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振翔听了曾仕湖如此“离经叛道”的言论后,呆了半晌,大概五分钟后才说:  

“也许只有你曾仕湖才能说出这么不拘一格的言论,打虎英雄武松,这基本上都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你却说他是悍匪,甚至比做鬼子、**…”  

“共识不共识我不懂,但是如果一个人。对生命毫无敬畏,对妇孺毫无同情。只是为了一己私怨,倚仗武力:大开杀戒,滥杀无辜,连毫无反抗能力,对他毫无威胁的妇孺都不放过的话,这种人无论在任何年代都不能称之为英雄。  

当然,在土匪窝里别的土匪称他为“英雄”,那又另当别论。连那个在十字坡开黑店专门把人蒙翻了,把人肉做成叉烧包的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都是“好汉”。那称武松自然可以称之为“好汉。”曾仕湖如是说道。  

“你说的不无道理,确实。虽说水浒传是小说,真实性可能仅仅有那么一点点。但一个人看任何事物,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都应该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对吧,仕湖?”林振翔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接着问道:  

那宋江呢?宋江怎样,我最喜欢听你那种不流俗于大众的看法了。”  

“那我们再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宋江的嘛。”说罢曾仕湖又翻开了书,只见上面写道:  

“…何涛看时,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  

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  

端的是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济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看见没有,宋江的父亲和弟弟在家“守些田园过活”,并没说他家是什么当地巨富,他“仗义疏财”,“挥金似土”。  

这个“财”,和“金”从哪里来的?用膝盖想都知道了,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黑社会的保护伞”或者本身就是“黑社会”,以黑捞钱,以钱养黑…  

他本是郓城押司,相当于今天负责治安的派出所所长之类的吧。但是何涛来叫他协助逮捕劫了生辰纲的晁盖等人时,他却是跑去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给晁盖等人有机会逃走。他也因为这件“大功劳”,得到了梁山的老班底们,也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等人的认可。他又和武松、李逵、柴进等人交厚,再加上往日之名声,所以能够在晁盖死后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北宋时的吏治极为腐败。  

宋江应该是有一定的政治野心的,毕竟是属于北宋的编外公务员,眼界和抱负自然不可与三阮等“:“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过上好生活就能满足的土匪同日而语。他应该也有类似于杨志的:“博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理想。  

但是在北宋的体制之下,像宋江这种“吏员”,正常渠道是绝对不可能晋升成为“官员”的。那么宋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只能通过“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条路了…  

所以这就非常好理解当他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两个字:“招安”,包括什么拉卢俊义入伙呀,去东京会见李师师,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当然,后来也让他如愿以偿,顺利受招安了。从草寇变成了正规军,打大辽,打方腊,南征北讨,建立功勋,也算是赎了部分之前的罪孽。  

然后所谓的108将死的死,散的散,残的残,宋江也被高俅等用慢药害死,不过宋江死之前做的一件事还是让我蛮钦佩的,我们再看看原文”。说罢曾仕湖把书翻到最后几页,只见上面写道:  

“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沦为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轻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  

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别有商议。且说李逵自到润州为都统制,只是心中闷倦,与众终日饮酒,只爱贪杯。听得宋江差人到来有请,李逵道:“哥哥取我,必有话说。“便同干人下了船,直到楚州,迳入州治,拜见宋江罢。  

宋江道:“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吴用军师,武胜军又远,花知寨在应天府,又不知消耗,只有兄弟在润州镇江较近,特请你来商量一件大事。“李逵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