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星宿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知道九子鬼母就在岐地的,只有血云派和惊世会这两个势力。  

而惊世会的优势则在于,血云派不知道他也已经了解了九子鬼母这件事。  

赵权完全可以暗戳戳的先找到九子鬼母,然后想办法暗中夺取了无极造化丹。  

到时候增加一甲子的功力,即便面对血云子与血晴子,也完全不惧了。  

赵权在惊世楼中闭关,而外面北地却风起云涌。  

一连串的变故着实是让人看傻了眼。  

惊世会与神牛帮打生打死,好不容易将其铲灭,刚刚夺得了十二连城没多久时间。  

血云派强势介入,一经出现便将驻守在十二连城内的惊世会人手全部铲除。(实际上那些人手都是赵权故意留下的弃子)  

并且将原本属于惊世会的十二连城给夺了过去,而向来霸道刚硬的惊世会,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好像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一样。  

对此,北地江湖之中的人,纷纷开始嘲讽惊世会为孬种,被人截了胡,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但也有人说,惊世会此举是正确的,毕竟强势插手的乃是傲来府内最强的魔道势力血云派。  

惊世会现在还能安稳存活,已是血云派法外开恩,又怎敢多言?  

总之,大多数声音都在唱衰惊世会。  

并且还出现了不少幸灾乐祸之人,这些人中,还有些是被赵权坑了一把的前同盟会小势力。  

如今看到惊世会吃瘪,那是比谁都开心。  

如此种种,赵权早就让暗探部打探的清清楚楚,并且全都一笔一笔记在了小本本上。  

等这次事件结束,再一个一个去找他们秋后算账。  

七天时间,赵权始终都在闭关当中。  

不断催动体内阳煞之气,淬炼一双手掌。  

血云子有着一把神兵刃,号称邪剑血穹。  

而这把剑却被一名鬼子给借走了,并不知用了什么方法,隔绝了血穹剑与血云子之间的感应。  

此刻,这把剑应当就在九子鬼母的手中。  

若是司空摘星当真找到九子鬼母,如何将其拿下,并且抢到无极造化丹,便也是一个难题。  

这九子鬼母虽然身受重伤,但谁知道她身边还有几个鬼子。  

而且还有神兵刃血穹在侧,只怕也非好相与的。  

若赵权能将大紫阳手练至大成境界,便可不惧神兵刃之锋利了。  

可惜,阳煞之气淬炼乃是日积月累的活儿,尤其是从小成到大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操纵阳煞之气更需要小心谨慎,否则一不留神,就容易连自己给烧了。  

赵权始终都没有放弃过苦修,基本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闭关练功上。  

但距离紫阳手大成境界,还是差上不少。  

七天苦修,终于有了些微进展,赵权收回阳煞之气,知道不可太过激进。  

便暂时结束闭关,走下了楼去。  

沐浴更衣之后,一名侍女上前对赵权道:“帮主,杨主事求见。”  

赵权一挑眉毛,道:“哦?让他上来。”  

之前他曾让杨无邪为他收集整理一下关于星宿宫的情报信息,然后为他送来。  

如今杨无邪求见,定是整理完毕了。  

木质楼梯上响起踏步声,不消片刻便见杨无邪登上楼来。  

赵权对他摆摆手,杨无邪径直走了过来。  

拱手道:“帮主,您要的资料我都已经整理好了。”  

赵权看着他空空如也的两手,道:“资料呢?”  

杨无邪指了指脑袋,道:“全在这呢。”  

赵权失笑一声。  

杨无邪道:“纸质资料太多,也不好携带,还是由帮主询问,属下来回答吧。”  

赵权微微颔首,道:“那就先来说说星宿宫的宫主,星宿老仙吧。”  

杨无邪开口道:“星宿老仙,星宿宫创始人,早年名字不详,似与天魔宗有所渊源。”  

“虽从未亲口承认自己乃是魔道中人,但行事风格狠辣,手下从不留活口。”  

“所以也招致过不少人高手讨伐,可惜星宿老仙实力高强,每每都能反杀成功。”  

“在其三十岁时,曾与渡罪禅师一战,没人知道那一战的结果。”  

“只知道星宿老仙从此在傲来府扎根,并且创建星宿宫,坐落于北地北部。”  

“最擅长武功为《天魔大化》与《乾坤大转》。”  

“其中天魔大化可化去敌人攻势,甚至化去敌人血肉,极为诡异可怖。”  

“而乾坤大转则是一门防守类武功,其中有一招无相无我,配合天魔大化使出,可造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效果。”  

“将敌人攻来的招式,再以同样的方式,反攻而去。”  

“历时三十五年,如今星宿老仙已有六十五岁,其星宿宫的势力,已称霸整个傲来府,并且在江湖之上也算一流势力。”  

赵权微微颔首,道:“星宿宫内的主体结构,还有二十八星宿的资料呢?”  

杨无邪继续道:“星宿宫弟子众多,但主要还是由四部二十八星宿组成。”  

“分别为——”  

“东方青龙部。”  

“北方玄武部。”  

“西方白虎部。”  

“南方朱雀部。”  

“每一部都有七名高手组成,一共是二十八星宿。”  

“其中东方青龙主战,北方玄武主防,西方白虎主杀,南方朱雀主探。”  

赵权一挑眉毛,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