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三昧真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  

随着时间推移,江帆下丹田与中丹田的真气全部化为液体,刺激着身体蜕变,汹涌澎湃的气势从江帆身上爆发而来。  

《金刚不坏童子功》第九层关卡被冲破,达到第十层。  

此时江帆体内的能量已经不再是真气,而是凝练的真元。  

就在突破之际,江帆心神起了波动,  

一瞬间,意识进入内景之中,无数杂念袭来。  

内景环境随心而变,转眼间,江帆就身处于一片尸山血海之中,这是惨烈的战场画面。  

无数残肢断臂从血水中冒出。  

“还我命来!”  

“我不想死,该死的是你,  

都是你,都是你的错。”  

就在这时,几只手抓住了江帆的腿。  

低头一看,江帆看到了鬼吹灯世界的马振邦,看到了剑雨世界的转轮王、魏忠贤、皇太极,看到了不良人世界的冥帝朱友珪、鬼王朱友文、圣主镭射眼、李克用等人。  

他们都用怨毒的眼神看着江帆,疯狂地抓扯着江帆,想要将其一并拖入无间地狱。  

“心魔吗?”  

“你们这些家伙,死有余辜,我何错之有?滚开!”  

看着这些曾经死在自己手中的人死抓着自己不放,一股浓烈的杀意袭上心头,令江帆差点沉沦其中。  

“想让我偿命,我偿你大爷,就凭你们这些渣滓也配。”  

江帆挥手掀起一股气浪,将这些过往的手下败将全部掀飞。  

“你们这些手下败将有什么资格在我的面前咆哮,  

成王败寇,强者为尊,  

你们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你们弱。”  

“生前你们就不是我的对手,死后怨气滔天又如何,我不避不逃,就在这里,满心欢喜的接受你们的悲鸣与怨恨。”  

“因为别人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敌人的哀鸣,就是我的赞歌,踏着失败者的尸骨登上顶峰,我江帆问心无愧。”  

话语掷地有声,一言既出,诸多幻想尽消于无。  

内景之中瞬间无声无息,陷入一片寂静。  

问心无愧,并非指自己所做之事就是对的,也不是说要去追求什么东西,而是说这一切都源于本心。  

纵使面对尸山血海,也无愧于心!  

纵使杀业滔天,无论是对是错,江帆都能够从容面对。  

此时江帆没有任何杂念,静静地站在原地,  

一动不动,  

仿佛一尊亘古不动的石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良久之后。  

江帆心有所悟,  

坦然地盘膝而坐,收敛心神,不起一丝波澜,进入绝对平静的清净之境。  

天机算术养上丹之神,行炁炼法蓄中丹之气,打熬体魄壮下丹之精。  

以精、气、神三宝为能量,点燃性命之火。  

清静无为状态的江帆,无思无虑,无执无我,依照《武侯奇门》秘法,依次将蓄养在上中下三大丹田之中的精气神勾连相通。  

然后,点燃自身三宝之火。  

“呼啦”  

只见江帆的手掌上窜出一团半透明的紫蓝色火焰。  

这火焰看上去不大,不伤衣物,也不炽热,却会给人一种极端危险的感觉。  

“没想到机缘巧合下练成了三昧真火。”  

看着指尖悬浮的火焰,江帆此刻无喜无悲的心境终于有了谢波澜,那是欣喜的感觉。  

三昧真火是武侯一脉的绝技,专烧神魂。  

三昧真火又名三昧神火,是道教文化中经常出现的词语,一般认为“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此为三昧真火。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法术,而是仙术范畴,比之无量业火更为强横霸道。  

意识退出内景,江帆依法炮制,蓝紫色的小火苗直接出现在他的掌心。  

三昧真火的功能单一而纯粹,也正是这种专精唯一,才造就出了焚魂之焰。  

其强悍之处,即便是地府之中的阴神遇到三昧真火,都得退避三舍。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神识支持的话,三昧真火只能维持数息时间就会熄灭。  

以江帆如今的修为,也就能坚持半刻钟左右。  

虽然如此,但此时江帆还是有些兴奋的,多一种强大的手段总不是坏事。  

上到岸边,从噬囊中取出食物充饥,调息片刻之后,江帆又重新潜入熔岩之中修炼。  

日复一日,半月之后,江帆将《金刚不坏神功》修炼到第十层巅峰。  

此时江帆的体魄达到了非人的程度,岩浆对他而言跟温泉差不多,熔岩之中的火劲已经无法满足他更进一步的需求。  

知道继续留在此地无益,江帆动用八门搬运之术,直接来到地面。  

随着功力渐深,江帆的《风后奇门》同样水涨船高,各种术法的威力有明显增强。  

就拿气门局来说,可笼罩的范围已达十里,在这个范围内,江帆可以利用八门搬运瞬间到达任何一个点。  

脱离地心熔岩,江帆取出万雷天剑,御剑赶回洛阳。  

行至途中,江帆发现下方的官道上,一人正策马狂奔。  

此人身穿华贵袍服,面目英俊,看上去和女帝水云姬有几分神似。  

晃眼间,江帆还以为是女帝又女扮男装了。  

飞身而下,靠近才发现并非女帝,而是真正的岐王李茂贞。  

这位大舅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