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九层妖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据江帆目测,怒晴鸡的身高算上殷红如血的鸡冠有一米三,双翼展开,估摸有两米多长,尖嘴如钩,双眼凌厉,看上去极具威慑力。  

常人在怒晴鸡身前,会感受到极强的压迫感,胆子小的可能会直接吓尿。  

在同等体型下,禽类为尊,即便是猫科动物也无法压制同等体型的猛禽。  

就怒晴鸡的爪子,就算是狮子老虎被按住,那也是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以前的怒晴鸡就可以撕金裂铁,现在的怒晴鸡力量有多大,江帆都无法估量,反正他绝对不想被抓上一爪。  

“大宝,看样子你又变强了啊!”  

江帆打量着焕然一新的怒晴鸡,感觉现在的怒晴鸡不仅可以当战宠,没准还可以当坐骑。  

不过要小心它身上的无量业火,不然骑着怒晴鸡,一不小心就可能火烧屁股。  

“咯咯~”  

怒晴鸡对于自身的变化,既高兴,又悲伤,高兴的自然是变大了,也变强了。  

悲伤的是以后不能找小母鸡愉快地玩耍!  

老洋人看着怒晴鸡,惊讶道:“江大哥,大宝现在是成精了吧!”  

面对怒晴鸡突如其来的变化,鹧鸪哨等人都始料不及,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算是吧!”  

对于怒晴鸡身上的变化,江帆同样一头雾水,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只能归咎于怒晴鸡吸收无量业火,血脉产生了未知变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怒晴鸡实力大幅度提升,属于好事。  

不管怒晴鸡怎么变,只要还认他这个主人,那么两者就可以友好相处下去。  

怒晴鸡适应了一下身体,还是有些不自然,感觉江帆他们好像都变小了一样。  

体型带来的变化,还有很多。  

比如食量变大,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等等。  

要是带到现实世界,这样的大公鸡估计会引发人们的好奇和关注。  

可以说有好有坏。  

折了半株珍珠灵芝草给怒晴鸡吃,江帆、鹧鸪哨开始靠近冰斗观察。  

对于被毁掉的金身木乃伊,江帆一点不在乎。  

虽然这东西放到现代,可以卖到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天价,但携带不便,而且在国内不能随意买卖,否则容易牢底坐穿。  

真带回去,要么偷渡贩卖到国外,被人戳脊梁骨。  

要么就是500块加一面锦旗,根本没意义。  

有那功夫,不如捡几个金元宝实在。  

龙顶冰川上有几百处轮回教历代教主的墓穴,宛如众星捧月一般拱卫着魔国自古遗留下来的九层妖楼。  

江帆所发现的墓穴,是最接近九层妖楼的一个。  

之所以没有直接从九层妖楼上方开凿,也是担心损毁九层妖楼,导致出现变故。  

龙顶冰川的地形非常复杂,在远古时代,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山间湖泊,因此才有“灾难之海”的名称。  

后来经过喜玛拉雅山脉的造山运动,使得这里的海拔上升,气温降低,整个湖演变成了大冰川,偶尔的雪崩,使得冰川越来越厚,里面的地形也越来越复杂。  

有江帆确定方位,比起鹧鸪哨胡乱寻找,快了不知多少倍。  

至于墓穴中的陪葬品,江帆并没有动,还有正事要办,现在拿这些黄白之物,只是拖累。  

眼下天色还早,正适合下墓,要是到了晚上,很可能碰到雪弥勒,江帆虽然不怕,但并不想平添麻烦。  

五人一鸡下墓,江帆指出方向,老洋人把许久没有用的穿山甲放了出来。  

两只穿山甲从温暖的窝里被叫出来,冷得打哆嗦,但还是卖力地干活。  

在穿山甲的挖掘下,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个可让人通过的盗洞。  

江帆这时才使用龙虎权杖,将洞口扩大。  

炁是能省者省,反正养着穿山甲就是为了挖洞,自然要物尽其用。  

有穿山甲挖出的盗洞,江帆起码可以省去不少力气,将洞口扩张到两米,众人打开手电筒,穿行而过。  

对面是一个巨大的冰洞。  

“邪神妖塔!”  

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冰封的九层妖楼映入眼帘。  

九层妖楼是魔国最顶级的殡葬式,其中埋葬着第一代鬼母“念凶黑颜”。  

而念凶黑颜的鬼眼,也是解除扎格拉玛族诅咒的必备之物,所以江帆志在必得。  

不过由于千百年来冰川不断覆盖,这座九层妖楼已经被冰川冻住,想进入其中,只能一层层地挖开。  

这是个体力活,哪怕江帆动用术法,耗费的炁也不会少。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江帆需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所以挖冰的工作,众人合力进行。  

如今是初春时节,海螺沟的龙顶冰川海拔虽然只有两千多米,但依旧寒冷无比。  

当挖掘到第三层的时候,天色渐暗。  

晚上挖掘九层妖楼,危险无疑会增加,江帆招呼鹧鸪哨等人回到冰层上休息。  

原本打算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继续挖掘,不曾想刚在做晚饭,江帆又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江帆举起手枪,对着暗处开了一枪,不远处的雪地中溅起一团血雾,一头全身雪白的巨狼躺在地上。  

“嗷呜~”  

与此同时,四面八方冒出数十头雪狼,快速朝着江帆等人奔袭而来。  

它们原本是打算等到江帆他们松懈的时候,发动偷袭,没想到还没有靠近就被江帆发现,这才选择正面硬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