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9 灵气复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君宝,你阳神在外多年,可有感受到这天地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吗?”收起血红珠子,燕飞突然对张三丰问道。  

微微一怔,张三丰缓缓开口道,“前辈,老道虽然阳神在外多年,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沉眠,并不清楚外物,不过这些年来身体时时刻刻维持天人合一的状态,倒是发现这武当山上的灵气似乎浓厚了许多,修炼也更为容易了。”  

“灵气浓厚...胡仙也开始经常闭关....莫非是灵气复苏?”燕飞皱眉。  

“有什么不妥吗?”看着喃喃自语的燕飞,张三丰不解问道。  

“本座怀疑灵气复苏,会有天外之物或者诡异之灵复苏。”燕飞淡淡道,“似这血红珠子,本座之前百多年从未见过,可最近十年,从天怒剑到诡异杯子再到这珠子,这些特别的东西不断地出现在眼前,本座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天外之物、诡异之灵,您是说....那些传说中的仙神鬼怪?”张三丰一脸惊疑。  

那些东西不都只是传说吗?  

难不成还是真的不成?  

耸耸肩,燕飞脸上的凝重散去,突然轻笑道,“谁知道呢,也许还是奇形怪状的外星人呢!  

不过管他呢,不管是什么,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现在多想也是无用。”  

点点头,张三丰默然无语。  

内心深处,长在古代的张三丰还是难以相信燕飞这种说法的,太过天马行空了,不合常理!  

然而当他的目光接触到燕飞之后,心中的信念却是猛然动摇,面前这位不就正是不合常理的存在嘛!  

接下来的日子燕飞和张三丰联手研究那个血红珠子,然而却是并没有多大进展。  

只得暂时将之收起,二人重新将论道的核心集中在了各自修炼之中。  

这一日,武当大比。  

二人并没有亲临现场,不过却远远地在山头观望,阳神出窍,方圆十里,对于二人来说皆是清晰可见。  

“君宝,你武当衰落了。”看着云朵下方的比试,燕飞感叹。  

虽然有模有样,可招式功力与当年宋青书那一代相比相差太多。  

“这些年来借助从龙之功,武当太安逸了。”叹了口气,张三丰轻声说道。  

“不整顿一下?”燕飞笑道。  

“算了,一切随缘,老道早已经不是武当的掌门了,就不插手年轻人的事情了。”如今一心修道的张三丰对于这些尘世之事看的很淡。  

以他现在的心态,除非武当灭门,否则他都不会管的。  

“说起来,前辈带来的那个小徒弟倒是好资质,好悟性!”看着下方的比试,注意到也参与进去的燕北飞,张三丰称赞道。  

年幼懵懂,功力浅薄,可手中一柄短剑却是如臂指使,来去自如,已然达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  

“这小子仿佛天生就是为剑而生的。”看着燕北飞小小的身影不断打败武当那些弟子,燕飞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正常习武,即便是燕南天那种天才也需要熟能生巧,反复锤炼,进而得到感悟,然后将感悟化作力量。  

可燕北飞却并非如此,剑一上手便知道该怎么用,组成剑的每一部分叫什么他或许不知道,可他却能自由如意地发挥出剑身每一处的力量。  

两百多年里,他是燕飞见到的唯一一个真正的剑道天才!  

论在剑上的天资,恐怕只有传说中的独孤求败能够与之相比!  

“百年难得一见的良才美玉,前辈可要好好雕琢。”张三丰有些羡慕道。  

要是这样的天才是武当的,那.....  

虽然心态淡然,可看着自己那些个不争气的徒子徒孙,他也还是一阵肝疼。  

“本身就近乎完美了,无需过多雕琢,适当引导,然后让其顺其自然地发展便好。”燕飞淡淡道,“君宝,此次来武当山已经待了整整一年,也该走了,本座打算回南京,你要一起去看看吗?”  

“正要去见见皇后娘娘。”张三丰点了点头道。  

一晃二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匆匆而过,一切如常,燕飞所担心的灵气复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准确点来说,仙神降临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不过天地灵气的浓度却是越发地高了,当然,高的也不是很多,增长缓慢,大约也就比二十年前多了零点五倍而已。  

“师父,皇帝驾崩了!”正悠闲地待在畜牧场中晒太阳,燕南天突然急匆匆地来到身边说道。  

看着燕南天一脸急切的神色,燕飞挑了挑眉,“皇帝驾崩与你何干?着什么急?”  

虽然通过双修滋补了身体,可这些年来为了保住改革成果,劳心劳力,朱高炽的身体愈来愈糟,尤其近两年,情况更是恶劣,所以他驾崩,燕飞是一点都不意外。  

倒是燕南天的态度让燕飞直皱眉。  

“师父,宫里传来消息,陛下是被一名女子吸干功力精血而亡。”燕南天脸色不好看道,“太后怒不可遏,不但下令全国通缉那女子,更是下令东厂、锦衣卫以及六扇门合力灭武!”  

“吸干功力精血而亡?哪个女子这么大胆,不想活了吗?”燕飞真的被惊到了,还有灭武,他算是明白燕南天为何如此如此急切了。  

若是灭武,燕南天的老丈人一家可都在被灭的范围,很危险,而且,他那侠义情怀让他忧国忧民,很喜欢多管闲事。  

“看来你师姐是动了真怒了。”燕飞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