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太过分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田原监督把选拔录取的名单报上去以后,就把这件事情给放下了。  

东京地区的秋季大赛,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市大三高刚刚晋级8强,下一战他们的对手是同为豪门的仁王学社。  

这是一个强敌!  

就算市大三高全力以赴,都不敢保证一定能获胜。  

在这种时候,田原暂时也顾不上未来的事。  

在八强战开始的前一天,他得到了学校招生处的回函。  

回函里有4个名字,分别是天久光圣,佐佐木,安达以及一个叫小川的选手。  

张寒和另外一名选手,被剔除在名单之外。  

“岂有此理!”  

另外那名选手也就罢了,不管招生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不要也就不要了。  

以市大三高的底蕴之雄厚,他们也不是非要那样一个选手不可。  

就田原监督的观察,那个选手成长起来顶多也就是二军或者是一军替补的水平。  

这样水准的选手,市大三高还有很多选择。  

但张寒就不一样了!  

虽说他的天赋,也到不了顶级的程度。但却被他开发的很好,通过动作预判对手下一步的行动,基本上每一个选手都在这么做。  

但是能够预判的准,那就很不一般了。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好像足球守门员扑点球。  

在选择扑点球的时候,你其实有三个选择。向左扑,向右扑,以及停留在原地。  

这个其实就需要预判。  

一方面需要头脑的预判,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方的动作来进行解读。  

理论上讲,十个球里,总有概率猜中三四个。  

放在厉害的守门员身上,这个概率还会直线提升,四五个,五六个,更高就比较困难了。  

而张寒他的预判,更为出色。  

通过他的打击数据来看,这家伙在打投手投球的时候,方位基本上就没有判断错过。  

他都能猜中,或者说判断出,对方投球的方位。  

只不过有一个球,他没有打中。  

不然的话,他打出去的概率就是100%。而且就算是那颗没有打中的球,他也猜中了方位。  

只不过棒球变化太快,他的挥棒没有能跟上。  

由此,田原监督可以百分百的肯定,张寒极有潜力。  

哪怕他其他方面平平,只要他有这招绝活,再经过一些练习。  

那他必然会成为市大三高的重要战力。  

而且田原在之后还搜集过张寒的比赛录像,看过他在松方少棒时的表现。  

张寒虽然不像其他的明星选手,那么出风头。但在比赛中起到的作用,却至关重要。  

毫不客气的说,若是没有他,松方少棒想要打进全国大赛总决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给田原监督一个印象。  

张寒这个选手,应该非常好用。  

想要称霸全国的话,天才的投手和领导者,固然是其核心。  

但像张寒这样好用的选手,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战力。  

这样一个选手,招生部的那些混球,竟然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是哪个混蛋做的主,我这就去找他!”  

“监督,您可千万不要生气。明天就是我们的1/4决赛,要不等比完赛以后再说吧?”  

“像这样的选手,会随时随地的在那里等着我们吗?你真当其他球队的招生负责人,都是傻子不成?可不光是我们在私底下有选秀会,好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方式。再让张寒同学这么折腾下去,我们可没有地方买后悔药。”  

看着田原监督气呼呼地冲了出去,助理教练也是无可奈何。  

他只能嘱咐其他选手,好好准备明天的1/4决赛。  

然后他自己,急匆匆地跟着田原监督跑了过去。  

田原监督平时看起来很好说话,跟谁都笑呵呵的。但你要因为这样,就认为他没脾气,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是一个有着中二情节的监督,什么事情他看不顺眼了,可不会像成人那么处理。  

搞不好会直接动手。  

他们棒球部跟招生处,本来关系就很紧张,这件事情很可能雪上加霜。  

“你们是不是傻,这样的选手都能拒之门外?他的成绩不合格吗?就算是成绩达不了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学校毕业的选手,不是有很多都前往职棒了吗?我认为张寒同学,也有这样的潜力。你们不用因为学校的名誉,而将人拒之门外。”  

田原监督一肚子火,负责招生的胖子老师,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你说说你们棒球部这都找的什么人?我们可是市大三高,跟谁说特招的事情,他们不是趋之若鹜?你再看看你选上的这个选手,非说要考虑看看,而且还问我们学校有什么优惠?我们市大三高是靠着优惠招生的吗?”  

市大三高,稻城实业。  

这两个学校,可不仅仅是棒球出名。他们学校本身就非常有名气,属于名校中的名校。  

打个比方来说,有点儿像大陆的石岗高中和衡水中学。  

这样的名校,就算不得不对棒球部妥协,发放一些特招名额,本身也是有很大限制的。  

比如说成绩,再比如说优惠。  

在所有的豪门高校里,市大三的优惠,相对而言是最少的。  

这倒不是他们没钱,而是因为人家有底气。  

市大三高招生,还用得着优惠吗?  

光是报上名字,估计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