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全程保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谷高中棒球队的反应还是很快的。  

他们将计就计,解决了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第八棒泽村,以及第九棒的东条。  

顺利的拿下三个出局,结束了这一局。  

看着回到休息区的东条,几个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面面相觑。  

渡边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找到破解王谷不丢分阵型守备奥秘的方法。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青道高中棒球队才一鼓作气的拿下了5分。  

刚刚那五分,有三分之一的功劳应该归张寒,尽管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做。  

但就是因为他什么都没做,想起来才更可怕。  

正是什么都没做的张寒,吓住了王谷高中棒球队的王牌。  

还有三分之一的功劳,要归功于御幸一也。  

如果不是他拿下了干净俐落的全垒打,这5分也就不存在了,顶多只有仓持那一分而已。  

剩下的那三分之一,就应该归功于渡边。正是因为他的心细如发,才让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儿们,完全看穿了王谷高中棒球队。  

这才能够一举锁定胜局。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倒也不贪心,只要这种破绽能够轮一轮,他们就能让王谷高中棒球队的选手彻底死心。让他们连朵小浪花都扑腾不起来。  

没想到。  

也就是几个球的功夫,王谷高中棒球队的选手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就罢了,只能说他们警惕性足够高。可是接下来,王谷高中棒球队的选手可以将计就计,一口气解决泽村荣纯和东条。  

这就不是警惕性的问题了。  

这说明王谷高中棒球队的选手们的智商和反应能力,也是极其厉害和强大的。  

“难怪他们能够成为都立之光,果然非同一般。”  

三局下半,王谷高中棒球队进攻。  

上场打击的是他们的下位打者,到了这个时候,双方的差距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不仅仅是那五分的差距而已,光是双方的打击顺序,就足以让王谷高中棒球队的选手彻底死心。  

王谷高中棒球队的打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轮完第1轮,他们这个时候站上打击区的是第七棒。  

另一边,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情况呢?  

他们则完全相反,别说第1轮了。  

随着东条刚刚被套路出局,青道高中棒球队第2轮的打击,都打完了。  

接下来,他们球队的打者再上场,那就是第三轮。  

也就是说,他们的打者将第3次站上打击区,跟王谷高中棒球队的投手对决。  

这差距,已经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程度了。  

泽村荣纯在御幸一也的引导下,将王谷高中棒球队的打者,耍的团团转。  

他们就算想要碰到球,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把球打出去了。  

泽村很快就拿下了三出局。  

三出局,攻守交换。  

比赛来到了第四局的上半,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打者,第三次站上打击区。  

留着蘑菇头的若林,接连解决了仓持和白州,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投球技术。  

实话实说。  

就东京秋季大赛青道高中已经碰到的这两个对手而言,不管是上一场他们碰到的鹈久森,还是今天他们碰到了王谷高中棒球队。  

两支球队的实力,都不差。  

哪怕是跟青道高中棒球队比赛,他们也不至于处于完全的被动中。  

他们是有实力也有资格,跟青道高中棒球队掰手腕的。当然能不能掰赢,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就资格和能力而言,他们都是有的,他们足以对青道高中棒球队构成威胁。  

可是在比赛过程中,这两支球队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太过于关注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弱点。  

三年级退役,一二年级补充。  

新球队建立以后,越是原本很完美的球队,受到的损失,也就越大。  

像青道高中棒球队这样的全国霸主,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这两支球队都瞄准了这一点,但他们似乎忘记了,青道高中棒球队还有好几名主力选手留了下来。  

以及青道递补进一军的那些一二年级选手,也不是弱鸡。而是在青道高中棒球队里,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脱颖而出的精英。  

第三轮站上打击区的小凑春市,就给了王谷高中棒球队一个大大的教训。  

“乒!”  

尽管若林的投球不错,但小凑春市还是把他的球给打了出去,并顺利跑上了一垒。  

两人出局,一垒有人。  

这个时候,张寒站上了打击区。  

王谷高中棒球队的选手,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策。  

在胜负已定,他们只需要全心全意享受比赛的情况下,王谷高中棒球队的蘑菇头,依旧没有跟张寒正面对决。  

而是选择了将他保送。  

“啪!”  

“坏球!”  

“坏球!!”  

“坏球!!!”  

“坏球!!!!”  

“四坏球,保送上垒!!!”  

张寒上了一垒。  

局面变成了两人出局,一二垒有人。  

对于这一点,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当然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他们搞不明白,王谷高中棒球队的这些家伙,究竟是哪根神经搭错了。  

为什么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他们还是不肯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