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尸山血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七海龙王等人的回归,又为赵权带来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武功秘籍。  

其中大部分乃是从血云派掠夺而来,剩下的则是以开膛宫为首的其他势力贡献。  

开膛宫的宫主被血三千临死反扑击杀,剩余的人自然不是惊世会的对手。  

叶孤城并未将其灭绝,而是挑选了一个合适的傀儡,继承了开膛宫宫主之位。  

毕竟开膛宫做了血云派那么久的小弟,没有谁比他更了解自己的老大哥。  

叶孤城想要尽快将血云派的势力收拢,还需要这个带路党多做贡献。  

不过开膛宫内收录的武功秘籍,则被叶孤城毫不留情的全部收刮了出来,然后让七海龙王一起,运回了惊世会。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个不自量力,同样想打血云派主意的小型势力。  

这些家伙被霁雾谷和昇阳派打的七零八落,叶孤城只是放出话去威胁了一下,他们自然纳头便拜。  

并将门派内珍藏的武功秘籍,作为投名状献了上来。  

可以说,此行收获颇丰。  

此时,正值深夜。  

窗外,月朗星稀。  

赵权穿着一件宽大衣袍,随意的端坐在床铺上,整个惊世楼二楼只有他一个人。  

窗子敞开着,能够看到外面总舵内夜间景色。  

不时有一队巡逻弟子从楼外经过,弄出一些细碎的脚步声响。  

月华透过窗子,洒落在楼阁内地板上,镀上一层银色光辉。  

即便不点灯火,也不会昏暗。  

赵权正手捧一本秘籍,看的入神。  

摆放在他旁边一张八角小木桌上的,除了一坛好酒之外,就是一摞各式秘籍了。  

这些秘籍大多出自血云派,都是品级比较出色的武功秘籍,剩下品级不够的,已经直接运送到天下武阁去,封存了起来。  

现在赵权在看的,正是血云子赖以生存的魔道武功《血影大法》。  

当初赵权与血云子交手,可算是见识过这门武功的威力。  

这门武功之中,不止包含剑法、身法,还有相对应的掌法和爪法。  

甚至还包含一招精神武学,让赵权现在都记忆犹新的‘尸山血海’。  

以及能够让血云子与他的佩剑血穹,产生感应这种神奇效果,也是出自这门武功的法门。  

名为‘血心相印’。  

越是看,赵权越觉得这门武功深奥精妙,即便是血云子,都没能将这门武功臻至圆满境界。  

恐怕能够将这门武功发挥出真正威力的,也就只有血云子和血晴子两人的师父,当年纵横江湖的魔道高手血道人了。  

赵权虽有些眼馋这门武功,但却并不会抛弃自己现在的各种武功,去转身从头开始学它。  

现在赵权的各种武学,已经形成一个体系了。  

作为基础的内功心法,乃是道家内练神功混元一炁。  

最常用的进攻武功,乃是包含了拳、掌、腿三绝的天霜拳、排云掌和风神腿。  

除此之外,还有十一重的龙象般若功,作为辅助作用,额外增强十一龙十一象的庞大巨力。  

天绝地灭大紫阳手,在修炼到圆满之前,注定无法作为攻击手段存在。  

但只要能够大成境界,便可将左手锻造成神兵刃的坚韧程度。  

纵使遇到手持神兵刃的敌人,赵权也能做到空手入白刃了。  

而右手虽因麒麟臂的关系,无法再继续淬炼,但因麒麟血而改造成的麒麟臂,仍旧是潜力无限。  

直到现在,赵权还是觉得自己只挖掘出了这支麒麟臂真正威力的十之一二罢了。  

但即便如此,配合天霜拳使用,威力仍是极为强劲!  

现在赵权已经找到了使自己武学再进一步的方向,那就是让三绝武功,融入进自己的混元一炁之中。  

成就属于自己的三分归元。  

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若能获取忘情果,并且一切顺利的话,当可融合排云掌与先天元精,便算是完成三分之二了。  

所以赵权观摩这些各式武功秘籍,不是为了去毫无保留的学习它们。  

而是为了触类旁通,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在不影响自己已经成型的武学体系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在血影大法之中有两式,便让赵权有些心动。  

分别是‘血影憧憧’和‘尸山血海’。  

赵权本打算借鉴血影憧憧,看能否融合进自己的风神腿之中,在其速度之上,添加一份鬼魅的迷惑性。  

可惜赵权看完整本血影大法,却发现想要修炼这一式‘血影憧憧’,就必须要入门血影大法,练出独属于它的内力。  

才可催动这一招血影憧憧。  

赵权微微皱眉,摩挲着下巴。  

自己所修的道家武学,有很强的包容性,即便自己兼修魔道武功,也不会因此产生矛盾刺激。  

但赵权考虑到自己还需要将混元一炁融合三绝武功,如果现在体内多出一股属于魔道的内力。  

便算是平白多了一个变数。  

若是关键时刻,出了什么岔子,赵权可承受不起这后果。  

所以也只能忍痛放弃学习‘血影憧憧’。  

不过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血影憧憧’虽无法学习,但‘尸山血海’却没问题。  

这门作用于精神的武功招式,并不需要独属于血影大法的内力作为动力源。  

并且排云掌也有类似的招式,却并非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