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再遇狼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海拔越高,空气越发稀薄,江帆、鹧鸪哨和老洋人还好,身体较弱的旺达和花灵已经开始感觉呼吸困难。  

江帆将之前装备好的氧气瓶交给两人,让两人吸氧。  

就在几人停顿的功夫,江帆感受到地面出现了轻微的震动。  

“有情况。”  

感受地面震动,仿佛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江帆当即出声提醒,接着使出“巽字.听风吟”。  

“哞!”  

伴随着空气波动,江帆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牛羊声,和一阵狼嚎。  

联想到原剧情中的情况,江帆猜到了可能是遇到了守护魔国的狼群了。  

“快牵着牦牛靠在山壁上。”  

“坤字—冰牢!”  

江帆招呼鹧鸪哨等人靠在山壁之上,接着举起龙虎权杖施展术法。  

冰牢属于巽字和兑字的组合法术,巽属风,兑属水,组合之后,可形成冰系术法。  

在冰川区域,借助自然之力,使用冰系术法比土系术法要轻易很多。  

只见数到厚重的冰墙快速拔地而起,将江帆几人和牦牛都包围起来。  

冰牢这个术法,其实主要是用于在战斗中困住敌人,眼下江帆将其稍加改变,就形成了一道防御屏障。  

“怎么回事?”  

老洋人还不清楚什么事,见自己被冰墙包围起来,有些不安。  

“有一大群牛羊正朝着我们这边跑过来,估计很快就过来,不是什么大事,我只是担心可能会引发雪崩,提前防备一下。”  

江帆简单解释一声。  

他所形成的冰墙,属于半圆形,几乎于后面的山壁贴合,就算真的出现雪崩,这样流线型的冰墙,也可以将承受的重量降到最低,不用担心被雪崩冲到山崖下。  

只要在空气耗尽前出去就不会有问题。  

“大群牛羊?在这个海拔高度,牦牛和羚羊的数量应该不多吧!。  

老洋人没有怀疑江帆话中的真实性,只是有些不解。  

在这样的海拔下,冰雪覆盖,草木稀少,按照常理而言,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牛羊才对。  

鹧鸪哨、旺达等人也感觉到疑惑,但地面的震动却逐渐清晰,哪怕旺达都能够感受到。  

很快,一大群牦牛和藏羚羊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它们疯狂奔逃,宛如惊弓之鸟。  

“嗷呜~~”  

“嗷呜~”  

就在这时,阵阵狼嚎此起彼伏。  

“来了。”  

老洋人心头一紧。  

牦牛听到狼嚎,开始不安的躁动起来。  

片刻之后,成群的牦牛和羚羊从众人身旁奔腾而过,急促的蹄声震耳欲聋。  

也就是江帆提前有准备,如果是突然受到牛羊群的冲击,不说会不会被可能出现的雪崩吞没,光是牛羊践踏,或者撞下山崖,就是九死一生。  

“不会是上次那群狼来报复吧?”  

老洋人透过冰面,看到一群狼在牛羊群后面追击,握紧了弓箭,随时准备迎战。  

鹧鸪哨摇了摇头:“应该不是,它们是雪狼,皮毛都是白色的。”  

“师兄,我们要出手吗?”花灵拿着猎枪问道。  

“不必,物竞天择是自然规律。”  

鹧鸪哨摇了摇头,狼和牛羊都是生命,为了救牛羊而杀狼,并非善举。  

“鹧鸪哨,这次你错了,这些雪狼是魔国的妖奴,它们不是为了生存而猎杀,是为了祭祀。”  

旺达神情严肃的指着前方:“前面就是藏骨沟,传说每当满月如盆的时候,喀拉米尔山附近的野兽就会望着月亮,从高处跳进沟里摔死,以它们的死亡平息神灵的愤怒。”  

“藏经中记载,凡是跳入深沟而死的动物,便可以脱离畜生道,转世为人。”  

“如今看来,是雪狼有意将牛羊逼到此处,用它们的生命祭祀邪神,还请江帆道长替天行道。”  

江帆闻言,点点头:“既是如此,那这些雪狼确实该杀。”  

通常狼群只会猎杀其他动物,但将牛羊赶下藏骨沟祭祀邪神,这样做确实有伤天和。  

说话间,江帆从背包里拿出酒葫芦摇了摇,往嘴里猛灌了几口青稞酒。  

在寒冷的昆仑冰川上,喝点烈酒,可以暖身子。  

“踏踏踏!!”  

几人说话的功夫,大部分牛羊已经从他们身前奔腾而过,因为冰牢的原因,牛羊奔跑形成了一个弧度,地面不断震动。  

江帆回头注视着后方的雪山,虽然有一些积雪滚落而下,但并没有形成规模。  

之所以如此,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雪狼群经常驱赶牛羊祭祀,带来的震动让雪山的积雪无法久留。  

成百上千的牛羊奔腾而过,颇为壮观。  

雪狼群紧随其后,它们配合默契,有条不紊的驱赶着牛羊,利用牛羊的恐惧,将其一步步驱逐到深渊之中。  

这就是猎食者和猎物的差别。  

比力量与体型,牦牛远在雪狼之上,论及战力,一只牦牛单挑两三只雪狼绝对轻轻松松。  

可因为食草动物不够团结,缺乏勇气,所以哪怕在数量和力量上都具备优势,也不敢对狼群发起反冲锋,只知道亡命奔逃。  

或者它们的认知中,不需要跑过雪狼,只需要跑过同类就足够了!  

正是因为这份愚昧与懦弱,它们才会万劫不复。  

“哞~”  

冰牢之中的牦牛见同类被驱赶的惨状,加上雪狼从前方奔跑而过,发出不安的悲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