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看不到的球?(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  

或者说让青道高中棒球队好看。  

但与此同时,中京大中京的选手们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家监督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青道高中棒球队竟然敢在这个时候派上一年级的投手,那就意味着他们对一年级上场的这个投手,有着充足的信心。  

他们坚信这个男人上场,最起码不至于让他们已经拿到的优势受太多的影响。  

“不要因为对方是一年级,就小看他。”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有利条件。  

其中一个最有利的条件,就是对方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新人,第一次在这种大场面登场,紧张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所以如果出现了好球,千万不可以放过。”  

破绽有可能稍纵即逝。  

但只要是破绽出现了,那么他们就必须要把破绽给抓住,绝对不允许破绽从自己的眼前溜走。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中京大中京第一棒的打者,将自己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泽村荣纯的身上。  

给泽村配球的御幸,内心中的感受也是很多的。  

派泽村上场,他同样没有想到。  

不仅仅是他,估计青道高中棒球队,绝大多数的小伙伴,都没有办法想到。  

他们家的监督,会对一年级的泽村荣纯,这么器重?  

在这么关键的比赛,对他提拔培养。  

“你可不要辜负了监督的一番苦心。”  

御幸想着,打出了暗号。  

“就让我来看看,你究竟能不能够对得起监督的期待吧?”  

投手丘上的泽村荣纯,在看到暗号以后,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拉开架势,投球出手。  

打击区上的中京大中京第一棒,看到了泽村荣纯的反应以后,顿时感觉眼前一亮。  

在他看来,泽村荣纯投球动作幅度很大,这样一来棒球的落点并不难猜测。  

然后…  

刚刚眼前一亮的打者,眼瞳孔瞬间眯了起来。  

怎么回事?  

拉开架势的泽村荣纯,明明都已经开始往前跨步了,他却始终没有看到白色的棒球。  

棒球就好像消失了一样。  

不,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投手的身体给挡住了。  

这家伙在挥动手臂的过程中,竟然完全看不到他的放球点?  

中京大中京的第一棒打者,心里瞬间升起了警惕。  

这个时候,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着急挥棒。  

这个一年级的新人,可能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古怪。  

多观察一下,绝对没有坏处。  

但是很快,他的这个想法也被自己给打破了。  

没办法,棒球瞄准的是好球带的正中央。  

身为一个合格优秀的打者,这样的球,他怎么可能放过?  

再者说了,上场打击之前,他们球队的监督大岛,也已经叮嘱过他们。  

看到了好打的球,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过。  

至于不能放过的原因,其实也非常的简单。因为对方是一年级,因为太紧张,投好打的球过来,是很有可能的。  

这也让中京大中京第一棒的打者,心里明白。  

这一球,他不能放过。  

一但放过了,他肯定会后悔。  

“你是自己找死!”  

因为看不到放球点,所以棒球的速度,比真实的球速看起来要快很多。  

就中京大中京第一棒的感受,这一球的速度已经逼近了一百四十公里,不能说不快。  

不过这样的速度,显然还拦不住他这个中京大中京的先发第一棒。  

他不仅可以打这个球速的棒球。  

甚至可以等到球进入手边以后,然后再把球给打出去。  

一开始因为看不到放球点的关系,的确是对这位中京大中京的明星选手,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但是很快,这位中京大中京的明星选手,就自己调整了过来。  

调整过来以后,他耐心的等着棒球进入手边。  

就是现在!  

算准了时机,中京大中京的第一棒打者,高高的举起自己手中的球棒,对着飞来的棒球狠狠的打了出去。  

“乒!”  

球棒精准的击打在白色的小球上。  

休息区里那些中京大中京的选手,包括看台上那些中兴大中兴的支持者们。  

心里闪过一瞬间的喜悦。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确是飘了,竟然以为这么简单就能解决他们中京大中京,还想培养新人?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  

虽然这场比赛他们败局已定,可就算已经无力回天,他们也要好好的给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选手们上一课。  

甲子园的赛场,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作为当事人的中京第一棒,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笑意,反而是一脸的惊恐。  

怎么可能?  

白色得棒球在进入他手边以后,竟然下沉了。  

虽然下沉的幅度并不大,但的确实下沉了。  

以至于被打出去的棒球,压根没有能够飞出去多远,就落地反弹了。  

“嘻哈!”  

落地反弹的棒球,被一个矫健的身影接在了手套里,然后传球到一垒。  

“啪!”  

“出局!”  

一人出局,无人上垒。  

青道高中棒球队距离拿下今天这场比赛的胜利,只还差最后五个出局数。  

不过这个时候中京大中京的球迷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