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铁橛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七十五章:铁橛峰铁橛峰算作岐山派的后山,可岐山派的后山却不止是铁橛峰。  

关于前世那次事件,赵权也并未亲自参与其中,只是听闻罢了。  

一些细节自然是不清楚的。  

后山很大,赵权也并未将全部希望放在叶孤城一人身上。  

他必须要找机会,亲自前往后山寻找。  

赵权没有着急,他需要等。  

等百里景龙离开首阳峰。  

先前在栖霞镇,丁七曾邀请百里景龙一起追踪红霞女的踪迹。  

百里景龙虽然没有立刻回复他,却也并未拒绝。  

赵权可以看出他对裴正风这位刚刚拜入门下的弟子,还是较为看重的。  

有很大概率会亲自前去寻找。  

若只单单一个红霞女,百里景龙亲自前往的概率还不会太大。  

但落霞坡上,赵权与叶孤城斩杀了所有的人,并且让红霞女为自己背了黑锅。  

有着叶孤城所扮演的这位神秘剑客存在,容不得百里景龙不重视。  

第二天,百里景龙召集目前还在首阳峰上的所有弟子,对席玉龙与百里幻竹作出了惩罚。  

虽然席玉龙出发点是好的,也是为了营救自己的小师弟,可最终造成的结果却并不好。  

不止没有救出裴正风,还连累的那些聚集在晋安城的江湖人全部被杀。  

最重要的是,丁崇也死在了那里。  

这些人的死,本来跟席玉龙是没有关系的,他们是死在了叶孤城的剑下,也是死在了自己的贪婪之下。  

可怪就怪在,岐山派是正派,席玉龙是比武的发起人。  

更何况,这件事是对是错暂且不论,席玉龙公然违抗百里景龙的命令,与上官萱拥有私情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仅凭这一项,百里景龙便要惩罚他一番。  

所以百里景龙命令席玉龙自行前往铁橛山滴水洞,面壁思过三年,期间不得下山。  

以儆效尤。  

至于百里幻竹,偷偷跑下山去闯荡江湖,还差点因为经验不足折在外面。  

被百里景龙关了禁闭,不准出门一步。  

这期间,赵权并未前去参与,始终呆在自己的房间当中,苦修许久未曾修炼的龙象般若功。  

对于赵权此人,百里景龙并未多加理睬,只是将他放置在了一边。  

他人老成精,又岂能看不出自己女儿那点小心思。  

只不过赵权毕竟曾救过百里幻竹两次,乃是事实,所以百里景龙也不便直接将其赶下山去。  

而赵权也丝毫未有离开的意思,百里景龙只当是他还对自己女儿抱有幻想。  

现在不是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所以他便直接关了百里幻竹的禁闭,不允许任何人探望。  

随后嘱咐了一番自己的弟子们,便亲自下了山去,寻找红霞女,营救裴正风。  

始终没有出现,暗中关注一切的赵权,见百里景龙下了山去,这才从房中走出。  

对他来讲,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  

席玉龙在铁橛山面壁思过,上官萱也住在了首阳峰山。  

对此,百里景龙也并未多说什么,反正首阳峰地方够大,就好像对赵权的态度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首阳峰在最前,铁橛峰在最后,相隔距离不近。  

上官萱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每天翻山越岭去给席玉龙送饭菜,根本无法承受。  

就在其他师兄弟想要将这件事揽过来之前,赵权出现,承担起了每日送饭菜的任务。  

对于赵权,上官萱没有了一开始的畏惧,现在倒是颇有亲近之感。  

毕竟他们的境遇相差不多,在首阳峰上,也都是属于外人。  

自然而然的便有亲近之感。  

至于其他在首阳峰上的师兄弟,也都有各自的事情,既然送饭这等苦差事有人揽在了身上,自然也乐得如此。  

就这样,上官萱每日亲自做好了饭菜,而赵权则拿着从麻子七那边讨来的岐山派腰牌,前往铁橛峰为席玉龙送过去。  

岐山派门下弟子不少,只不过首阳峰只生活真传弟子,显得人少一些。  

而赵权又没有叶孤城那等先天境界的轻功,若不是凭借讨来的腰牌,还真容易被其他弟子当做擅闯山门的外人,给抓起来。  

入了铁橛峰之后,便基本没有什么岐山派弟子活动了。  

赵权将饭菜送过去之后,便开始搜寻钟乳石窟的位置。  

期间上官萱每隔七天,跟着赵权前往一次铁橛山滴水洞,与席玉龙见面,一解相思之苦。  

就这样,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赵权仍旧一无所获,不止是他,就连叶孤城也是什么都没发现。  

着实有些让人火大。  

房间内,赵权盘膝坐在床铺上,却并未运气调息。  

而是微微叹了一口气,自语道:“还是想当然了。”  

那钟乳石窟虽是在后山,人迹罕至之地,但这么多年都没被岐山派的弟子发现,足以见得其隐蔽性。  

自己只是知道其大概位置,便前来寻找,短时间内很难找到。  

他只以为,在他知道大致范围的情况下,有意去仔细寻找,定能找到。  

却不想这钟乳石窟这么隐蔽,足足一个月时间,都毫无线索。  

脑海之中回想起前世的传言,当时岐山派被人围困,仅存的门人弟子从后山突围,误打误撞碰见了那钟乳石窟。  

其位置定然不会太远,所以自己现在搜寻的范围,应当是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