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飞行背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身世界的探索进度,徐明觉得必须得加速提快了。  

虽说以随身世界之大,他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探索完毕,甚至十年都不可能探索完成。  

但是他必须得加快效率。  

至少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一个关于这个星球的大概印象。  

因为他利用正午时,间隔约两百公里的不同地点,恒星光照角度的不同,大致算出了脚下这颗星球的直径,约为1.0911万公里,星球半径为5455公里…比蓝星的半径6371公里小14多。  

根据球的面积公式,随身世界的表面积为3.737亿平方公里…大约是蓝星面积的73。  

相当于四十个的夏国那么大。  

假设徐明的探索效果很高,一年探索完相当于1个夏国大小的区域,要全部探索完成,得花四十年的时间。  

徐明的人生可能也就百来年的样子,不可能把将近一半的人生,放在野外探索上面。  

所以他的策略是只进行重点探索,不尽心全面探索。  

此外就是想办法加快探索的速度和效率。  

当天他来到随身世界这边,已经有将近两年了(随身世界时间),但往年只深入了五百多公里,往北深入了两百多公里,加起来七百多公里…平均每天就探索一公里多点。  

这个效率是非常咸鱼、非常缓慢的。  

必须进行提速。  

“最好达到每天探索两百公里,在五百天内,完成十万公里的探索任务,相当于绕这个星球三圈。”  

“当然除去弯弯绕绕,折返往跑,实际就是绕个两圈的样子。”  

“但就是只绕两圈,往南北绕一圈,再往东西绕一圈,脚下的这个星球,也基本建立起一个大概的印象了。”  

但每天探索两百公里!  

这是段相当不断的路途。  

而按照他在野外步行每小时5公里左右的行进速度,他每天得走四十个小时…但一天没这么多的时间。  

当然可以借助交通工具。  

有山地自行车,有电动滑板车、四驱越野车、摩托车…速度能加快三倍到十倍不等。  

但前提是得有比较好走的路…而南边的密林根本无路可走,得边走边开路。  

话说徐明能不能买一些飞行装置,走没有障碍、畅通无阻的空路,探索速度岂不是大大加快?  

比如说滑翔机、固定翼螺旋桨飞机、直升机都能选择,时速都在一百公里以上,飞完两百公里的路程简直轻轻松松。  

特别是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快的话每天能飞上万公里,三四天就能绕这个星球一圈,大大节省时间。  

但不论是固定翼螺旋桨飞机,还是结构原理类似的滑翔机,都被徐明排除,打上了一个叉叉。  

“我探索随身世界是为了获得收获的,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不落到地面,能有什么收获?”  

“随身世界没有任何人为开发的痕迹,就是长度超过100米的平坦地面都不多,就算有,也不一定是我想去的地方。”  

“而在南边的密林之中,平坦的地形有,但全部长满了植物,如果下方有什么比较新奇独特的物产,难道要我把飞机直接撞下去?或者是高空跳伞,每次停止前进都要损失一架飞机?”  

“又或者找个距离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可着陆地点降落,再步行至重大发现地点…我估计只要着陆点距离超出十公里,我就有可能迷路,丢失收获。”  

所以因为不能随时随地着陆的原因,固定翼螺旋桨飞机跟滑翔机,都被排除出了选项。  

最后似乎只剩下直升机,可以选择。  

徐明也确实有考虑过买架直升机,用于加快探索。  

直升机既能保证速度,也能随时降落,能够满足需要。  

但直升机还是存在缺点,那就是不管它体型多么小巧,需要的着陆区有多么小,就算是只需一个半径五米的平坦区域,但在长满了植物的南边密林中,这样的可着陆地点也非常少。  

除非有什么直升机可以在树上降落停放,徐明马上会下单购买,投入使用。  

但这样的能在树上降落的直升机,明显没有,还是需要地势平坦、植物低矮的地面。  

可是对比于需要滑行降落用平坦跑道的固定翼螺旋桨飞机,以及滑翔机,似乎直升机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只要仔细寻找,植物茂密的森林中,可着陆地点还是挺多的,可能五公里范围内就有,不需要在十几公里、几十公里之外着陆。  

哪怕是有些瑕疵,直升机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徐明应该购买一架!  

但是他不仅没有购买,反而找到了更好的选择。  

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选择。  

他看中的一种飞行器装置,不仅轻便小巧,而且视野宽广,没有任何遮挡。  

以及最重要的,可随时随地降落,对着陆场的地形要求,只要他的双腿能够站稳即可。  

完美解决了“随地降落”的问题,从而方便他在探索中获取收获。  

这种飞行器,名字叫做飞行背包。  

全称为“单人喷气式动力飞行背包”。  

这类飞行装置早在十年前的2011年,就被国外的一个发明者制造了出来,主要原理是将飞行装置设计成人体可穿戴设备,在背部(或底部)安装两个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靠燃烧汽油带动工质从而产生推力,让人在半空中停留,做出各种飞行动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