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震惊,165公里的光速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咻!”  

白色的棒球,跨越了将近八十米的直线距离,出现在了本垒上。  

在这个瞬间,看台上那些特意跑来看今天这场比赛的球迷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我的妈呀!”  

“怎么可能那么快?”  

尽管这些话,他们并没有说出口,但是他们的表情和行动,无不将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  

观众是目瞪口呆。  

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的选手们,更是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紧张的跳出来。  

跟青道高中棒球队的这些家伙打比赛,过程实在是太刺激了!  

刺激到,他们甚至都有些接受不了。  

你说青道高中棒球队的这些小瘪犊子们,怎么这么能搞事?  

他们十拿九稳的保送得分,怎么就要不翼而飞了呢?  

那么远的距离,放在平常的比赛里,绝对是百分百的得分。  

但是这一次,棒球在千钧一发之际,犀利的传了回来。  

棒球和他们的跑者几乎同时到达了垒包。  

究竟是谁更先一步?  

恐怕要问苍天了。  

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的支持者们,心里当然希望裁判能够偏向他们一点。  

本来嘛,他们就是落后的一方,主裁判稍微偏他们一点也不是说不过去。  

但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的选手们心里更清楚,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就是给他们自己一点心理安慰。  

将心比心,如果是他们现在担任今天这场比赛的主裁判,看到了这样一球,究竟会怎么做判罚?  

除非是亲眼看着,跑者确实比棒球更先一步。  

不然的话,主裁判超过八成的概率恐怕都会判跑者出局。  

将近80米的长距离传球!  

事实也是如此。  

主裁判也就稍微挣扎之后,就果断的就做出了判罚。  

“出局!!”  

青道高中棒球队拿下双杀。  

大阪桐生高中棒球队辛苦营造的进攻局势,就这么被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给破解了。  

“可恶!”  

大阪桐生的选手,当然非常不甘心。  

可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见识到刚刚那一球,他们还能说些什么?  

看台,就好像熬开了的粥一样,所有的球迷,都沸腾了。  

“刚刚那是什么呀?”  

“先是后撤,然后急速往前冲,接到球之后,用惯性传球!”  

想起张寒一连串的动作,一直到现在球迷们,都没有办法释怀。  

那个英俊挺拔的身影,就好像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中一样,久久挥之不去。  

好多球迷,一点都不怀疑,这个经典的镜头自己会记一辈子。  

亲眼目睹这场比赛,回去以后也足够跟自己的小伙伴们吹嘘一辈子。  

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球迷们热烈的庆祝着,尤其是张寒的那些女粉丝们,更是激动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挥舞着。  

她们要用这样的方式,让球场上的张寒感觉到,自己这些人永远跟他在一起。  

在接下来的比赛过程中,他完全没必要有任何的压力,可以放心大胆的向前横冲直撞。  

在张寒的背后,有她们这些铁杆球迷的支持。  

不管以前她们是因为张寒的海报,还是因为张寒的颜值,才成为张寒的拥趸。  

只要她们成了张寒的粉丝,那自然就要跟自家的偶像站在一起,作他最坚强的后盾。  

球迷们的感慨,也就是感慨而已。  

除了感觉张寒很帅,感觉他的表现确实十分优秀之外,球迷们也冒不出其他的什么想法。  

但是那些特意跑来看这场比赛的职业球队,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职业球队的监督,还是球探,在看到棒球顺利传回去的刹那,他们脑海中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  

有搞头!  

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棒球人士,在看到张寒那一球的瞬间,他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的闪现出这样的念头。  

这一球实在是太经典了,70多米的超距离长传。  

即便是在职业的赛场上,这种直传球出现的概率,也是凤毛麟角的。  

高中历史上这应该是第一次。  

如果有心的话,这就是一个纪录。  

只不过是以前没有类似的纪录记载,人们的重视肯定高不起来。  

但没有关系,除了距离以外,还有一个更加显眼的数据,一定会引起所有人兴趣的。  

那就是张寒把这一球传回来的速度。  

大电子计分板,好像都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上面根本就没有显示球速。  

那些职业的监督和球探,一脸急切地环顾着周围。  

“刚刚有人带测速器吗?”  

或许是因为刚刚的场面实在是太惊心动魄了,以致所有人都没有能够反应过来。  

一时间,还真没有人注意到这个。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拍下这一幕…  

准备接球的人,是张寒。  

哪怕他们一致认为张寒没可能把球传回来。  

但在张寒接到球的刹那,他们还是下意识的按下了测速的按钮。  

尽管这一球的速度可能不是很快,这些带测速枪来的家伙,依然感到非常的好奇,他们想要知道张寒的球速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级别?  

张寒没有上投手丘。  

知道的,自然是清楚片冈监督和青道教练用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