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复仇成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九成以上的几率拿下比赛的胜利。”  

作为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球迷,大和田秋子说的自信满满。  

她不是在说大话,她是真的认为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一定可以做得到。  

“你也知道是八九成啊,还有一两成的意外不是吗?”  

投手的状态是非常难以琢磨的。  

有的时候强的可怕,有的时候可能又弱的不行。  

即便是张寒,也只能勉强保证他自己在状态不佳的时候,维持一定的水准而已。  

光是这一点,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全国范围内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投手,掰着两个手的手指头,基本上就能够数得出来。  

张寒就是其中之一。  

但如果真的是他状态不好,维持水准的投球。  

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的那些打者,可不一定打不到。  

只要他们能够打中球,能够把球打出去。  

所有的一切,就都变得非常难说了。  

“所以我才说可惜!”  

在富士夫看来,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最后的进攻,实在是有些丢人。  

他们自己大概也已经感觉到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跟霜打的茄子一样。  

没有直接哭出来,氛围差了一些。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人家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几乎每年都能够打进甲子园。  

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响当当的豪门院校。  

在这个学校里的选手,或许会有成绩不佳的时候。  

就好像今年夏天,他们只打到了第二轮,就被青道高中棒球队复仇成功,淘汰出局了。  

但人家毕竟也在甲子园的赛场上打进了第2轮。  

并且他们今天跟青道高中棒球队的这场比赛,势必会成为一个经典。  

在未来的日子里,被无数人传颂…  

比赛的录像,会被无数人观看。  

这样一场比赛的失败者,所造成的影响力,恐怕并不比打进八强的队伍差。  

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一些比赛上,他们取得的成绩也是很优秀的。  

第2轮确实差了一点儿。  

但还不至于让他们痛哭流涕。  

松本监督也已经懒得跟这些选手发火了。  

随着这一场比赛的失败,一军主力的绝大多数选手都即将离开队伍,他在这个时候对这些选手发再大的火又能有什么用?  

还不如给这些选手们留一个好印象。  

考虑到这一点,松本监督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让选手们去拿几把土,作为他们的纪念。  

青道高中棒球队那边儿,小伙伴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开心。  

原本他们以为打赢这一场比赛,帮着前辈们付出成功。  

他们会非常的开心。  

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总算是没有辜负前辈们的期待,总算是完成了前辈寄托给他们的任务。  

他们打赢了宇宙队,打赢了大阪桐生…  

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比赛了。  

16进8。  

长期关注甲子园的朋友一定知道,有时候16进8,8进4的比赛比决赛和半决赛还要让人期待。  

能够打到这里的队伍,毫无疑问都是强队中的强队。  

他们都有着高超的水平,并且都保留了一大部分底牌。  

在接下来的两轮比赛里,他们势必要把自己所有的底牌放出来。  

反而到了半决赛和决赛,比赛的双方都会患得患失,施展不开手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决赛和半决赛,直接决定前三名的名次。  

冠军当然是最好的,亚军和第三名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是第四名,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真要是拿到一个第4名,他们自己都没脸出去说?  

差一步就上领奖台呀!  

那种失落感,甚至比在八强赛里被淘汰还让人难受。  

如此至关重要的比赛,直接决定最后结果的比赛。  

所有的人自然都要小心翼翼,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相比之下,16进8和8进4的比赛,自然是水平和战术最高的对决。  

而且在这样的对决里,双方也能放开手脚。  

淘汰掉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以后,小伙伴们就在幻想这样的比赛了。  

去年夏天的时候他们止步八强。  

如今卷土重来,将去年的冠军给淘汰掉。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心里也十分的期待,期待自己未来究竟能够走到哪里?  

他们的表现其实还好,并没有太激动。  

该跟对方敬礼,就跟对方敬礼。该听音乐跟着唱校歌,就唱校歌。  

总体来说,看起来就好像打赢了一场普通的比赛。  

实际上,当然不是这个样子。  

他们的内心是极度雀跃的,只不过是太兴奋了,一下麻木没了感觉。  

等到以后,青道高中棒球的小伙伴们回忆起这一幕的时候,他们依旧会兴奋。  

这个时候表现最开心的,还是看台上那些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支持者。  

他们看起来比选人还要开心。  

除此之外,还有特意跑来现场以及看电视的那些三年级学长们。  

已经成为大学生或者职业选手的他们,兴奋得就好像孩子一样。  

“赢了!”  

“终于赢了!”  

坐在电视机前的东清国,兴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