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岳绮罗的老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帆收了无心为徒,并没有打算立即离开文县。  

别看文县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县城,可存在的东西可不少,不谈庞大如山的饕餮,岳绮罗的《不死邪术》,江帆还是比较感兴趣。  

毕竟能够让灵魂程度强大到可以承受雷法的术法,即便在一人之下都难找出。  

而且对于这个世界,  

江帆并不熟悉。  

无心法师世界,存在的妖魔鬼怪不少,连上古凶兽都有,可见水很深。  

江帆现在的实力确实不弱,可要说无敌,那就是盲目自大。  

起码那头沉睡的老饕,  

江帆就没有把握稳赢,谁知道会不会有更强的存在。  

若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等真的遇上了硬茬子,导致任务失败,奖励泡汤,后悔都来不及。  

既然打算在文县暂住,老是住顾玄武的房子,也不是个事。  

尽管顾玄武很乐意,可人情债是要还的。  

能用钱解决的事,对现在的江帆来说都不叫事儿。  

用一颗上品的夜明珠,江帆在县城当铺中当了三万大洋。  

然后购买了一处城北的四合院,当临时居所。  

四合院有八间房,一间主房,  

两间厢房,三间耳房,还有一间书房和厨房。  

院子里种植了许多树木花草,  

整个院落显得非常幽静。  

当天无心和月牙拿着钱,  

购买了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  

江帆闲来无事,  

就在院子里练功打坐,或者到街上闲逛,顺变探听一下哪里有妖魔作祟,或者有什么奇闻异事。  

怒晴鸡的身体与人不同,不能修炼内功,天师府的道法也不适合它,平日里最多就打打太极拳,练炼铁爪功,再不然就睡觉,无比懒散。  

无心这段日子,则用心的修炼《金光咒》,将自身的法力转化之后,已经可以做到金光化形,实力增长迅速,堪比地师。  

等无心完全掌控《金光咒》后,实力将不下于天师。  

这就是活得久的好处,就算笨一点,只要活得够久,日积月累,功力自然会水涨船高,就算打不赢对手,  

也能熬死对方,岁月就是无心最好的武器。  

月牙只是个普通人,天赋一般,江帆并没有收她为徒,因为无心喜欢月牙,加上月牙无处可去,也就留了下来,负责一些日常琐事,比如煮饭、扫地什么的。  

对此,月牙并无不满,她为人比较勤奋,性格坚毅,有主见,也能吃苦。  

十分感觉江帆的收留,起码现在的生活对比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已经好上太多太多!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能够天天吃饱饭就是幸福。  

至于更高的追求,得等吃饱了再说。  

转眼过去数日,文县境内并没有邪祟害人之时,相当平静。  

期间顾玄武拜访了江帆几次,每次来都送礼,想拉近关系。  

在顾玄武看来,像老天师这样的活神仙,就算是大帅都未必请得动,能够坐镇文县,那就相当于是一根定海神针,安全感爆棚。  

文县的百姓同样听到一些关于“老天师”的传闻,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可江帆对于琐事没有兴趣,基本上闭门谢客。  

与此同时,张显宗则担心这位老天师会坏了自己的好事。  

张显宗野心不小,对于自以为是的顾玄武,早已不满,想要取而代之,这些年他一直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本来是打算在最近几日动手的,可江帆一来,就展现出不凡的手段,让张显宗心生忌惮,不敢妄动。  

张显宗摸不准对方会不会替顾玄武出头,他本身的势力就没有顾玄武大,只有出其不意才有取胜的可能。  

如今老天师声名鹊起,一旦站在顾玄武一方,对于张显宗而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他输不起,所以相当谨慎,深怕露出马脚。  

可张显宗不知道的是,江帆早就把他生有异心的事,告知了顾玄武。  

顾玄武为人讲义气,对兄弟真心以待,虽然没有完全相信江帆的话,可对于张显宗确实起了疑心。  

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顾玄武不是不懂。  

能够从一个农家小子,开局一把杀猪刀,混到今时今日的地位,顾玄武靠的自然不是三脚猫的功夫和运气,机智胆识他一样都不缺。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顾玄武并没有发现张显宗的异常举动,暂时打消了猜疑。  

可每当看到张显宗不苟言笑的面容时,顾玄武心里还是不免犯嘀咕。  

以前不觉得,经过江帆提醒,现在顾玄武再看张显宗,总觉得这家伙心思很重,什么事都不放在面上,笑的时候也是皮笑肉不笑,好像谁都欠他钱一样。  

兄弟,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心中做出了决定,顾玄武打算找机会测试一下张显宗。  

如果张显宗不是二五仔最好,如果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那就别怪他不讲兄弟情面。  

很快一个大致的计划就在顾玄武心头升起。  

正好他之前打下文县,想搞出点动静来,准备给张显宗张罗着娶姨太太。  

顺便可以借机和文县的地主豪绅拉拉关系,探探这些人的底和态度,一举多得。  

做出决定之后,顾玄武就开始张罗起来。  

第二天。  

顾玄武就派人给江帆、无心等人送请帖。  

看着手上的请帖,无心问道:“师父,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