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对角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强攻击力的代表,绝对不会输给市大三。  

哪怕被他们当成核心支柱的三年级学长们,现在都已经离开了球队,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依然有着这样的信心。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他们这个保留了一半主力的青道高中,怎么就不能压市大三高一头?  

小伙伴们绝对有理由,在进攻实力这方面,蔑视他们即将碰到的市大三。  

可是要说到投手,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底气就没有那么足了。  

人家天久光圣的表现就在哪里。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又不是瞎子,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到?  

虽然说他们家的王牌投手泽村荣纯在投手丘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正因为这样,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才能够更加清楚地感觉到,这两人之间的鸿沟一样的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  

他们两人同样才华横溢,在投手丘上的表现也都非常热血。泽村差就差在了,他是进入青道高中棒球队以后,才开始的系统练习投球的。  

人家天久光圣,虽然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实际上人家从很早的时候,就是正规青少棒的学员。  

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更早接受训练的一方,不管是经验还是实力,肯定要更胜一筹。  

这就是青道高中棒球队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如果这个难题解决不了,之后他们跟市大三高的比赛,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小伙伴们直挠头皮。  

就连身为王牌捕手的御幸一也,这个时候都没什么好主意。如果他真的有什么好想法,早就告诉泽村了,也不会让他去找张寒。  

原本以为张寒可以依靠丰富的投手经验,给泽村荣纯帮忙。  

没想到,张寒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事情转了一圈,仿佛重新回到了原点。  

就在小伙伴们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寒主动拿起了一根球棒,站在了打击区上。  

“我的时间不多,这种小灶我就给你开一次。至于说你能领悟多少,那就看你的造化了。第一棒,高见。”  

看到他的做法以后,青道高中棒球队在场的小伙伴,全都傻了眼。  

这是怎么个意思?  

泽村没有办法在脑海中模拟,难不成张寒想要现场模仿,市大三高核心打者的挥棒?  

这怎么可能?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打者,站在了金字塔尖的人物。  

张寒的打击,可是别人的教科书。  

而且对于已经形成自我风格的他来说,模仿别人打击,是很有可能影响自己状态的。  

“别乱来!”  

这下,连御幸都看不过去了。  

他虽然着急提升泽村荣纯的实力,但绝对不可能因为提升泽村,就把张寒给搭上。  

那不成了,丢西瓜捡芝麻吗?  

这买卖,根本划不来。  

“如果对手是其他球队,我还真不敢模仿。”  

倒不是模仿不来,主要是害怕影响自己的风格。  

对于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选手来说,任何影响自己风格的东西,都是要舍弃的。  

实在舍弃不了,那就想办法融入。  

“市大三高的核心打线,有两个人原本就是我的队友。其他的那些选手,整体的风格跟松方也很像。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听到张寒这么一说,小伙伴们这才想起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市大三高的第三棒宫川,第四棒星田。  

之前跟张寒是队友,就在不久之前还主动跑过来跟张寒打过招呼。  

“星田跟宫川的风格也不一样,你…”  

同样出身松方的小野,颇为担忧的问道。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松方黄金打击三人组,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三个人,别看同在一支球队,但风格可是完全不一样。  

当初他们在一块,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全国大赛,并且打进了决赛。  

身为王牌投手的东条,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已。  

球队之所以能够打进全国大赛的决赛,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打击区上三叉戟的发挥。  

这三叉戟,说的就是他们三个人。  

“没有比我更熟悉他们的人了,尽管放马过来吧!”  

张寒肯定的点点头。  

投手丘上的泽村荣纯,眼睛一下就亮了。  

他迫不及待的抬起腿,狠狠落下,手中的棒球呼啸而出。  

张寒眼睁睁的看着棒球,从自己眼前飞了过去。  

“啪!”  

“好球!”  

“高见的打击风格,在市大三高所有打者中,几乎是最独树一帜的。相比于挥棒十分积极的其他人,他都打击相对慎重。在被追逼之前,一般不会对刁钻的球出手。”  

“嗖!”  

第二球,张寒同样没有出手。  

等到被追逼以后,他才模仿高见出手的方式,把球打出去。  

被打出去的棒球变成了高飞球。  

“投的不错!”  

张寒已经很久没有正面跟泽村荣纯交过手了。这一次交手,给他的感觉非常不错。  

投球的姿势已经成了他的特色,即便是张寒,也看不到泽村荣纯的放球点。  

在打击区上看起来,泽村的球速很快。  

而且他的怪癖球,的确是很刁钻。  

“不过你要注意一点,市大三高跟我们比赛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