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夜谈,神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明了此身就在局中?  

方不言引起话题,郑子布和张怀义继续交谈,方不言现在缺的就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现阶段他不会太过于表现自己,而是要充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交谈的内容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涉及得话题也越来越琐碎。但是这并不妨碍方不言充当一个倾听者。  

他静静听着,一个别样的修行界的面貌,渐渐在他脑海中拼凑的清晰起来。  

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区别于他脑补的修行界。  

不同于方不言所设想的冰冷无情,修行界只有实力至上,满是阴谋诡计,随着郑子布和张怀义的交谈和讲述,一个完整的修行界的定义,重新被方不言的认知所设定和修改。  

修行者也是人,也有好有坏,有喜怒哀乐,也有人之常情。  

而修行界,也并没有那么极端。  

与之相反,还会发生一些有趣,甚至是中二的事。  

比如武当派的一个宿老被狗咬了,然后他竟然反咬了狗一口,美其名曰以牙还牙。当然,这条狗其实是出自东北的一只修炼数百年的犬灵。  

比如有一位佛门大师和不能透漏具体性命和门派的道门长老打起来了,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最后差点人脑子打成了狗脑子。  

而起因就是一个听起来特别经典且精悍短小又寓意深刻回味无穷的故事。  

“秃驴,敢跟贫道抢师太。”  

当然,这件事是郑子布友情提供,但是鉴于郑子布疑似和佛门那说不出道不明的恩怨,方不言在呵呵笑过之后,选择了不信。  

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张怀义。  

又比如王家的一个子弟和陆家的子弟同时看上了一个姑娘,有人去给那个陆家人助拳,然后给陆家那人提了一个主意,准备合力将王家那名子弟骗到无人的地方一块把他套麻袋给摁了。  

结果阴差阳错之下王家那人没有摁着,陆家那人反而把那个姑娘给套进了麻袋带回了家中。  

嗯,这个故事也是郑子布友情提供的。  

不过鉴于郑子布那副像是黄鼠狼悄摸声偷到鸡而得逞的嘴脸,方不言有一万分的把握敢肯定,出主意的那个人肯定是他,而那个倒霉的陆家人必须是陆谨。  

如果真的如方不言的猜测,郑子布所说的那个“阴差阳错”的词汇,恐怕也要先撇去十成的水分再来重新审视。  

方不言没想到看起来高冷的郑子布还有这样逗比的一面。  

唉,先替陆谨遇人不淑默个哀,再对那位倒霉的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王家弟子哀个悼,方不言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话说郑子布日后事发,遭遇王家疯狂追杀,是不是也与这件事有关呢?  

悄悄给郑子布送去一个不作不死和鄙夷的双重眼神,还在偷笑的郑子布还不知道他的人设已经再方不言心中悄然崩塌。  

再比如有一个不能透漏门派的神宵派弟子,三个月之内连挑七派三家一十八寨青年才俊,号称打遍天下青年一辈无敌手,杀得无人敢称尊。  

这个够励志吧,方不言乍一听,还以为这位未来的“同门”是一人版的“龙某天”、“叶某辰”附身,登时就是热血沸腾。  

“然而…”  

张怀义沉声道出这两个字,已经熟知他两个的套路的方不言热血登时又沉寂下来。  

他已经知道接下来绝对是神转折。  

果然不出他所料。  

那位神宵派未来同门确实厉害,也确实是打遍了天下青年一辈无敌手,杀得世间无人敢称尊。  

只是这耀眼的战绩并不是他的,而是一只鸡的。  

没错,一只鸡,学名也叫斗鸡。  

打斗的斗,气宇轩昂红冠长毛大黑鸡的那个鸡。  

更为形象和直观的来说,就是他们正在啃着得那种鸡的近亲。  

“咳咳…”  

方不言被猝不及防的转折噎的一阵咳嗽,但是看到张怀义和郑子布投来的探究的眼神,方不言举起啃了一半的鸡腿一边咳嗽一边干巴巴道:“有点咸了。”  

随着方不言的那声咳嗽,张怀义和郑子布之间的话题也结束了。  

弯弯晦暗的月亮,升来空中不多时又被一片乌云遮掩住了,随之被遮掩的,还有夜空中为数不多星辰。  

方不言请两人进去树屋,好在他当初搭建树屋时,占地极大,莫说他们三人,就算再来三人,六个人在里面活动也不显拥挤。  

晚风吹拂,带来丝丝凉意和湿润。种种迹象表明不久之后,这里将会有雨来袭。  

谁也没有开口,三个人各自找了一个地方,以打坐代替睡眠。  

方不言则是盘点起与张怀义一战的种种细节。  

最后的雷法比拼时,张怀义显然没有动用全力,而是保持着一个看似与方不言旗鼓相当的局面,但是方不言知道他自己输了。  

不过方不言并没有气馁,因为他早已经知道此界与其他世界的差距。  

天地元气之差距,凭人力不能弥补,但是智慧之光,却能打破世界限制。  

通过和张怀义的交手,方不言知道这个世界的修行者中的高手,常年被元“炁”蕴养,单凭体质,在沧海世界已是一流。至于拳脚,在元炁加持下,更是一举一动都能爆发出极强的威力。就像沧海世界的人对上张怀义,只怕还没近身就被他的护体炁劲掀飞出去。  

通过与张怀义的交手,方不言知道他身上,除了吕祖丹书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