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霍乱八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刺客”  

没了四盘合和阵的隔音,帐外的侍卫听到“皇太极”的呼声,当即拔出长刀进入大帐。  

只见“皇太极”挥剑将范文程砍杀,有些搞不清楚情况。  

范文程可是皇太极最信任的汉臣,平时对皇太极也极为恭敬,如今怎么会刺杀皇太极?  

而且居然如此生猛,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就杀了数个亲卫,  

不应该啊?  

可是看到“皇太极”那要杀人的眼神,他们不敢多问,齐齐跪在地上。  

“卑职救驾来迟,还请陛下赎罪!!”  

这些侍卫说的都是旗人的话,伪装成皇太极的江帆压根听不懂。  

不过问题不大,当即装模作样地喝道:“范文程这个奸贼,假装投靠大金,  

居然暗中与人合谋,  

意图刺杀朕,现已被朕就地正法,这些该死的汉臣都不可信,统统该杀,传令下去,把所有汉臣都召集起来,全部斩首示众。”  

“遵命!”  

旗人对于汉人本身就有很大的成见,如果不是皇太极主张用汉人,其他人都把汉人当奴隶看待。  

守卫们虽然觉得事情透着一些古怪,可见“皇太极”动了杀心,都不敢,也不会为那些投效后金的汉臣求情。  

甚至还有些兴奋。  

他们早就看这些汉臣不顺眼了,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弄死对方,自然不会手软。  

命令下达后,  

很多投靠后金的汉臣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就被召集到教场之上。  

“怎么回事啊?”  

“看上去情况不对劲。”  

“难道这些旗人要对我们动手了?”  

“不应该啊,  

我们这些年尽心尽力地给旗人办差,没出过岔子。”  

汉臣们小声议论着,  

看着四周杀气腾腾的旗人,心中都忐忑不安,却又不敢妄动。  

变身成皇太极的江帆来到现场,看着这些卖国求荣的汉奸,冷声道:“朕对你们这些汉臣不薄,你们居然心怀不轨,想要杀朕,来人,将他们全部斩首,汉臣永不录用。”  

“陛下,臣冤枉啊陛下。”  

“陛下饶命,我们归顺大金后,绝无二心呐。”  

“陛下开恩,陛下开恩,我什么都不知道,还请陛下明察。”  

汉臣们一听,一个个都开始喊冤。  

江帆充耳不闻,这些人冤吗?  

一点都不冤,  

卖国求荣,本就该死。  

“杀!”  

江帆一声令下,周围的旗人将汉臣们都束住双手,  

接着数十个刀手磨刀霍霍地走向他们。  

“刀下留人。”  

伴随着一声清喝,一个穿着锦袍的女子快步跑来。  

此人名为布木布泰,她听闻此事,急急忙忙地找到皇太极。  

“陛下,你这是做什么,这些汉臣做错了什么,你为何要杀他们?”  

布木布泰是皇太极的侧福晋,也就是历史上的孝庄皇后。  

不过此时的布木布泰也就十八九岁,青春靓丽,颇有风韵。  

江帆可不认识布木布泰,也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只能猜出对方是想求情,用汉语说道:“这里没你的事,给朕闪,否则朕连你一起杀。”  

“陛下,你怎么会变成这样?”  

“我是…”  

布木布泰看着眼前的皇太极,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常人看不出江帆变成的皇太极和真正的皇太极有什么差别,可作为枕边人的布木布泰却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你不是…”  

“贱人,找死。”  

江帆果断拔剑,辣手摧花,一剑划破布木布泰的脖颈。  

布木布泰惨叫一声,倒下去,鲜血飞溅,染红了一片沙地,香消玉殒。  

江帆没有理会死去的布木布泰,冷视周围的人:“谁敢为汉臣求情,这就是下场,杀!”  

“杀!”  

刽子手挥动大刀,一颗颗人头落地。  

许多汉臣死不瞑目。  

“陛下今天是怎么了!居然把布木布泰都杀了,那可是他最喜欢的妃子啊!”  

“听说陛下刚才遭遇了刺杀,据说是范文程干的,那范文程是布木布泰的老师,可能陛下才迁怒于布木布泰。”  

“真是可惜了,杀了多浪费啊!”  

“你想死啊,陛下的女人你也敢动心思。”  

“陛下的女人,难道您不想要吗?”  

“那也得等陛下归天了,才有咱们的出头之日。”  

八旗之中,并不是团结一致。  

多尔衮和皇太极一直不对付,如今多尔衮战死,他手下的将领并不服皇太极,只不过碍于皇太极的威势,加上大明虎视眈眈,才没有打起来。  

江帆耳聪目明,虽然听不懂那几个旗主在说什么,但可以肯定不是好话,而且对皇太极心有不满。  

那感情好啊!  

“你们过来。”  

旗人大部分不会汉语,但各大旗主都是懂汉语的,听到“皇太极”的话,心头一凛。  

难道他听见了,想要那他们开刀。  

几个旗主对视一眼,此事无声胜有声,心中都打定主意,如果皇太极真要那他们开刀,那大不了鱼死网破。  

江帆冷冷的看着几人,待到几人靠近,突然拔剑刺死一人,口中骂道:“奸贼,想谋害朕,今天朕就一并铲除了你们这些害群之马。”  

“皇太极,你欺人太甚,我们跟你拼了!”  

剩下的三位旗主本来就对皇太极就心有间隙,见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