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一局七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克里斯成功上到二垒,这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同样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原本属于一军的那些选手,接连被换上场,这样一来,从第四棒开始,就形成了完善的打击循环。  

张寒,克里斯,增子透,宫内。即便川上的打击实力,可以忽略不计。  

一军的四个选手,也都连在了一起,形成了恐怖的打击序列。一旦这个打击顺序开始爆发,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会爆发出怎样的战力?  

新生队的休息区里,几个替补选手的脸色,无比难看。  

场上的选手,脸色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尽管比赛刚刚开始,但是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已经足以让他们寝食难安了。  

他们的眼睛,一秒都不敢离开打击区。生怕棒球被打出来以后,他们来不及作出反应。  

投手丘上的东条,经历了张寒和克里斯的打击以后,表现明显有些不对头。  

之前他两次能够从低迷的状态中,重新找回状态,心理素质已经算是很强大了。  

但哪怕心理素质再怎么强大,东条始终也只是一个一年级的新生,他是有自己极限的。  

就比如说现在。  

东条的状态,看起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比赛对新生的考验真大…”  

场外的球迷,摇头说道。  

当青道高中棒球队一军的几个选手,全都凑到一块的时候,观众们就已经预感到比赛的走向,彻底脱离了掌控。  

继续这么打下去,新生的投手恐怕一个都顶不住。  

“没办法,片冈监督一向这么严格。”  

“我还以为,球队今年提前训练新生,选拔出色的新人,组成队伍,新生能有一点机会呢。现在看起来,我还是单纯。片冈监督和教练组的人,怎么会那么好?”  

“话也不能那么说。监督和教练组的人已经给新生机会了,至于他们是不是能有所表现,还是要看他们自己。我感觉这个选拔制度,比之前那个一锅烩的选拔制度要好得多。老生队一开始就负10分,将双方拉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样谁能更胜一筹,大家也能一目了然。”  

“想要以全国霸主为目标,这种觉悟是必须的。”  

作为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铁杆支持者,哪怕他们感觉片冈监督的训练方法太严厉了。  

但只要球队的成绩好,选手们的精神状态,也都积极向上。  

这些支持者,也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只要球队能赢球,做的又不是太过分。  

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比赛继续。  

接下来镇上打击区的,是负责打第六棒的增子。  

按照原先的计划,他当然不是打这个位置,他原本是安排好的第四棒。  

可后来张寒跟克里斯,接连上场打击,他就这么一路退了下来,担任第六棒。  

增子的心态不错,对张寒跟克里斯的实力也比较服气。  

所以什么都没有说,老老实实的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现在严阵以待地跟东条对决。  

他发现,这个一年级的投手,状态明显有些不对!  

投球的时候,精神不集中,一个劲的往自己的身后看。  

原本想要打长棒的增子,顿时缩短了自己握棒的位置。  

投手精神不集中,投出来的球质量肯定高不到哪里去。这对打者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正因为对方的投球质量不高,所以出现什么球的可能性都有。一味的追求强打,很可能不小心打出高飞球。  

那老生队这边,浪费机会不说,还丢人。  

增子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对球队的荣誉,学长的荣誉,是非常看重的。  

他不允许自己,出现那样的失误。  

他不允许自己,辜负前边已经上垒的克里斯,也不允许自己辜负后边的打者。  

他要将打线串联起来,他要帮助老生队尽快的把比分追上,完成反超。  

“嗖!”  

白色的小球飘到了内角的角落里。  

早有准备的增子,一直等棒球进入他的手边,才一步跨出去,挥动球棒,将球打出去。  

“乒!”  

白色的小球贴着边线,越过了金丸的头顶,落在了他的身后。  

“打得好!”  

伊佐敷纯脸上的笑容无比的灿烂。  

“不愧是一军的主力打者,就是要这样。”  

克里斯借着这个机会,直接跑回了本垒,帮助球队拿下了第四分。  

增子也顺利上了二垒。  

青道高中棒球队,由二军主力和一军几个选手组成的打线,就这么串联了起来,爆发出无比惊人的攻击力。  

紧随其后上场的宫内,还有三年级和二年级的优秀选手,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打击实力。  

他们接连把球打出去,不断拿下分数。  

一直等东条彻底崩溃,投出一颗没有任何价值的球。  

球被打出去以后,刚好落到了二垒手面前。  

小凑春市迅速跑过去,把这一球接下来然后传到了一垒。  

新生队,这才总算完成这一局的守备。  

东条整个迎新比赛,总共也就上场了这么一局,然后就被摧枯拉朽的打败了。  

光是这一局,他自己的投球数就超过了三十,逼近四十。  

身上的汗水,从张寒拿下本垒打以后,就没有停过。  

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