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5)
有什么丢人的呢?
可能是因为他老爸的原因吧,从14岁读初一的时候,曾仕湖就从种种事例中感觉到,半仙兄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严重的问题,令他非常的讨厌,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是非,善恶,对错?曾仕湖从那时候开始,就经常在心里要求自己以后千万不要活成半仙兄的样子,虽然曾仕湖长得和他老爸有五分相似,性格也有七分相似,都有点急躁。但是价值观上却南辕北辙。
半仙兄是完全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当中的。别人夸他一句,他就会高兴得好像中了六合彩,恨不能把自己的心都挖出来给人家。别人说了他什么缺点短处,他就会愤怒得像被别人踩了尾巴,恨不得去刨了人家的祖坟…
而曾仕湖却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的,他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只在意修炼自己的内心修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直到N年后,他经常因为穿着不太合适而被老婆指责,而他却说:如果我不穿衣服出去,或者穿个露屁股的出去,那你指责我是对的,因为我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但是我穿得好不好看你就别指责我,我是穿给自己看而不是穿给别人看的,我自己觉得好看就可以了…
“廖老师,学校还收干柴火吗?我想拉一车来,现在收什么价呢?”曾仕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学校,因为轻车熟路,他很快找到了负责后勤的老师。
“仕湖啊?你不读书了吗?收啊,现在刚开学,学校食堂天天要做饭菜的,你来得正好咧,柴房都差不多没柴火了。还是跟以前一样啊,12块钱一百斤。你拉一车两车来都可以,装得下。”
“不读了,身体不好,在学校老是生病。”曾仕湖轻描淡写的回答道,接着说:“也没那么多,只有一车,大概一万二千斤左右,廖老师那我明天拉过来哦”
“可惜了,我们初中几年才能出一个你这么厉害的学霸,你应该上地高考大学的…”廖老师无不惋惜的说道,接着说:“你明天或者这两三天拉来都行,只要不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到这里就可以了。”
第二天一大早,曾仕湖和他妈妈就在家里装车了,车是头天晚上就联系好了的,司机也是曾仕湖的一个堂哥,叫曾仕浩,比曾仕湖大十来岁。他也是从小跑小生意,是村上那些个“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但是人品上却和烂铁有天壤之别。属于比较有能力,又比较肯帮人的那种。
装车很快,因为柴火就堆在屋檐边,屋檐靠着一条可以通拖拉机的大路。加上司机也帮忙,司机在车上堆,母子俩把柴往车上丢,不到两个小时就装好了满满一大车。当然,屋檐边这一大堆的干柴也只剩一两千斤了。
这部拖拉机是大拖,前面有四个座位,所以装好后母子俩也不用坐后面柴火上吹风,而是爬到驾驶室后排的座位上坐起来,曾仕湖则坐副驾,看司机开车…
还不到十点,这车柴火就到了学校柴房门口,刚好管后勤的廖老师也在那里。曾仕湖就叫司机让拖拉机翻斗,把柴火倒在柴房门口,倒完后司机也没什么事了,曾仕湖就把三十块运费给了他,让司机先开车走了。
倒柴火很快,但是要把这一大堆柴火搬进柴房码好可没那么容易,而且还要过秤,学校可没有那种专业的地磅,只能用把台秤装好一担称一担,称好廖老师记了数后才又挑进柴房按顺序码起来…
母子俩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干着,好像没多久,曾仕湖就听见了下课铃声,学生们下课吃中午饭了…
“这个不是我们学校98届中考状元曾仕湖吗?怎么来学校卖柴火了?”
“听他同班的有个复读了两年的“初五”同学说,他在东北上中专身体不好,老是生病,休学回家就没再读书了,他妈妈本来就是靠砍柴卖供他读书的,那来卖柴火也正常啊,怎么,你也认识他?
“超级学霸曾仕湖,谁不认识,98届有句话叫做铁打的第一流水的第二,他中考足足比第二名高十八分,听说在整个县成绩排第三…”
曾仕湖看见两个学生拿着碗准备去食堂打饭,看见他在搬柴火后却不去排队,在那里小声的议论着。
“如果只是文化分曾仕湖是全县第一,只是他体育分足足比人家低了七分,所以总分变成了第三,听老师说咱们学校出过的唯一清华生,7年前林村的林振扬当年都没他厉害,本以为他会是第二个…”接着又大声朝曾仕湖叫“仕湖,你在这里呀,好久没见你了。”
曾仕湖一看,原来是他98届的同学孟公明,可能是孟公明见那两个同学谈论当年曾仕湖的“光辉”事迹说得不够完整,说两句帮他们补充…
“公明,是你呀!”还看见当年的同班同学,曾仕湖挺高兴,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也大声的跟孟公明打着招呼,接着说:“你怎么还在复读啊?初五了哦,准备当范进呀?”
孟公明在跟曾仕湖同班时两人关系就挺好的,孟公明是“镇郊”人。离镇上只几公里,在学校也是有条鄙视链的:镇上人看不起镇郊人,镇郊人看不起林村等各大队人,林村等各大队人看不起山里的少数民族瑶人…
但是曾仕湖却似乎没受过什么鄙视,因为他的成绩弥补了这一切。包括他的“非镇”户籍,贫困的家庭,打补丁的裤子…
而孟公明好像对成绩好的同学有
可能是因为他老爸的原因吧,从14岁读初一的时候,曾仕湖就从种种事例中感觉到,半仙兄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严重的问题,令他非常的讨厌,那时候他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是非,善恶,对错?曾仕湖从那时候开始,就经常在心里要求自己以后千万不要活成半仙兄的样子,虽然曾仕湖长得和他老爸有五分相似,性格也有七分相似,都有点急躁。但是价值观上却南辕北辙。
半仙兄是完全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当中的。别人夸他一句,他就会高兴得好像中了六合彩,恨不能把自己的心都挖出来给人家。别人说了他什么缺点短处,他就会愤怒得像被别人踩了尾巴,恨不得去刨了人家的祖坟…
而曾仕湖却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的,他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只在意修炼自己的内心修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直到N年后,他经常因为穿着不太合适而被老婆指责,而他却说:如果我不穿衣服出去,或者穿个露屁股的出去,那你指责我是对的,因为我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但是我穿得好不好看你就别指责我,我是穿给自己看而不是穿给别人看的,我自己觉得好看就可以了…
“廖老师,学校还收干柴火吗?我想拉一车来,现在收什么价呢?”曾仕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学校,因为轻车熟路,他很快找到了负责后勤的老师。
“仕湖啊?你不读书了吗?收啊,现在刚开学,学校食堂天天要做饭菜的,你来得正好咧,柴房都差不多没柴火了。还是跟以前一样啊,12块钱一百斤。你拉一车两车来都可以,装得下。”
“不读了,身体不好,在学校老是生病。”曾仕湖轻描淡写的回答道,接着说:“也没那么多,只有一车,大概一万二千斤左右,廖老师那我明天拉过来哦”
“可惜了,我们初中几年才能出一个你这么厉害的学霸,你应该上地高考大学的…”廖老师无不惋惜的说道,接着说:“你明天或者这两三天拉来都行,只要不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到这里就可以了。”
第二天一大早,曾仕湖和他妈妈就在家里装车了,车是头天晚上就联系好了的,司机也是曾仕湖的一个堂哥,叫曾仕浩,比曾仕湖大十来岁。他也是从小跑小生意,是村上那些个“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但是人品上却和烂铁有天壤之别。属于比较有能力,又比较肯帮人的那种。
装车很快,因为柴火就堆在屋檐边,屋檐靠着一条可以通拖拉机的大路。加上司机也帮忙,司机在车上堆,母子俩把柴往车上丢,不到两个小时就装好了满满一大车。当然,屋檐边这一大堆的干柴也只剩一两千斤了。
这部拖拉机是大拖,前面有四个座位,所以装好后母子俩也不用坐后面柴火上吹风,而是爬到驾驶室后排的座位上坐起来,曾仕湖则坐副驾,看司机开车…
还不到十点,这车柴火就到了学校柴房门口,刚好管后勤的廖老师也在那里。曾仕湖就叫司机让拖拉机翻斗,把柴火倒在柴房门口,倒完后司机也没什么事了,曾仕湖就把三十块运费给了他,让司机先开车走了。
倒柴火很快,但是要把这一大堆柴火搬进柴房码好可没那么容易,而且还要过秤,学校可没有那种专业的地磅,只能用把台秤装好一担称一担,称好廖老师记了数后才又挑进柴房按顺序码起来…
母子俩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干着,好像没多久,曾仕湖就听见了下课铃声,学生们下课吃中午饭了…
“这个不是我们学校98届中考状元曾仕湖吗?怎么来学校卖柴火了?”
“听他同班的有个复读了两年的“初五”同学说,他在东北上中专身体不好,老是生病,休学回家就没再读书了,他妈妈本来就是靠砍柴卖供他读书的,那来卖柴火也正常啊,怎么,你也认识他?
“超级学霸曾仕湖,谁不认识,98届有句话叫做铁打的第一流水的第二,他中考足足比第二名高十八分,听说在整个县成绩排第三…”
曾仕湖看见两个学生拿着碗准备去食堂打饭,看见他在搬柴火后却不去排队,在那里小声的议论着。
“如果只是文化分曾仕湖是全县第一,只是他体育分足足比人家低了七分,所以总分变成了第三,听老师说咱们学校出过的唯一清华生,7年前林村的林振扬当年都没他厉害,本以为他会是第二个…”接着又大声朝曾仕湖叫“仕湖,你在这里呀,好久没见你了。”
曾仕湖一看,原来是他98届的同学孟公明,可能是孟公明见那两个同学谈论当年曾仕湖的“光辉”事迹说得不够完整,说两句帮他们补充…
“公明,是你呀!”还看见当年的同班同学,曾仕湖挺高兴,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也大声的跟孟公明打着招呼,接着说:“你怎么还在复读啊?初五了哦,准备当范进呀?”
孟公明在跟曾仕湖同班时两人关系就挺好的,孟公明是“镇郊”人。离镇上只几公里,在学校也是有条鄙视链的:镇上人看不起镇郊人,镇郊人看不起林村等各大队人,林村等各大队人看不起山里的少数民族瑶人…
但是曾仕湖却似乎没受过什么鄙视,因为他的成绩弥补了这一切。包括他的“非镇”户籍,贫困的家庭,打补丁的裤子…
而孟公明好像对成绩好的同学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