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第四次对决(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田能够清楚的听到破空声。  

光是这声音,就能够看出打出去的球棒,究竟夹杂了多么强大的力量?  

一旦被这样的挥棒碰到,棒球恐怕会飞出去很远。  

“乒!”  

果不其然,被打中的棒球,足足飞了七八十米,差点没有飞出场外。  

结城在打击结束以后,微微的挑了挑眉毛。  

但他还是很快的放下了手中的球棒,全力以赴的跑向第一个垒包。  

至于他打出去的那颗球,已经飞到了外野。  

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外野手,接连跑了十几米,才来到了棒球的落点,将落下来的棒球,给没收掉。  

“啪!”  

“出局!”  

一出局,无人上垒。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看台上,那些铁杆的支持者,一个个不敢置信的瞪大的眼睛。  

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们没有办法理解。  

这种球,距离外野手最少有十二三米,飞行的速度又那么快。  

稻城的外野手,怎么能够跑过去,精准把球接在手套里?  

这不合理呀!  

难不成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选手,在今天这场比赛里,一个个都开了外挂?  

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接得到?  

“哪有什么外挂?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外野手,之所以能够这么轻松接到这样的球,是因为他之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类似的练习。这是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今天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打者们,所要面临的对手,可不仅仅是一个成宫鸣。而是整个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守备体系!”  

棒球王国杂志的资深记者富士夫,一针见血的点评道。  

能够将号称全国第一打线的青道高中棒球队,给压制成这个模样,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守备,究竟有多么的强大?  

一目了然。  

在这种局面下,他们还强势解决结城,现在距离拿下比赛胜利,只剩下两个出局数。  

“如果在这里保送张寒选手,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岂不是有很大的把握拿下比赛胜利?”  

大和田秋子,一脸担忧的问道。  

结城和张寒,无疑是青道高中棒球队,这个全国最强打线的两个核心。  

正因为他们是双核驱动,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对手,才很难完全封锁青道高中棒球队的攻击。  

现如今,两个核心的其中一个已经被解决了。  

那是不是也就是说,今天这场比赛,青道高中棒球队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理论上来说,你这种想法并不算错。到目前为止,青道高中棒球队里除了张寒和结城之外,其他选手还没有从成宫鸣的手里,拿下一个像模像样的安打。在这里保送张寒,的确可以将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风险,降到最小。不过,稻城的选手,一定不会那么做!”  

面对富士夫斩钉截铁的判断,大和田秋子却是一脸的不解。  

“为什么?”  

胜利近在眼前,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选手,难道不希望抓住吗?  

“第一,成宫鸣的个性,很难保送某个打者。一旦保送,搞不好他的投球状态会受到影响。第二,作为春季选拔赛的冠军,他们丢不起那个人。第三,…”  

说到这里,富士夫突然陷入了沉思。  

“第三,是什么?”  

大和田秋子不明所以的追问。  

“没有什么,光是前两个理由,成宫鸣就绝对不会逃避跟张寒的对决。”  

第三个原因,富士夫没有说出口。毕竟那只是他的猜测,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猜测,强压在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的选手身上。  

这只是关东大会而已,关东大会冠军的头衔,含金量虽然不低。  

但还不足以让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抛弃底线。  

如果到了夏季大赛的时候,结果恐怕就不一样了。  

去年夏天,为了争夺最后的胜利,为了争夺打击夏季甲子园的机会。  

稻城实业甚至曾经让自家球队的第四棒打者,使用短打,来强迫取分。  

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球队,到了真正决生死的时刻,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好像都不足以让人感到意外。  

就跟富士夫想的一样,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没有逃避跟张寒的对决。  

成宫鸣一脸兴奋的看着张寒,嘴里头嘀咕着。  

“还差两个!”  

只需要再拿下两个出局数,他们就可以堂堂正正的终结这场比赛了。  

对成宫鸣而言,对他的考验,可能只剩下眼前这一个了。  

解决了结城,只要再解决现在的张寒。  

稻城实业高中棒球队,就已经算是一只脚跨过了夺冠的门槛。  

成宫鸣果断的投出了自己的第一球。  

之前对其他人从来没有用过的球路,即便是刚刚解决结城,也没有使用。  

就好像是特意为张寒准备的,一颗内角的变化球,突袭而至。  

这是,螺旋球!  

一开始的时候,张寒和青道高中棒球队的小伙伴们也只是猜测,没有办法确定。  

但是现如今,第二次见到这种球的时候,张寒就可以百分百确定了。  

这就是被称为魔球的螺旋球!  

跟普通的螺旋球稍微有一点区别,因为成宫鸣是用类似投直球的姿势投出来的,棒球的变化稍微小一些,但速度更快。  

第一球,张寒没有出手。  

“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