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陕西王二叛乱(1/2)
后金被灭了,照理来说,历史已经改变,大明现在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和平,但局势大好,只要扛过小冰河时期加上合理改革,国力必然会蒸蒸日上。
“难道是境内民变的问题还吗解决?”
“或者说是时间问题。”
江帆想到几个可能。
保明灭金,
现在后金被没,剩下的只有保明。
可具体保多久,要做到什么程度,系统没有明确提示!
总不至于保大明一两百年,或者带着明军征服全世界,完成全球大统一吧!
还是说,有其他势力能够威胁到大明的安定?
“算了,
先稳定当前局势再说。”
江帆考虑之际,来自京都的御使前来传旨,宣江帆回京。
对于这个消息,江帆倒是有些意外。
送走御使,江帆让人将陆文昭找来。
“大人,不知您这次召我回来有何指示?”陆文昭见江帆面无表情地盯着前方,也不敢多问。
“皇上召我回京,辽东的事情就暂交给你处理。”
江帆想了想,说道:“遇事不决,你可以请教孙将军和。”
陆文昭闻言,一阵感动:“江大人保重,末将定不负大人所托。”
“另外,吩咐下去,
把后金人的辫子都剪了,新人新气象,顽固不化者,你看着办。”
江帆拍了拍他肩膀。
后金人的小辫子完全不符合江帆的审美观,
加上历史上“留头不留发”的血腥洗礼,江帆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剪掉金人的辫子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认清现实,别再对后金保佑任何幻想。
至于会不会触发反抗情绪,江帆并不在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顾忌太多,只会束手束脚,什么也做不了!
“卑职明白。”
陆文昭躬身告退,回到自己房间,开始谋划起来。
掌控辽东可是一个肥差,对于权利十分执着的陆文昭来说,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只要做好了,他就有足够的晋升资本。
至于蒙古和朝鲜的局势,已经被江帆牢牢掌握在手里,只要陆文昭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分化、拉拢、打压那些势力,再配合上锦衣卫的力量,那一切将水到渠成。
想到这,陆文昭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让辽东稳定下来!
第二天一早,接到调令的江帆带着青龙、白虎两个亲卫和怒晴鸡就踏上回京的道路。
厮杀了将近一月,江帆的实力又增强了一分,
不过仍旧没有突破到《金刚不坏童子功》的第六层。
如今空闲下来,倒是可以专心练功,稳固修为,同时调理心境。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江帆策马扬鞭,回想着征战沙场的岁月,哼起了小调。
“莫踌躇飞鸿起,踏破云烟,万水千山之间餐霜饮雪,铸十年,磨一剑且看我,一骑当关,敢教万夫莫开颜飞鸿起,踏过冰川,锋芒划破九天凌霜傲雪,君不见,高处寒且随我,一力当先,风起东方旗正艳…”
江帆唱着小曲,歌声悠扬婉转,带着一股豪迈与洒脱之感。
这首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却是他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青龙和白虎跟在身后,跟着哼唱起来。
而那怒晴鸡则飞到了半空中,对着天空发出鸣叫之声,显得十分开心。
江帆没有去管它。
如今的怒晴鸡又长大了一圈,站在地面,个头接近一米五,浑身彩羽散发着金属光泽,看上去极为显眼。
许多人第一眼看到天空中的怒晴鸡,甚至会认为这是一只神骏异常的凤凰,视为祥瑞。
一路上,江帆边走边唱,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山海关外的中前所城。
靠近城镇后,江帆把怒晴鸡收进噬囊当中。
在城中,江帆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不少难民,他们都是衣不蔽体、面色蜡黄,一个个愁肠百结、愁苦不堪。
在江帆的示意下,青龙上前询问情况。
片刻之后,青龙回来禀报:“大人,这些难民是从陕北那边逃难过来的。”
“陕北?”
江帆闻言,心头一动。
陕西王二叛乱,是明朝末年最大规模的叛乱,从天启七年,直至清顺治十五年才失败,前后历时31年。
正是因为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拖住了明王朝大部分的军力财力,才使处于辽东的后金有机可乘,趁机入主中原。
原本江帆给朱由校的建议,就是攘外先安内。
朱由校也同意了派发赈灾粮,命各地州府救济难民,稳定民心。
一开始的效果确实还不错。
但人心如渊,永远不会满足。
虽然大部分灾民想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可总有人不甘平凡。
尤其是那些叛军将领,当惯了流寇,经常宰大户,吃肉喝酒,睡别人的老婆,肆意妄为惯了,怎么可能忍受重新去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日子。
正是这些人的挑唆,很多人被招安的人又开始造反,导致多地盗贼横行,许多百姓不想与叛军为伍,开始逃难,变成流民。
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就把大量的流民安置到边关外。
之前边关常年受后金劫掠,人口锐减,如今后金被灭,边关外可以安顿百姓,促进满汉交流。
而此地有边军坐镇,加上军威正盛,无人敢试其锋。
把流民
“难道是境内民变的问题还吗解决?”
“或者说是时间问题。”
江帆想到几个可能。
保明灭金,
现在后金被没,剩下的只有保明。
可具体保多久,要做到什么程度,系统没有明确提示!
总不至于保大明一两百年,或者带着明军征服全世界,完成全球大统一吧!
还是说,有其他势力能够威胁到大明的安定?
“算了,
先稳定当前局势再说。”
江帆考虑之际,来自京都的御使前来传旨,宣江帆回京。
对于这个消息,江帆倒是有些意外。
送走御使,江帆让人将陆文昭找来。
“大人,不知您这次召我回来有何指示?”陆文昭见江帆面无表情地盯着前方,也不敢多问。
“皇上召我回京,辽东的事情就暂交给你处理。”
江帆想了想,说道:“遇事不决,你可以请教孙将军和。”
陆文昭闻言,一阵感动:“江大人保重,末将定不负大人所托。”
“另外,吩咐下去,
把后金人的辫子都剪了,新人新气象,顽固不化者,你看着办。”
江帆拍了拍他肩膀。
后金人的小辫子完全不符合江帆的审美观,
加上历史上“留头不留发”的血腥洗礼,江帆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剪掉金人的辫子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的认清现实,别再对后金保佑任何幻想。
至于会不会触发反抗情绪,江帆并不在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顾忌太多,只会束手束脚,什么也做不了!
“卑职明白。”
陆文昭躬身告退,回到自己房间,开始谋划起来。
掌控辽东可是一个肥差,对于权利十分执着的陆文昭来说,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只要做好了,他就有足够的晋升资本。
至于蒙古和朝鲜的局势,已经被江帆牢牢掌握在手里,只要陆文昭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分化、拉拢、打压那些势力,再配合上锦衣卫的力量,那一切将水到渠成。
想到这,陆文昭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让辽东稳定下来!
第二天一早,接到调令的江帆带着青龙、白虎两个亲卫和怒晴鸡就踏上回京的道路。
厮杀了将近一月,江帆的实力又增强了一分,
不过仍旧没有突破到《金刚不坏童子功》的第六层。
如今空闲下来,倒是可以专心练功,稳固修为,同时调理心境。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江帆策马扬鞭,回想着征战沙场的岁月,哼起了小调。
“莫踌躇飞鸿起,踏破云烟,万水千山之间餐霜饮雪,铸十年,磨一剑且看我,一骑当关,敢教万夫莫开颜飞鸿起,踏过冰川,锋芒划破九天凌霜傲雪,君不见,高处寒且随我,一力当先,风起东方旗正艳…”
江帆唱着小曲,歌声悠扬婉转,带着一股豪迈与洒脱之感。
这首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却是他最喜欢的歌曲之一。
青龙和白虎跟在身后,跟着哼唱起来。
而那怒晴鸡则飞到了半空中,对着天空发出鸣叫之声,显得十分开心。
江帆没有去管它。
如今的怒晴鸡又长大了一圈,站在地面,个头接近一米五,浑身彩羽散发着金属光泽,看上去极为显眼。
许多人第一眼看到天空中的怒晴鸡,甚至会认为这是一只神骏异常的凤凰,视为祥瑞。
一路上,江帆边走边唱,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山海关外的中前所城。
靠近城镇后,江帆把怒晴鸡收进噬囊当中。
在城中,江帆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不少难民,他们都是衣不蔽体、面色蜡黄,一个个愁肠百结、愁苦不堪。
在江帆的示意下,青龙上前询问情况。
片刻之后,青龙回来禀报:“大人,这些难民是从陕北那边逃难过来的。”
“陕北?”
江帆闻言,心头一动。
陕西王二叛乱,是明朝末年最大规模的叛乱,从天启七年,直至清顺治十五年才失败,前后历时31年。
正是因为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拖住了明王朝大部分的军力财力,才使处于辽东的后金有机可乘,趁机入主中原。
原本江帆给朱由校的建议,就是攘外先安内。
朱由校也同意了派发赈灾粮,命各地州府救济难民,稳定民心。
一开始的效果确实还不错。
但人心如渊,永远不会满足。
虽然大部分灾民想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可总有人不甘平凡。
尤其是那些叛军将领,当惯了流寇,经常宰大户,吃肉喝酒,睡别人的老婆,肆意妄为惯了,怎么可能忍受重新去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日子。
正是这些人的挑唆,很多人被招安的人又开始造反,导致多地盗贼横行,许多百姓不想与叛军为伍,开始逃难,变成流民。
朝廷为了安抚民心,就把大量的流民安置到边关外。
之前边关常年受后金劫掠,人口锐减,如今后金被灭,边关外可以安顿百姓,促进满汉交流。
而此地有边军坐镇,加上军威正盛,无人敢试其锋。
把流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