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重读封神(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话的人没有站住主席位上,而是站在了方安南的身后。  

是京圈的人。  

方安南现如今在事实上已经取代了原来的郭女侠,成为了京圈的领军人物,只不过方安南对于领导京圈的兴趣不大,明面上还是郭圣通在管事。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方安南开了口,京圈不会有第二个声音。  

郭圣通也不会和方安南对着干。  

郭家虽然也算是名门世家,可是和方家比起来,还是要差了很多的。  

万云飞没有看向举手的那人,而是看向了方安南,他以为这是方安南的授意。  

但方安南脸上也有疑惑。  

万云飞瞬间就意识到,此人并没有和方安南事前沟通过想法。  

这就有意思了。  

“说来听听。”万云飞给了他继续开口说下去的机会。  

但此人接下来的话,让万云飞很后悔浪费接下来的时间:  

“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外星人谈谈,或许他们并不是想要侵略地球,只要我们愿意付出一定代价,是可以和平共赢的。”  

方安南想打人。  

但他控制住了自己。  

“说点不侮辱我们智商的提议。”  

到底是跟着他混的队友,在外人面前,方安南还是给足了自己人面子。  

可惜,他的好意并没有被心领。  

“我是认真的,难道你们认为地球真的能打赢这场战争吗?”  

“打不打得赢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方安南拍案而起:“孙巍,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万云飞和其他人都没有说话,大家看着他们表演,其实都有些疑惑。  

太史如雪悄悄对万云飞传音道:“这个孙巍是个智障吗?还是说这是方安南的想法?”  

“不会,方安南不是这种人。”万云飞否定了这个猜测。  

他和方安南没有什么交情,只是在新生争霸战中接触了几次,但是仅仅那几次,就让万云飞对方安南的印象十分深刻。  

这是一个真正有君子之风的人。  

当初万云飞初入新生争霸赛的战场,步步杀机,四面皆敌,方安南本为对手,却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因为立场身份,选择了和万云飞站在一起。  

后面还有几次,在大是大非面前,方安南都能做出了应该做的选择,毫不犹豫。  

这样一个人,万云飞不认为他会选择投降。  

所以…  

“孙巍真的是一个智障?他应该明白我们地球最终还是打赢了这场战争啊。”  

太史如雪的问题,也是万云飞在思考的问题。  

只要孙巍智商正常,没道理站在失败者那边。  

除非…  

想到这里,万云飞目光一闪。  

而此时的孙巍正在和方安南大声的争论:“继续和外星人打下去,只会亡国灭种。我们自己可以当英雄,但千千万万的民众呢?”  

方安南冷笑:“别拿民众说事,孙巍,我真是看错了你,没想到你居然是一个投降派。”  

“南哥,你不仅看错了我。”  

“什么意思?”  

“你忘了我家老爷子是干什么的吗?”  

方安南忽然脸色一变。  

孙家,是修球史的。  

以笔写春秋,国家博物馆的馆长,正是孙家的老爷子。  

若说有谁对这个时代了解的最为透彻,实力不算太强的孙巍很有可能是第一人选。  

“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孙巍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方安南,刚想说话,就被一双大手捏在了手中。  

然后,直接捏爆了。  

动手的人是万云飞。  

以师座的能力,杀掉孙巍毫无压力。  

杀完人之后,万云飞云淡风轻,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然后他看了方安南一眼,淡淡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战在即,动摇军心者,斩立决。”  

方安南知道自己失态了,刚才如果让孙巍继续说下去,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他向万云飞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的歉意。  

但内心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不止是方安南,其实所有的地球学子心情都很沉重。  

孙巍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潜台词大家都理解了。  

难道,当年的地球投降了?  

这怎么可能。  

其他的不说,如果地球真的投降,那后世的地球又是怎么回事?  

外星人肯定不会放过地球这样一颗古老的星球。  

可是后世的地球,依旧由地球人主宰。  

这其中肯定发生了十分复杂的事情。  

万云飞他们短时间是想不明白的。  

大家很快就都意识到了这点,邱禁主动提议道:“既然想不出办法,那唯有死战了,也许死亡才是我们唯一的结局。”  

他们想要脱离这个模拟战场,有两个办法,第一是击退外星人,第二是自己战死。  

但是在击退外星人之前如果自己战死,那战功将只保留百分之一。  

没有附体土著的其他高三学子在击退外星人之前战死,战功全部保留。  

这是另外一种平衡,保证他们二十五人不能划水度过高考第一轮。  

所以他们都不敢去主动寻死。  

现在看来,难道这是唯一的办法吗?  

杨清源拒绝了邱禁的提议:“还没有到绝境,放弃是可耻的行为。”  

“那你说怎么办?”  

杨清源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