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张寒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但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巴掌。  

他们当时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是距离在甲子园赛场上横行无忌,明显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  

现在这支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在心态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成长和进步。  

他们不再像之前那么好高骛远,不再像之前那样容易找不到北。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沉下心来,面对自己应该面对的一切。  

这就是经验的作用。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话还真没有错。  

如果今年是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第一次打进甲子园。即便他们有着一模一样的实力,缺少了经验的积累和心态上的转变。  

在面对大阪桐生和西邦高中棒球队的时候,他们也未必能够做到像现在这样顺风顺水。  

尤其是在这种比分胶着的比赛中。  

双方比拼的,除了实力之外,心态和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两点。  

“真够倒霉的。”  

西邦高中棒球队的酒槽鼻子监督,也想到了这一点。  

看到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似乎很快就明白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责任,开始积极备战。  

他的心里就是一动。  

眼前这支青道高中棒球队,跟去年刚刚打进甲子园的那支球队比起来,早就已经是两支队伍了。  

很遗憾,他们没有碰到去年那支心浮气躁的青道。  

而是碰到了今年这一支,心态已经沉稳下来,开始专注于打出自己风格的青道高中棒球队。  

“不过你们也不要小看我们,以为这样就可以轻松打败我们。”  

第六局下半,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摩拳擦掌,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分数。  

但是残酷的现实,再度给了他们一个难以忘怀的教训。  

虽然他们很努力,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发挥出来。  

很快就被对手拿下了两出局。  

泽村荣纯,还被对手给直接三振了。  

西邦高中棒球队的王牌长谷,在跟青道高中棒球队打线对决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所有小伙伴都认为,这家伙的状态必然会大幅度下滑。  

毕竟他的投球数早已经超出了第1个临界线,距离第2个临界线也很近了。他是不可能,继续保持比赛,刚开始状态的。  

但人家就是硬生生地撑了下来。  

作为豪门高中的王牌投手。  

在刚刚加入球队的时候,长谷的表现并不是最出色的一个。  

别说球队里还有更高年级的王牌,就算在同年级的投手里面,他的天赋也算不上多出类拔萃。  

好不容易等到学长退役了,球队里又来了一个超级新星。  

他的王牌之路,似乎总是步步荆棘。  

在这种情况下,最终脱颖而出的人,既不是跟他同一年级的天才选手。  

也不是后来的超级新星。  

反而是他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似乎没有多少特长的男人。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长谷在私底下的努力,是别人看不到的,但并不意味着那些努力就没有效果。  

除了精准的控球和刁钻的变化球以外。  

长谷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耐力好。  

每天练习投球一百五十球以上。  

这一百五十球,都是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准的。  

再加上西邦高中棒球队的板凳实力雄厚,之前的比赛并没有压榨长谷的体力。  

所以今天这一场比赛,长谷体力非常充沛。  

哪怕是跟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纠缠,他也能够撑得住。  

“乒!”  

仓持咬着牙把球打出去。  

“可恶,这家伙的投球数已经一百多了,球威还这么重?”  

被打出去的棒球,落地反弹。  

长谷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一球给接到了自己的手套里,然后马不停蹄的传一垒。  

仓持的速度虽然飞快,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跑到一垒也是不可能的。  

“啪!”  

“出局!!”  

三出局,攻守交换。  

青道高中棒球队小伙伴们面临的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总比分6:5,比赛来到第七局。  

第六局的时候,西邦高中棒球队,强势的拿下了两分。  

而青道高中棒球队,没能还以颜色。  

虽说现在他们依旧领先对手一分,但是从比赛的局势上来看,青道高中棒球队现如今,气势并不怎么强。  

甚至非常有可能,被对手追平或者反超。  

这样一来,第七局的守备和攻击,都变得至关重要起来。  

第七局,片冈监督没有更换投手。  

上一局侥幸撑下来的泽村,继续站上了投手丘。  

对于这个投手,西邦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似乎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们应对的非常果决。  

使用最大号的球棒,站位也比较靠前。  

虽说佐野修造的球被张寒接杀了。  

但是他刚刚的打击,给西邦高中棒球队其他的小伙伴们,带去了极强的信心。  

他们针对泽村荣纯采用的策略,虽然看起来非常的简单,但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  

上一局比赛他们能够拿下两分,并且一度有机会追平甚至反超。  

这在西邦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看来,绝不是巧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