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太上忘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二颇有一种江南皮革厂的派头。  

老板xxx带着xxx跑路啦!  

此刻距离李承乾成年还有五年。  

五年的时间...对于李二来说并不长。  

每天混吃等死就好了。  

突厥被李承乾带入去打了一顿,短时间内估计不敢招惹大唐。  

周围的吐谷浑,吐蕃估计也都知道了。  

但他们估计不敢入侵。  

五百人杀的十万人溃不成军。  

要是李二还没有修炼,估计会当初神仙。  

至于吐谷浑他们信不信这件事,李二估计他们是不会信的,但也不会断定没有这件事。  

基本会处于半信半疑。  

这是一国皇帝的惯用思路。  

即使吐谷浑他们不是皇帝来称呼的。  

但也大同小异。  

都是一国首领。  

李二稍微用自己以前的思考方式想想就知道了。  

在不确定之前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最好有其他国家试水。  

所以短时间内,李二只要每天划划水,处理一下报告上来的奏折就好。  

自从得到修仙功法后,李二就感觉一切的东西都失去了韵味。  

对女人也提不起兴趣了。  

对皇位也不这么看重了。  

对于这些,李二很清楚,是自己修炼功法的缘故,但也不在意。  

李承乾一开始就告诉李二基础功法到金丹之前会逐渐丧失情感,要不是李承乾拍胸保证修炼到金丹后身为人的情感就会逐渐回来。  

不然李二说什么都不会修炼的。  

开什么玩笑,修炼就会丧失自己的情感,那不和活死人一样了?  

自己也不是自己了!  

不过后来一听修炼到金丹后会逐渐回来,李二也不反对自己修炼这个了。  

不就是无情无欲一段时间?  

没问题!  

被李承乾和李二称为基础功法的那本功法,真名叫太上忘情。  

别看名字高大上。  

其实是一本非常辣鸡的功法。  

开头其实是挺好的,忘情道的开头。  

这本功法就是忘情功法,把自己的情感抹去,只剩下一开始就下定的目标而去。  

也就是说失去情感之前可以设置自己修炼的目标,然后情感就抹去了,只剩下绝对理智。  

把目标完成之后,就会开始一心求道。  

李承乾甚至可以看到,当初创造这本功法的人就是想要把这本功法弄成修炼忘情道成仙之前的基础功法。  

如果不出意外,这本功法虽然会让人失去情感,但也算得上一流功法。  

但后来创造功法的人似乎改变了主意。  

在筑基期失去的大半情感,会在进入金丹期一年后回来。  

李承乾搞不懂为什么这么安排,但经过论坛百分百鉴定,这本功法不存在任何问题。  

李承乾也就买下来给李二他们修炼了。  

后来李承乾有陆陆续续弄了好几本功法。  

但李二却不愿意修炼这些。  

和李承乾说:“这本基础功法修炼速度比那些快多了,不就是失去情感几年?没什么大碍。”  

李承乾也只好作罢。  

太上忘情是李承乾一开始给李二他们的功法。  

整个天下也就三个人修炼过。  

第一个就是那个死士,其次就是李二和李渊。  

其实这两人也就看起来关系差。  

一旦有好处都是先给对方。  

李二玄武门之变,其实李渊一早就看出来了。  

但没有打扰。  

李二和李建成是注定会有一战的。  

李渊也阻挡不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决胜负。  

最终还是李二赢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渊心里有点准备,当时都准备退位了。  

但让李渊没想到的是,李二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眷都杀了。  

这才是让李渊最气的。  

都是亲兄弟,留个后也能让李渊有个念想。  

李二却断了这个念想。  

不过现在两人的关系也在逐渐缓和。  

至于长孙皇后和杨妃李泰他们。  

修炼的都是稍微慢一点的紫寂天经。  

都是听起来牛掰实际上辣鸡的功法。  

等级上和李二他们修炼的基础功法一样。  

但两者都有得失。  

基础功法1(太上忘情),金丹之前没什么感情,但修炼速度快。  

基础功法2(紫寂天经),一切都是平平常常的,修炼速度也中规中矩。  

这些都被李承乾以基础功法1,2来称呼。  

因为这真是基础功法!  

未来还会有基础功法1,2,3,4,5,6,7,8,9。  

甚至11,12等等都会有。  

想要打造一个仙侠世界,光是一两本功法,鬼知道会到什么时候去。  

还不如弄出百八十本基础功法,让人去修炼研究。  

就不信历史世界没有天才!  

即使身体不适合修炼,但总有些天才会改造功法。  

甚至创造功法!  

即使只是一个历史世界,但终归是不缺天才的。  

李承乾也不打算公布高等级功法,就散播基础功法出去。  

基础才是一切的地基。  

万千功法都是从基础功法演变而来的。  

至于皇族,终归是有优待的。  

毕竟李承乾自己就是皇族。  

不过李承乾暂时还没这方面考虑。  

至少也等自己元婴再说。  

要知道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