁动了。  

“好想要,想拥有,得不掉就毁到。”  

基础剑意:黑铁LV1,0/10!  

“剑意锤锻元神,定神境,广集不同剑术,练至圆满,就可臻至剑意元神更上一层。”  

对着剑碑参悟剑意,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剑山之下有一条羊肠小道,“九转十八弯”环绕着剑山层层往上,从下往上,共分三道山峰,最末一层乃是黑铁品级,越往上,威力越强。  

方圆没有犹豫,举步踏入进去。  

才刚到第一处台阶,他的意识,便被左近的一道奇特剑器拉入意境之中。  

山水转变,眼前已经是别样天地。  

方圆发现自己忽成了一介少年,在以奇特的第三视角,历经一段奇异人生。  

那一年,中原武林混乱,幼年的“他”,生活十分醒悟,随着爷爷终日练剑。  

大多数人童年时都喜好玩耍,而且也恋家得很。但是非常人就有非常的性格,他自幼好读书,不喜习武,亦不喜玩耍。他本天性奇高之人,一套剑法,别人需要数个月才能习得,但他却仅需数日。  

长此以往,更觉练剑没意思。  

读圣贤书,而知圣贤礼,他虽然年纪尚幼,说话却老气横秋。而且他能不读死书,更不拘泥于俗礼。  

那一年,从东海走出了一位白衣人。  

他连名字都没有,单人只剑,只是被大家称作白衣人,他乘孤舟自东海而来,要挑战整个中原剑客。  

第一个挑战的人便是鲁东武林大豪“青鹤”柳松,擅长化鹤掌、鹤爪十七抓和鹤羽针。  

白衣人一剑,从柳松的眉心开始向下劈去,秒杀了鲁东大侠。之后又杀死了双环士鸿,八仙剑清风,八手镖金大非。  

中原无穷剑客平日里内斗凶狠,面对白衣剑客却层层败退,颜面尽失。白衣人所到之处,无人能敌。剑下败者尽亡,一时间人人自危。  

十月十一就轮到了他的爷爷白空空空。  

白空空空有八个弟子,决战时他恐不敌身亡,临行前分别安排其中的七个弟子去投靠江湖上的七大门派,而把自己的孙子,交给了最不起眼的一个弟子剑不愁。  

爷爷为中原武林出战白衣人,自此一去不复返。  

在以后的无数个日夜里,少年将从此没有爷爷陪伴,小小年纪的他终于醒悟。  

但中原江湖,高手辈出,其中最神奇的便是五宝船的主人铁衣候,他是江湖上的第一高手,被人尊称为侯爷。  

江湖中人,如果有什么事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带上自己的礼物,去到五宝船上,可以请铁衣候解决。  

白衣人当然知道江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的存在,所以便主动向铁衣候下战书。  

铁衣候为了中原武林的荣辱,和之前死去的众人,答应与白衣人一战。这一战,真是惊天动地,大海都为之逊色,铁衣候最后以一招之差险胜白衣人,但自己却也受到了致命的严重内伤。  

白衣人虽败却不死,反成就了白衣剑客的威名,被中原武林号曰“白衣剑圣”。  

临走时,白衣剑圣约定七年后要再来一战。  

七年后,谁人可阻挡白衣剑圣?一时间,中原人人自危之后的七年中,少年自此历重重艰险,江湖儿女情长,向天地学艺。  

要知万物生长自有一种不可逆转的进化趋势,若能从中悟得武道之真髓,则必有大成,而此举非大智慧之人不能为。  

他果然没有令人失望,终悟剑道,剑中灵童,自创心念触发的“自然之剑”,生生不息带有希望的武功。  

在最后与海外剑圣白衣人一战中,于紧急关头参透玄机,一招险胜白衣人,化解了中原武林的一场浩劫。  

最后,白衣人身死却得到了解脱,他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