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裴正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五十七章:裴正风清晨,一缕雨后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房内。  

正洒落在赵权刚毅英武的面庞之上,为其镀上一层金灿灿的光辉。  

双目缓缓睁开,眼中似蕴含一道灵性的神韵。  

昨晚足足温养了一夜,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但却仍让他感到头脑清晰,精神饱满。  

又过了一会,等龙抬头平复下去,赵权起身洗漱。  

刚刚完毕,忽然只听外面有敲门的声音。  

“老赵老赵,你快出来。”  

赵权挑了挑眉毛,此时时辰尚早,他不知百里幻竹这丫头又有何事。  

打开门户,只见外面正站着两个人。  

当前一人不是百里幻竹又能是谁,而后面跟着的却是一名相貌清秀,气质儒雅的年轻人。  

赵权眼睛微微一眯,咋一看到此人,却忽然觉得有些熟悉。  

百里幻竹看到赵权开门,兴致冲冲道:“老赵,我给你介绍一下。”  

说着,让出了背后的年轻人。  

道:“他是我的小师弟,名叫裴正风。”  

说话时,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是我老爹最近才刚刚收入门下的真传弟子,排名十四!”  

她在岐山派的真传弟子当中,一直都是小师妹,虽无法无天,但却也能感受到来自师兄们的多方照顾。  

可这让立志成为一代侠女的她,总觉得十分不服气。  

如今百里景龙再收真传弟子,她总算能够以师姐自居了。  

那名叫裴正风的小师弟,腼腆的笑了笑,对赵权拱手道:“见过赵大哥。”  

赵权也回礼道:“裴兄弟一表人才,能让百里掌门选为真传弟子,当真令人心生羡艳。”  

被赵权恭维了一句,裴正风更加不好意思,挠着头憨笑。  

百里幻竹听到赵权的话,却是翻了个白眼。  

她知道赵权乃是惊世会帮主,经过这许多天相处,更深知他的为人脾性,怎可能会真的羡慕一个真传弟子。  

不过先前离开潜山城的时候,赵权就嘱咐过她,关于自己身份和惊世会的事情,不要随意透露出去。  

百里幻竹对于赵权的话,虽嘴里各种反驳,但身体却十分诚实,一直严格遵守。  

所以即便是自己的小师弟,百里幻竹也没有透露过赵权的身份。  

百里幻竹道:“咱们去吃点东西吧,我都饿了。”  

随后三人来到厅堂之内,点了些吃食。  

坐定后,赵权挑眉道:“小竹,既已见裴兄弟,何故不见你席师兄?”  

裴正风笑着道:“席师兄让我在这里等他,已出门多日了,还未回来。”  

赵权了然的点了点头。  

百里幻竹对裴正风道:“刚刚没来得及问你,三师兄究竟怎么回事,为什么忽然想起要找红霞女决战?”  

裴正风面色有些黯然,叹了口气,道:“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错。”  

赵权眼中闪过惊讶,没想到这其中还牵扯到了这位小师弟。  

百里幻竹也是十分惊讶,看着这位性格有些腼腆的新任小师弟。  

“裴师弟,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裴正风抿了抿嘴,继续道:“这一切,还要从十几天前说起。”  

“当时我刚刚正式行过拜师礼,成为师父的真传弟子,却忽然听闻桐城老家惨遭巨变。”  

听到此处,赵权眼中忽然爆出一团精芒,随后极快收敛。  

心中暗道,怪不得先前就看这小子有些眼熟。  

原来是裴家的余孽,没想到竟然还成了百里景龙的真传弟子。  

只是这小子看起来并不知道惊世会的事情。  

赵权眯了眯眼,心想也对。  

他应当是在当初裴家与林家家主被杀,随后遭到萧柳两家针对的时候,听闻了桐城发生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为何这么长时间,仍旧没有赶回桐城。  

若他真的回了桐城,其实赵权也不畏惧,哪怕惊世会的分堂占用的便是先前裴家的府邸。  

但裴家终究都是萧柳两家灭绝的,这一点桐城内的百姓都知道。  

跟他惊世会并无关系。  

若他去桐城分堂口闹事,相信左冷禅也能处理好这件事情。  

只是他这岐山派真传弟子的背景,还是会让人颇为头疼。  

这边赵权脑海当中思绪万千,那边裴正风还在娓娓道来。  

“我在跟师父告罪之后,便立刻火速前往桐城,却没想到半路上碰见了那传闻中的红霞女祝一梅。”  

百里幻竹瞪着一双滴溜溜大眼睛,满脸都是听故事的专注神情。  

“听说那红霞女杀人不眨眼,裴师弟你不会是得罪了她,然后被她追杀吧?”  

裴正风听闻百里幻竹的话,苦笑一声,随后道:“若真是如此,师姐你就没机会再见到我了。”  

“那红霞女不愧是邪道妖女,也不知哪根筋搭错,在见到我之后便直接将我打晕掳走,当时知晓她名号的时候,可真真是吓坏我了。”  

说到这里,裴正风还一脸心有余悸的样子。  

百里幻竹追问道:“那她为什么要掳走你啊?”  

一边说着,一边开玩笑似的道:“难不成是觊觎你的美色不成?嘿嘿....”  

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两声。  

这裴正风气质儒雅,相貌清秀,倒也算得上是位翩翩少年。  

可若说被红霞女看中色相,那还真是说笑,毕竟裴正风也仅仅只是相貌清秀而已,并非貌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