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难解难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节,两队开始了激烈的较量。  

德安东尼一直都是一个信任主力的人,八人轮换深入人心。  

刘瑞在上半场依然使用了十一人轮换,毕竟接下来,山猫队要经历一串残酷的西部客场之旅。  

只有将阵容深度放宽,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球员的职业生涯。  

伤病猛如虎而且难以预测,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在第二节,凭借着太阳替补出色的进攻火力,半场结束山猫队以:  

反而落后了六分结束了上半场的较量。  

在第二阵容的较量中,山猫队除了奥卡福,其他球员很难作为一个持球的终结点。  

而除了奥卡福以外,本来还应该有老将史密斯。  

打不开局面的时候,史密斯还能够利用个人的单打绝技,来为球队进行得分。  

但随着本场比赛史密斯的轮休,山猫队的第二阵容一度陷入了得分荒。  

太阳队的防守战术在第二节上来十分明显,只要奥卡福拿球就直接上来包夹。  

而卡里姆和豪斯两人联手在第二节投丢了七记三分球,直接让太阳顺势反超了比分。  

刘瑞在场下两手交叉,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毕竟,两队的节奏打的实在是太快,同等比赛下,这场比赛如果球员出场35分钟,肯定要比别的比赛里多上太多的攻守回合。  

而接下来,山猫队还有一连串的客场之旅要打,刘瑞不可能为了这场比赛跟太阳死磕,就使用出球员所有的体力。  

教练不只是要带队赢球,更主要的是,要有对球队有一个规划。  

比如常规赛末端,在什么排名对战什么球队,球队是否要故意输球,这些都在教练的考虑范畴之内。  

而对于这场比赛,虽然刘瑞觉的徳安东尼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太阳队的阵容实在是太过于豪华。  

所以对于本场比赛,刘瑞的态度就是能赢则赢、赢不了也罢。  

下半场回来,两边的阵容全部上场,但不同的是,太阳这边徳安东尼选择让小斯顶到了五号位,马里昂到四号位,直接把替补端的乔约翰逊拿到了中,打起了小个阵容。  

否则太阳队沃斯库尔这个点则一直被针对,而马里昂对位华莱士,无论是在速度还是身体素质上都丝毫不虚,甚至两个人的打球风格都颇有一些相似。  

第三节开始,华莱士先是在弧顶连着命中了两记三分球,敲山震虎。  

不信邪的德安东尼仍然是选择放华莱士投篮,坚决主防华莱士的突破,赌华莱士的手感不可能延续整场。  

但华莱士本场比赛的外线手感十分滚烫,第三节三分球单节五中三。  

带领山猫队和太阳下半场率先展开了对飚大战,三节结束,山猫队和太阳打成:  

82:82平这一结果也是给了主场的球迷不少震撼。  

由于本场比赛太阳是主场对战山猫,所以很多球迷没有买票前来观看,因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  

大多数直接选择在家观看,这也导致太阳主场的座位有着很多的空位。  

但三节结束,山猫队反而跟太阳旗鼓相当。  

两队三节联手贡献了160多分,展开了一场跑轰大战。  

而这个时候,联盟还有多支球队一场比赛下来的场均得分只有80多分。  

30支球队里,场均得分破百的目前也就寥寥几支。  

这就可见,本场比赛两队的节奏打的是有多快、比分是有多高。  

第四节回来,经过替补席短暂的交手,刘瑞率先提前换回了主力。  

而这一操作也是另一旁的比克斯塔夫感觉到了诧异,第一次觉得刘瑞是要认真起来。  

因为在以往的比赛中,刘瑞很注意球员的上场时间,山猫队很少有球员的出场时间会达到30分钟以上。  

而达到30分钟以上,就说明本场比赛势必打得很焦灼。  

这也是一直让比克感觉到疑惑,因为山猫队多是由年轻人组成,体力绝对要好于老将,但刘瑞的用人反而是十分的谨慎,这让比克斯塔夫一直感觉不解。  

对于比克斯塔夫的疑问,刘瑞每次也只是笑上一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而目前第四节开场仅仅过去四分多钟,刘瑞就提前换上了全部的主力阵容,这种情况比克斯塔夫还是第一次见到。  

没有理会比克斯塔夫的想法,刘瑞此刻坐在场边皱着眉头,也是谨慎的盯着场上的局势。  

后世回来的刘瑞很清楚伤病对于一名职业球员意味着什么。  

所以刘瑞对于球员的出场时间,都会尽量控制在一个安全区域。  

但本场比赛,山猫和太阳反而打得十分胶着,对于这种比赛刘瑞当然要全力以赴。  

而德安东尼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喜欢运用主力的教练,此时看到刘瑞的换人,也是提前将主力全部拿上了场。  

两队看来是打算展开最后的拼杀,毕竟在赛前,德安东尼根本就没有想到,山猫队会将太阳逼入绝境。  

所以此时也是不敢在有丝毫的松懈,否则即使是太阳队也会阴沟里翻船。  

不同的是,刘瑞目前在场上摆出的阵容是杜洪、阿里扎、华莱士、奥卡福和布雷泽克。  

刘瑞选择将奥卡福放在场上,与布雷泽克组成内线的双塔。  

反而将的卡波诺撤换到场下。  

两队已经炮轰了一整场,三节的进攻回合就要比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