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奇货可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浅浅姑娘,你们刚刚在写什么?”林琅更好奇了。  

秀儿一脸得意道:“我家小姐,白天就在想接下来该如何挣银子,这不,刚到你家,就开始动笔做计划了。”  

“多嘴。”  

慕容浅浅训斥一声。  

秀儿吐了吐舌头,将那张纸交到她手中,便站在身后不做声了,  

从秀儿的手中接过那张满是字迹的纸张,慕容浅浅一脸兴奋。  

“本来,我早就已经为下半年的生意做准备了,不过最近出了这么多事,现在又要重新开始,我有些想法,可手头上的资金不够。”  

慕容浅浅轻声道:“我家在城内的产业都被查封了,银钱也拿不出来,不过在秀儿名下还有些宅子和店铺,另外我在别的钱庄预存了二十万两备用金,再加上林大人的二十万两银票,启动资金就没问题了。”  

然后,慕容浅浅将手中的纸张交到了林琅手中。  

“上面是我的一些想法,你现在是合伙人,应该看看。”  

林琅接过来一看,顿时就眼前一亮。  

身后的秀儿轻声解释道:“入冬后,除去官府和皇城有柴碳司负责,天京百姓每日的木炭消耗量大约在一百车,干柴的消耗量大约在五百车,前些日子你让益州的青壮在山河关外砍伐树木,除了圆木、整木之外,我家小姐低价包下了所有干柴,就地烧制木炭,很快就能运抵天京城外。”  

慕容浅浅柔声道:“这样下来,大约能产生三千车的木炭,还有三个月入冬,秀儿,记得吩咐城外刘家庄的大掌柜,再多囤三千车木炭。”  

秀儿轻声提醒道:“小姐,去年还有一千车没用完呢。”  

“无妨,今年天京城的木炭,咱们至少能可以吃下三分之二的份额。”  

利用现成的木材资源,制造木炭囤积起来,以备入冬后出售,算是一记妙手。  

现成的木材,几乎不用花钱,可是烧制木炭之后,价值就可观了。  

林琅曾经看过一些古籍记载,在古时候,过冬是一件很耗费银钱的事情。  

在华夏古时候,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一直到元朝才渐渐推广起来。  

没有棉花,人们穿什么?  

一般人家只能穿麻布衣服,有钱人才能穿皮毛衣服,贵族才买得起貂皮这种高档货。  

可麻布衣服透风,保暖性不佳,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冬天是很痛苦的。  

到了冬天,一般人家只能烧干柴取暖,稍富裕的才烧的起木炭,至于煤炭,这年头还没有推广起来,只有皇家和贵族才用的起。  

买不起木炭只能烧柴,烧柴不是去山上砍柴就行了吗?  

对不起,天京城十里范围内,不要说是砍柴了,连小树丛都找不到,根本就砍不到柴火。  

至于山,几十里远,来回一趟就天黑了,砍柴是不现实的。  

古时候,入冬之后,天气越是寒冷,街头有两种商贩就越是常见。  

一种是卖柴火的,一种是卖木炭的。  

柴火便宜,天京城外的穷苦人家,专门大老远的砍柴到城中售卖,一天赚几个铜板补贴家用,柴火用量最大,但价格低廉。  

天京城有钱人多,木炭还是烧的起的,一个冬天下来,用量很可观。  

“浅浅姑娘,这一车木炭值多少钱?按照你的计划,入冬前你要囤够六千车木炭?这要需要多少资金?”  

“一车木炭五百斤,在市场上售卖是二十两银子,我从山河关外运回来的,只要五两银子的成本,加上运输和囤积费用,成本再加三两,外地收购的是八两一车,成本就是十两,两项合计五万四千两。”  

慕容浅浅笑道:“等到六千车木炭全部出售,折合银票十二万两,有六万多两银子的赚头,而且,二十两银子的售价还是去年的价格,今年我估计还要高些,这个生意可以做的。”  

林琅看着眼前眉飞色舞的慕容浅浅,看呆了。  

一说到做生意,她好开心。  

那种双眼发光的客人模样,林琅都看呆了。  

“浅浅姑娘眼光独到,佩服佩服。”  

林琅指着纸上问道:“你这上面写着,囤积六千车木炭需要花费五万多两,那么剩下三十多万银子的预算,是派什么用场的?”  

“我家小姐收到消息,下个月,北疆契仑国使臣很快就会入京觐见我朝皇帝陛下,商议两国通商事务。”  

秀儿笑道:“如果契仑国真的跟我朝通商,他们契仑国的羊皮就能运回来出售,这里面的利润大的吓人。”  

契仑国?  

林琅这才想起,这个在大君王朝北疆外,这个由游牧民族组成的国家。  

什么契仑,跟契丹差不多。  

这边安定强大,这些游牧民族就变成舔狗,又是请求通商,又是请求联姻,永结百年之好。  

这边要是出了点乱子,这些游牧民族就变成野狼,是不是冲上来咬你几斤肉,要是再虚弱一些,那就不是吃肉了,骨头都能吞咯。  

林琅有些疑惑道:“浅浅姑娘,这契仑国跟我朝还没通商,你怎么就准备好收购羊皮的资金了?再说了,跟契仑国通商,路途遥远,现在咱们哪来这么多人手?”  

慕容浅浅还未说话,秀儿抢着道:“前朝的时候,契仑国跟我们通商很多年,他们的军队有专人从各个部落收购羊皮送到两国边境,换取铁骑、茶叶、绸缎等等货物。  

咱们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