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两个盐罐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琅的心里当然也很清楚,这么闹腾,若是在秦王府没有线索,后果确实麻烦。  

到时候皇帝怪罪下来,林琅就只能依靠诊治秦王来将功赎过了。  

跟着林琅一起去厨房的,除了李翰林和秦王府的一个小厮之外,还有吴六斤和府上的厨子老牛。  

到了秦王府的厨房之后,林琅就让人进去搜查了。  

搜查的重点,就放在食盐上面。  

很快,在秦王府的厨房当中,就找到了两个正在使用的盐罐子。  

当李翰林端着两个罐子出来的时候,林琅的脸上就有些奇怪的神色了。  

“老牛,咱们府里没有分开用盐的吧?还有天京城当中卖的盐,也有贵贱之分吗?”  

很明显,两个盐罐子当中的盐都在用,这就有点意思了。  

就算是奴仆和主子的膳食完全不同,可是没道理食盐也区分开来的吧?  

林琅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蹊跷。  

吴六斤轻声说道:“爷,府上的盐都是小人买的,咱大君朝食盐都是官营,品种不多,价格也就相差几文钱而已,没有什么贵贱之分。”  

“回驸马爷,咱们府里就一个盐罐子,每天的菜色不一样就行了,哪需要两个盐罐子啊。”厨子老牛也点头道:“驸马爷,咱平常用的盐,除了粗细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区别了。”  

这个时候,李翰林等人又从厨房当中找到了几包还未开封的盐。  

这些盐都用硬纸抱着,绳子都还没有拆开。  

林琅将这些食盐一一打开,他发现这些食盐除了粗细有所区别之外,其他完全一致,味道都很咸。  

可林琅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什么问题。  

哪怕是王府再豪奢,也没有必要准备两种盐才对。  

这有点不符合常理。  

就连老牛都说没有必要分开用盐,那秦王府为何要多此一举?  

也就是说,这些盐当中,有一种盐是平常做饭菜用的,还有一种盐,很有可能就是专门给秦王做饭菜用的。  

李翰林等人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楚这秦王府为什么要准备两种盐,两个盐罐子。  

“走,把这些盐都带上,直接去大堂。”沉吟片刻,林琅大手一挥,直接带着所有人往大厅走去。  

此时,大厅当中气氛有些压抑。  

一听说今天的事情居然是那位永乐驸马主使,众多公主和王爷,都面有异色。  

这位永乐驸马最近不是有点飘,是很飘啊。  

秦王妃坐在上首,脸色阴沉,可是眼中却有一丝掩饰不住的焦急和担忧。  

其他的公主和王爷都坐了下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事情,那位永乐驸马准备如何收场。  

玉珠公主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可是玉珠驸马凌云霄却很罕见的没有陪同。  

就在这个时候,林琅走入了大厅。  

“林琅,你在搞什么名堂?”晋王站起身来,训斥道:“带人围困王府,你知道这是多大的罪名吗?”  

“围困王府,是事出有因。”林琅笑道:“我怀疑有人暗害秦王,在秦王殿下的日常膳食当中做了手脚。”  

听到这里,众人都脸上一惊。  

有人暗害秦王?在膳食当中做了手脚?  

真的是这样的吗?  

可是想想,众人还真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秦王虽然脑子不行,可成年之后,身体还是不错的。  

这没过多久,怎么就突然病倒了?  

而且众人都去探望过秦王,秦王的模样像是病入膏肓了。  

什么病来的这么急?短短的几天秦王整个人就不行了。  

晋王冷笑一声:“林琅,说是这么说的,可你也要找出证据来,否则,你带人围困王府,罪名不小的。”  

林琅笑道:“证据我在找,只要晋王殿下站在一边看着,别捣乱就行,今天正好诸位公主王爷都来了,可以留在这里做个见证。”  

“......”晋王瞪着林琅,一脸恼怒的神色。  

老子说两句话,怎么就变成捣乱了?  

林琅不理晋王,只是朝着外面叫道:“翰林,把秦王府的厨子带上来。”  

一个系着围裙的矮胖中年人被李翰林带了上来。  

这人被带进大堂,秦王妃和身边站着的那个老嬷嬷,都忍不住脸色微变。  

林琅往中间一站,瞪眼道:“下站者何人?”  

那人脸皮一抖,直接跪了下来:“回驸马爷,小人是王府的大厨李德福。”  

林琅挥了挥手,李翰林和吴六斤抬着一个长桌走了进来。  

桌子上,放着两个盐罐子,还有几包没有拆开的食盐。  

厨师李德福看到那两个盐罐子,明显一愣。  

“永乐驸马,你这是何意?”秦王妃缓缓起身走了过来,沉声问道:“你围困我秦王府,控制了王府所有人,是怀疑府上有人暗害王爷?”  

“王妃莫急,诸位王爷和公主也别瞪着我。”林琅笑道:“我要查的事情,很快就有眉目了。”  

说着,林琅不理会秦王妃,而是盯着厨师李德福,轻声笑道:  

“李德福,首先你来说明一下,为什么你们王府当中会有两个盐罐子在用?”  

“这个......”李德福干笑两声,一时间居然回答不上来。  

林琅瞪着李德福,低吼一声:“李德福,你知道我是谁吗?”  

“驸马爷是......天京府少尹,少尹大人。”李德福浑身一抖,脸色变的十分难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