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先天魔神之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机缘临头。  

女娲思索了一番,认为此次考验若是能通过,所收获的很有可能会是一件先天至宝。  

——乾坤鼎。  

所以,这桩机缘就大了。  

前面也提到过了,手握先天至宝的大罗金仙,战力几乎是同境界无敌。  

无不无敌这点,女娲倒不在意。  

倒是那先天至宝其中的混元之意,却是让女娲无比看重。  

前路无门,这个时期又无“前辈”之说,甚至连同道中人都还没有出现,大罗之后的境界,祂只能全靠自己摸索。  

若是能收获一件先天至宝,有了参照物的话,或许,混元可期!  

虽说想要突破混元,定然还需要另外的机缘,但总比如今毫无头绪的要好。  

不过,女娲不在意先天至宝带来的战力提升,却不代表祂对此不警惕。  

因为稍后,祂很有可能就要跟一尊手握先天至宝的大罗金仙对上。  

手里掌握着顶级先天灵宝山河社稷图,并且已然大罗道行圆满的女娲固然不惧,但对此也不会有所小觑。  

当然了,以上这些还都只是女娲的猜测,可能性虽说很大,但这桩机缘到底是怎样的,还得等到真正碰头的时候才能确认。  

随后,女娲又想到一个可能。  

“这里是凤凰族的地盘,而我又与凰祖交好。”  

“那桩从洪荒中部方向而来的机缘,是否意味着与麒麟族相关?”  

早就听闻凰祖说起,麒麟族的大罗们有意先剿灭洪荒南部的凤凰族,随后再是龙族。  

最近便是在频频试探。  

只不过幸运的是麒麟老祖对此并不看重,再加上龙凤二族的有意示弱下,祂不认为龙凤二族在大败之后,还有再度崛起的希望。  

更大可能的是龙凤二族一蹶不振,而麒麟族则是强者恒强。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逐渐拉开。  

事实也正是如此,数万年的那次大战过后,占据着洪荒七成气运的麒麟族,借助气运的影响,族内大罗金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数万年后的今天,麒麟族内的大罗金仙便已然逼近了三位数的关头。  

而凤凰族的大罗金仙数量,女娲也曾听凰祖说起,不过是十数位,才堪堪突破了二位数。  

相比数万年前,确实是强了几番。  

但对比麒麟族,却是远远不如,差距不仅没拉近,反而越来越大。  

至于龙族?  

它们低调地躲藏在四海深处,这数万年间几乎没有在洪荒大地上冒头,别说龙族如今的大罗数量,就连现况如何,外族大多是不知晓的。  

这便不多说了。  

麒麟老祖对龙凤二族的潜在威胁视而不见,但不代表整个麒麟族都是如此。  

这其中,大罗金仙亦不在少数,作为新晋大罗的祂们比较激进,更想着早日一统洪荒。  

先前的诸多试探,便是主要来源于祂们。  

这时,发动攻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且听说,麒麟族在不久前,招揽了一尊入世不久的先天神圣,祂成为了麒麟族的老祖之一。  

似乎就是号称乾坤老祖?  

也许,就在这其中?  

女娲思索了一番后,便望向侯在一旁的凤凰族后辈。  

祂对这只凤凰,说道。  

“你可知,青凰此时在哪?”  

青凰便是指凰祖,是祂的名字。  

闻言,那只凤凰发出一声凤鸣,回应道。  

“女娲冕下,青凰老祖去了何处,吾却是不知,不过老祖在先前就吩咐过了,您可以直接用神念找祂。”  

在别人家的地盘,用神念到底是影响不好。  

毕竟,万一探视到什么隐秘呢?  

不过既然青凰有这么说过,女娲也没有继续矫情。  

但就在这时,女娲的眸光却是突然转向北边,周身流动的时间发生了变化。  

只见一旁那只凤凰身上原本不断跳动的火焰,突然静谧了下来。  

周遭生机勃勃的万物,瞬间寂静了下来。  

在大罗之下的生灵和万物感知中,这便是时间暂停。  

或者应该说,在它们的感知中,并没有察觉到什么。  

当然了,大罗之下的生灵亦也有不少关乎时间的神通。  

但它们的时间运用,均是以当前这条时间线为基础。  

而大罗则不同。  

在女娲的观感中,刚刚那一瞬的时间被无限拉长,如同被链接到另一条时间线上。  

洪荒的那条时间线处于暂停的状态,而另一条原本不存在的时间线,则是来源于刚才被无限拉长的一瞬间了。  

这就宛如时间线原本是横向发展的,这时有大罗金仙截住时间线,使其竖着蔓延。  

超脱时间的大罗自然能察觉到这条时间线,而大罗之下的生灵则是还停留在那一瞬间。  

就在女娲思索着是哪位大罗出手、祂是为了修行,还是战斗,自己要不要直接跳过这一段的时候。  

只见上方,一只如擎天巨柱般的马蹄碾压而下,这脚掌面积竟是笼罩了整个极南之地。  

大得煞是恐怖。  

时间静止的状态,这一脚若是成功落下,在此地生存的凤凰族和飞禽一类定然会十不存一,在这“一瞬间”中死去。  

这时,只闻一声凤鸣。  

“放肆!”  

青凰从女娲后方飞出,只见祂凤眸含煞,宛如一只驮着大千世界的神鸟。  

迎着擎天巨柱般的蹄子,飞蛾扑火般地撞了上去,仿若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