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忘情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权站在窗边陷入沉思。  

细细体味着莫无情之前为他讲的那个故事。  

她讲的很笼统,基本细节都完全隐去,但赵权仍旧能够感受到这其中的苍凉。  

其实莫无情与赵权都是同一类人,都是拥有着强盛欲望的人。  

莫无情或许是因奇迹般的降生,所以对生的欲望十分强烈。  

哪怕她经历过这么多,可在面对再艰难的环境时,也仍旧保持着一颗求生的心。  

在这个基础之上,莫无情可以对陷入的任何境地,都能很快恢复良好的心态,淡然处之。  

莫无情挑选的这座楼阁,建立在总舵后方,从窗前眺望过去,可以看到不远处连绵起伏的连靖山脉。  

喧嚣的风儿,从破碎的窗子外吹荡进来。  

撩起赵权的衣袍边角,也带动了站在他身后莫无情的银白发丝。  

“主人可是有忧心事?”  

赵权微微叹了口气,道:“我所经历者,亦不算少,可是仍旧做不到淡然处之。”  

人与人之间,终究是不同的。  

赵权询问过戚惜霜,又询问过莫无情,都得到了各自的答案。  

也都带给了赵权些微的灵感。  

可最终,却仍旧是无法完全套用在自己身上。  

即便是原著之中,步惊云也是在经历了一件件事情,一次次磨难,直到很久以后,才最终领悟出了这式愁云惨淡的真意。  

其实这一招分为两个境界,第一层境界乃是‘愁’和‘惨’的境界,也是雄霸对这一招的理解。  

当初雄霸藏私,并未将这一招教授给步惊云,后来还是步惊云偷学得到了这一招。  

之后与圣王交手,步惊云已经臻至这一招的奥义精髓,摒弃了‘愁’和‘惨’,达到了第二层,也就是‘淡’的境界。  

奈何,就算赵权知道这一切,却也没有办法。  

这世上,总有教人知道答案,也解不开的题目。  

因为赵权既无法体会‘愁’和‘惨’,也无法使心性达到‘淡’的境界。  

忽然,赵权眼神瞥向旁边的莫无情,若是她的话,或许有希望领悟这一招的真谛。  

微微摇头,赵权压下了内心当中将这一式掌法传授给莫无情的想法。  

她与自己的其他所有劫奴都不同,是个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老怪物,赵权本能的想要对她留一手。  

正当这时,莫无情却出声道:“心境这东西,外人无法左右,唯有自己才能参透。”  

“但奴婢却知道一个取巧的法子。”  

赵权目中绽放一丝精芒,紧盯着莫无情道:“什么法子?”  

他并非一定要完全掌握这第十二式掌法,只不过现在他需要完全掌握排云掌才能与之先天元精相融。  

此时,这第十二式掌法就成了最大阻碍。  

即便只是暂时将其掌握,等完成与先天元精的相融之后,便是再也不能使用这一式,也无关系了。  

莫无情道:“这世上有许多奇珍异果,奴婢便知有这么一枚忘情果,传闻只要吃下此果,便可忘却前世今生,达到佛门所讲的‘无相无我’之境。”  

赵权微微挑眉,莫无情所说的如果是真的,那么这忘情果,便当真算得上奇珍异果了。  

这世上,寻常可见的各类植物,如人参,鹿茸,只要上了百年,也可算作天材地宝。  

蕴含了天地自然之力在其中,用来入药可以治疗顽疾,可以恢复伤势。  

吞吃,可以吸收其中能量,达到增强功力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奇珍异果,例如之前莫无情花费大价钱采购,用来引诱水麒麟的冰灵果。  

还有此时所说的忘情果。  

这一类奇珍异果,自然也算是天材地宝的一种,但却比那些人参鹿茸之类来的更加珍贵。  

可这忘情果对赵权来说,药效却太过了。  

佛门讲无相无我,指的便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相,指执着于‘实我’的外在相状。  

人相,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  

众生相,指把依五蕴(既色、受、想、行、识)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  

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的时限当作真实存在的相状。  

正所谓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  

这是一种佛门境界。  

但也算间接达成了赵权要求的‘淡’的境界。  

可若赵权当真吞下忘情果,那么到时候对他来讲,练不练成三分归元还那么重要吗?  

拥有更强力量,更多权力的野心还那么重要吗?  

惊世会还那么重要吗?  

甚至是活着还那么重要吗?  

赵权摇了摇头,道:“副作用太强,不适合我。”  

莫无情却继续道:“这世上有失就有得,有阴必有阳。”  

“毒蛇出没之地,附近必定有解毒草药。”  

“一花双生的天山雪莲,只要雌花出现的地方,周围必定会有雄花存在。”  

“这忘情果也不例外,这果肉能够使人忘情,可这果核却能教人忆情,若主人同时吞下果肉和果核,两者交织的瞬间,便可短暂为主人达成‘淡’的心境了。”  

听闻此话,赵权心中却是微微有些心动了。  

对莫无情道:“此果定十分珍贵,若要寻找却又不知何时能够寻到。”  

莫无情娇媚一笑,道:“主人,若奴婢不知此果下落,又岂敢推荐给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