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驱逐出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场以后两队派出首发阵容:  

山猫:布雷泽克,伊莱,华莱士,卡波诺,豪斯。  

凯尔特人:拉夫伦茨、古格里奥塔、皮尔斯、里基戴维斯,佩顿。  

这场比赛刘瑞将伊莱提到了首发阵容,凯尔特人的首发大前锋是古格里奥塔,一个208的白人大前锋。  

进攻手段多来自中距离投篮,并且中投比较精准,偶尔会秀一下蓝下脚步。  

进攻力并不强,在前世本赛季场均也只能得到5.8分。  

所以用华莱士来防古格里奥塔实在是太暴遣天物。  

而卡波诺对位皮尔斯的话,那画面刘瑞实在不敢想,所以直接派出最强的盾来针对皮尔斯这个最强的点。  

这样一来,卡波诺又不能去防守古格,否则篮下绝对会被教育到吐血。  

而让伊莱首发出场不仅能使球队的防守提升一个档次,在快攻中,面对古格和拉夫伦茨那笨重的身躯,绝对会一马当先。  

凯尔特人首先跳到篮球,皮尔斯中路弧盯持球,发现防守自己的人是华莱士。  

但皮尔斯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虽然教练曾叮嘱过,对面这个3号华莱士的防守能力很出色,但在联盟自己可从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更何况平时队内对抗,防守自己的人一直都是托尼阿伦。  

皮尔斯中路试探步,摆出三威胁,突然右侧加速发现没能过掉华莱士,右手将球突然向左拉,一个急停的中距离出手。  

“该死!”这球出手皮尔斯就感觉到不妙。  

华莱士在防守端全程完全没有失位,很好的对皮尔斯就行了干扰。  

篮板被布雷泽克收下后,看了一眼直接向前场甩去。  

纳尼?!  

古格和拉夫伦茨还在卡位准备抢篮板,篮板没抢到准备回防,回头一看伊莱早已经跑到了自家三分线的位置!!  

而场上只有佩顿注意到了这点,迅速的回防,但身高仅191的佩顿,在防守端能有赫赫威名的原因,源自于他的狗皮膏药一样的缠身动作。  

当然还有最著名的“垃圾话”,一个可以全场在你耳边喋喋不休喷个不停的家伙,如果你实在忍无可忍动手打他,那你就成功上了佩顿的道。  

接下来你就会看到一个无论哪挨揍,都捂着脸躺在地上,仿佛生不如死一样的翻滚,不去当演员当真是屈才了…  

但这种情况下显然对伊莱没有作用,伊莱靠着佩顿双手重重的将球扣进篮筐!!  

2:0  

伊莱的这种打法十分冒险,之前在快船是被禁止的,但刘瑞很清楚伊莱的优势在于哪里。  

所以在第一时间就会安排伊莱下快攻,而防守篮板交给布雷泽克和撤回篮下的华莱士。  

在替补席就更不用他去拼抢防守篮板了,有奥卡福那位两双机器在,你要抢,还怎么让他愉快的刷数据了??  

而那股子狂野的气息,还是多留在下快攻和拼抢进攻篮板上,这才是真正得以释放的伊莱,一个猛虎出笼的野兽!  

凭借着华莱士的出色防守,第一节结束山猫队和凯尔特人战成24:24平。  

皮尔斯单节7投仅2中,三分球更是2投全丢,依靠2-2的罚球,单节只拿到6分。  

刘瑞对皮尔斯的布置就是坚决单防,除了相信华莱士的个人能力以外,皮尔斯在前世多个赛季场均助攻过4次。  

一旦包夹皮尔斯,就凭卡波诺和豪斯的协防意识,一定会出现空位。  

投不投的进先不说,这种机会刘瑞要坚决杜绝。  

完全掐断皮尔斯和队友之间的联系,让其更多的只能通过个人能力来试图得分。  

这也正是前世面对巅峰三巨头的热火,其他球队防守詹姆斯的窍门所在。  

反正横竖我也锁不死你,而你这么全面,那我就让你得分得个够,但你别想调动起队友的出手。  

这种防守方式直到后世,能被联盟其他29支球队真正重视起来,全部都默契使用的还是詹姆斯。  

没错,就是马赛克队的“詹姆斯哈登”。  

在16赛季季后赛,由爵士队主教练施奈德重点使用,掐死了哈登和队友的联系。  

但场均11个罚球依然打的卢比奥没脾气…  

而在16赛季以后,联盟面对马赛克队默契的都使用了这种打法,甚至76人主教练布朗,还丧心病狂到防哈登无球,没过半场就不让哈登接球。  

这种掐断和队友之间联系的防守,也使哈登从16赛季的11.2次助攻,在下两个赛季分别降到8.8次和7.5次。  

不过得分从29.1分长到30.4和36.1分。  

在前世刘瑞重生回来的那段时间,19-20赛季已经打了1/4,哈登的场均罚球数量更是增长到14.8次,超越由万瓷王(NBA历史上第一个罚球数量超过1W的球员)巴里保持的记录,位列NBA历史第一。  

次节两队换上轮换阵容继续较量,奥卡福只手打爆了208的替补中锋斯图尔特。  

迫使里弗斯不得不让拉夫伦茨早早回到场上。  

场边的里弗斯不停的伸手抹着汗,自己原本还在想要不要手下留情,结果现在确让人家反过来按着打。  

卧槽,这年轻人!!  

无情,好残忍…  

半场结束山猫队60:49  

领先11分进入下半场。  

第二节山猫队单节轰出36分震惊全场。  

卡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