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白色毒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至于陵谱的背面,则是一座庄严华丽的宫殿,悬于天上的霓虹云霞之间,整体看上去金碧辉煌,凌空步烟,四周有飞龙缠护,一派超凡脱俗的神仙阁楼风采。  

陈玉楼道:“这献王墓难不成建在天上?”  

“献王可没那个本事,不过是健在高山之上,云霞之中,那处应是明楼,并非真正的献王墓。”  

江帆语气笃定。  

这些内容除外,其他都是一些歌颂献王的屁话,不值一看。  

稍作休整,众人继续出发,沿着靠近山脉的坡地前进,天公作美,气温舒适,走在林间,可以闻到一阵植物散发出的清香,时不时还能看到各种艳丽的花草和翩翩起舞的蝴蝶。  

当然,还有很多虫子的尸体。  

怒晴鸡一路走一路吃,感觉它就像进了自助餐厅一样。  

向西北方走了四五个小时,穿过一片树林,众人来到一片山谷。  

此地就是虫谷的入口,可以看到一大片花树,上面长着红白黄三色的花朵,都有碗口大小,姹紫嫣红。  

黄昏下,无数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  

一条蜿蜒的溪流至花树中经过,流向远处,在夕阳的光辉照耀下,美轮美奂。  

“好美!”  

看着眼前的美景,花灵不由开口赞叹。  

比起之前阴暗潮湿的密林,这里确实美如花卷,让人心驰神往。  

江帆却知道,这美丽的外表下,蕴藏着致命的危险,眼见金乌西坠,说道:“太阳要落山了,山谷之中,有白色毒瘴存在,今晚我们就在谷外扎营,恢复体力,等明天瘴气消散之时,抓住时机,用最快的速度穿林而过。”  

鹧鸪哨用望远镜观看了一下虫谷的地形,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遗迹残骸,恨不能日夜兼程,取得雮尘珠,解救族人于危难之中。  

但他清楚江帆所言在理,只能尽量稳定激动的情绪。  

陈玉楼也在观察虫谷的地形。  

原剧情中,陈玉楼就是在这里丢了一对招子,卸岭之人在此死伤无数。  

眼下江帆等人虽然带着防毒面具,可并不代表就可万无一失,毕竟时间比较紧,加上这个时代的工业并不先进,制造出的防毒面具好不好用,还真不好说。  

只能当做一种保障。  

众人在花树附近扎营造饭,罗小六安排士兵轮流巡逻。  

附近虫兽不多,花香袭人,算是一个不错的露营地。  

众人吃着牛肉、干粮,花灵采了一些可以食用的松茸、鸡纵、牛肝菌等菌类。  

这时,天空中出现了几只雕鸮,在众人头顶盘旋。  

雕鸮这种动物报复心极强,可以说是鸟类中的平头哥。  

中午的时候,江帆等人炸了大榕树,意外杀死一只大雕鸮,这些家伙就把江帆一行人记恨上了。  

之前天色大亮,习惯昼伏夜出的雕鸮没有行动。  

这不,天刚黑,一群雕鸮就组团前来报复。  

或许是虫谷的环境原因,这些雕鸮都长得膘肥体壮,一个个站立在地比人还高,随便一只都可以抓起一两百斤的野猪,轻松飞跃山林。  

常人被它们盯上,一爪子下来,头盖骨都会被爪穿,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可惜它们这次碰上了铁板。  

江帆五感明锐,几只雕鸮靠近,他第一时间发现,等到这些雕鸮发动袭击的时候,江帆从罗小六手里拿过重机枪,一梭子子弹打出去,就把几只雕鸮全部干了下来。  

正好来个小雕炖蘑菇,改善伙食。  

吃饱喝足,江帆择地而息。  

晚间出了分班巡逻的士兵,其他人都在休息,养足精力。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随着怒晴鸡的鸡鸣声,众人早早开拔。  

穿过成片的花树后,周围的遗迹越来越明显,最先看到的是两块巨大的山石,上面寸草不生,显得比较突兀。  

江帆知道,这是两块巨大的石头其实是天外陨石,就是它们干扰了磁场,让虫谷附近的磁场混乱,指南针、手表和电器设备来到这里都会发生混乱,而且陨石还具有一定放射性的稀有元素。  

算起来,这两颗陨石的使用价值还在血玉棺之上,放到现代绝对可以卖到天价。  

可惜没有空间戒指之类的法器,江帆只能望石兴叹。  

“两块陨石上有辐射,别在这里久留。”  

江帆提醒一声。  

老羊人问道:“江大哥,什么是辐射?”  

江帆道:“你可以理解为有害物质,总之不是好东西,快点离开就对了!”  

众人似懂非懂,快步离开。  

虽然在两块陨石的辐射并不强,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但常人若是在这里呆久了,绝非好事。  

鹧鸪哨看了陨石上雕刻的雮尘珠一眼,没有久留。  

穿过溪谷前的两个大陨石,众人沿着蛇溪向着山谷深处进发。  

地势渐渐下降,荆棘丛生,不过动物却越来越少,走了一会儿,连蚊子都见不着一只。  

“江兄,这里的情况不对。”  

鹧鸪哨看了看四周:“这里的植物很多,可是动物却不曾看见,连树蜥和蚊子都没有,莫非是因为毒瘴的原因?”  

“恭喜你,已经会抢答了。”  

江帆笑了笑,接着观察周围的环境,说道:“下方便是毒瘴分布的区域,大家带好防毒面罩,尽量不要让皮肤裸露在外面,我让冲的时候,你们就放开步子往前冲,都别掉链子。”  

“江道长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