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游扬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石长老服软,萧离没有步步紧逼,毕竟石长老在南诏有些地位,本身实力还不错,而且十分忠心。  

“如果灵儿是你们的公主,那我自然是驸马。”  

萧离微笑道。  

石长老属于比较顽固的人,忠于南诏,守礼节,如今见识过萧离的能力,当下心悦诚服,直接一躬身一礼:“微臣见过驸马爷,刚才多有得罪,还请责罚。”  

“既然灵儿为你们求情,那便算了,灵儿有我保护前往南诏,用不着你们操心。”  

萧离随口道。  

石长老起身,坚定不移道:“还请让我们一路追随,虽然我们实力低微,但是一般的事情,尚能处理。”  

这次石长老奉命前来,哪怕见识过萧离的实力,他依旧打算履行自己的职责。  

赵灵儿善解人意,对萧离说道:“夫君,就让石长老他们跟着吧,他们也是奉命行事。”  

“公主。”  

阿奴不想跟石长老一起,一个劲的对赵灵儿使眼色。  

石长老瞪了她一眼,阿奴才消停下来。  

石长老拍了拍手,几个苗人随后抬了一顶轿子走过来,石长老对赵灵儿行了一礼:“请公主上轿。”  

“不必了,我们走着就好。”  

赵灵儿虽然是公主,但她心地善良,一直照顾着别人的感受,自己坐轿子,让别人抬着,她心里过意不去。  

“公主金枝玉叶,此去南诏山高路远,旅途幸苦,还是上轿吧。”  

石长老也是为了赵灵儿好,萧离想了想也是,自己确实想一路搜集灵珠,顺便锻炼李逍遥等人。可是却不该委屈了灵儿,让她一路陪着受苦。  

于是踢了边上的团子一脚。  

团子会意,摇身一变,在石长老等人惊讶的目光当中,化作身高三米的大熊。  

“保护公主!”  

石长老条件反射的下令,然后迅速挡在赵灵儿前面。  

“不必紧张,它叫团子,嗯,算是我的灵宠。”  

萧离没说团子是武魂,说了他们也听不懂,解释起来还麻烦。  

“原来团子还可以变大呀。”  

看着变成大熊的团子,赵灵儿一点也不害怕,笑着摸了摸团子的头。  

萧离言道:“之前是我疏忽,灵儿,你和姥姥就坐在团子背上,让它驮着你们上路。”  

团子的后背很宽敞,坐四五个人都绰绰有余。  

如果团子愿意,甚至可以变成百丈高的巨兽,驮起一座大山上路都没问题。  

队伍继续向着南诏国进发,与之前相比,队伍壮大了一倍。  

一路向南,中途遇到了一些小妖与山匪,全部由李逍遥、石长老他们解决。  

经过十来天的旅途,众人亦来到了扬州城。  

临近扬州城,为了避免引起百姓恐慌,团子变回一米高的憨憨模样。  

一些人步行入城。  

“公主,城中肯定有不少好吃的,我们赶紧去吧。”  

阿奴是个吃货,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去寻找美食。  

“夫君?”  

赵灵儿转头看向萧离,一般情况之下,赵灵儿做什么决定前,都会事先征求萧离的意见。  

“一起去吧,开心就好。”  

萧离对此没有反对,他同样比较喜欢品尝天下美食。  

李逍遥等年轻人也跟着入城大采购。  

阿奴精力旺盛,带着赵灵儿在城中逛了半天,直到黄昏时分,才恋恋不舍的跟着萧离前往石长老定下的客栈落脚。  

更过分的是,回到客栈,阿奴居然还霸占着赵灵儿,还得萧离独守空房。  

过分!  

孤枕难眠,闲来无事,萧离开始利用土灵珠修炼五色神光。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土灵珠中的灵气已经被萧离吸收了七七八八。  

萧离开始准备寻找其他的灵珠,只要将五颗灵珠全部吸收,萧离便可修炼成大五行术,不仅可以强化五色神光,还能借此一局突破到金仙之境。  

这边萧离等人顺风顺水,可是远在南诏的拜月教主却察觉到了命运轨迹的变动。  

看着天空星辰闪烁,好似恒古不变的景象,拜月教主呢喃着:“为何会这样?天象变异,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与此同时。  

蜀山的一间阁楼中,独孤剑圣同样仰望星空。  

“变数!”  

沉默片刻,独孤剑圣看向锁妖塔的方向:“最近锁妖塔越发不稳,蜀山这一劫该如何度过!”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清晨,扬州街道上开始热闹起来,吃过早饭,萧离和赵灵儿带着团子在城中漫步。  

赵灵儿依靠在萧离身上,口中喃喃道:“要是能一直这样走下去就好了!”  

“傻丫头!”  

萧离笑了笑,抚摸这赵灵儿的秀发。  

太阳逐渐升高,扬州城也开始复苏,行人走上街头,老农挑着新鲜的素菜在街边叫卖,店铺打开,来来往往。  

萧离与赵灵儿郎才女貌,加上还有只大熊猫跟着,走到那儿都会引人注目。  

不过两人都不在意,一路上只要是赵灵儿喜欢的,不管有用没用,萧离都一并买了下来。  

有钱,真好!  

待到中午回到客栈时,萧离所买的东西都可以把客栈塞满了。  

大部分都放在内天地中,还有一些则提着。  

“今天玩的真开心!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