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帮务繁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  

洒落在地板上,带来丝丝温暖的味道。  

六月的天气,天空是蔚蓝的,就连从窗外吹来的微风,都带着惬意舒适。  

好像情人的手,缓缓抚过脸庞。  

然而赵权却一点也惬意不起来,他正端坐在一张木桌后面。  

双臂架在桌面上,两只手掌相扣,抵在下巴上。  

露出一双眼睛,看着眼前不远处的人。  

此人年轻英朗,额上有一颗黑痣,举止斯文儒雅,得体有礼,身形瘦长,比常人都高出老大一截。  

他正是天机阁主事,江湖人称‘童叟无欺’杨无邪。  

杨无邪看到赵权的眼神,不由得轻笑一声。  

道:“要做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权轻叹一口气:“无邪说的不错,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今距离黎笙离开潜山城,已经又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赵权本来打算没有事情,就去岐地,到岐山派去找百里幻竹。  

毕竟好久都没有见她了,如今大局稍定,可以前去寻她。  

谁料想,惊世会挺过因浮沉事件导致的全面针对,又经过平顶山一战,名动江湖。  

即便赵权不主动东征西战,势力发展也十分迅速。  

很快第一个其他府地的分堂口便建立起来,正是修阳府的惊龙堂。  

随后,以惊龙堂在当地的底蕴,外加惊世会如日中天的名气。  

不断向着周边辐射,如今半个修阳府都已开遍了惊世会的分堂。  

而惊龙堂更是荣升为修阳府分舵。  

然后便不止是修阳府,上江府、六华府、连沧府、北阳府,甚至是延阳府,都不断有惊世会的分舵建立开设。  

这些分舵的开设,并没有动刀兵,因为他们跟先前赵权扩张势力并不相同。  

以前赵权是将原本的当地势力,要么打散,要么吞并,使得惊世会成为当地唯一的势力。  

而这些分舵开设,仅仅只是在那块地盘上,建立一个属于惊世会的据点。  

然后再由这些分舵,向着周边辐射扩散,建立各地的分堂口。  

以现如今惊世会在江湖上的名气,当地的势力不会拒绝,也不敢拒绝。  

至于那些散出去的分堂口,能不能顺利从当地利益链之中,分到一杯羹,主要还是得看这些分堂的堂主手段和能耐如何了。  

现阶段,惊世会还没有足够多的厉害人才来担当那么多分堂口的堂主。  

所以大部分堂主,因为背靠惊世会,虽然能在那些当地势力的环绕下,分到一杯羹,但并不一定能压服所有人。  

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更何况只是一个分堂堂主。  

至于分舵的力量,要面对的则是原本在这个府地之中的一流势力。  

现在惊世会对于傲来府以外地盘的划分,是一个府地,一个分舵。  

分舵主主管这个府地内所有事物,直接对总舵负责。  

而分舵下面,分舵主可以自由决定开设多少分堂口。  

这些分堂口的堂主,需要直接向分舵主负责。  

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去慢慢发展,手底下的人也需要时间来成长。  

好在惊世会的弟子,依赖于赵权定制的晋升制度,成长速度都不慢。  

然而,随着势力一系列的发展,需要赵权审批的政务也多了许多。  

杨无邪可以起到一个合格的秘书作用,将所有的事物按照紧要关系分档。  

甚至不是太重要的,他自己都可以下决定,不需要再来问询赵权。  

但即便如此,每天仍然还是有许多的事物,需要赵权亲自过目审核批准。  

这一个月时间,赵权一直都在忙碌各种政务,休说前去岐地寻百里幻竹。  

就是惬意的享受一次午后阳光,都十分奢侈。  

所以杨无邪才略微带着调侃的语气,说赵权要当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赵权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明白了什么叫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揉了揉太阳穴,道:“无邪,这一次又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过目的。”  

杨无邪道:“一共有五件事需要帮主您亲自做决定。”  

赵权缓缓点头。  

杨无邪继续道:“第一件事,六华府分舵主,‘玄冥神魔’玄冥二老上报,开设各地分堂口时,遭遇神秘势力阻挠,怀疑是震雷堂所为,请求帮主明示要如何应对。”  

惊世会下属各个分舵主,赵权直接沿用了权力帮的架构,命名为‘九天十地,十九神魔’。  

而玄冥二老作为从最早跟随赵权的两个元老,被赵权委以重任,派遣到六华府,担当分舵主。  

名为‘玄冥神魔’。  

赵权摩挲着下巴:“震雷堂那帮家伙,还不老实?告诉玄冥二老,将胆敢触碰咱们惊世会的手全部狠狠的斩断,然后书信一封给骆雷,就说如果再搞小动作,我会亲自上门去找他谈一谈。”  

杨无邪默默点头,将之记下。  

然后继续道:“第二件事,连沧府分舵主,‘血刀神魔’祁连正上报,这段时间一直有个自称‘白衣剑侠’的小混混,到处搞破坏,不止暗杀了一名分堂堂主,还搞砸了一件一万两白银的生意。”  

赵权记得这个祁连正,他是早期加入惊世会的弟子,一路从最底层晋升上来。  

主修的武功,乃是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