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五色神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时面对两位不朽之王的围攻,江帆依旧是从容不迫。  

挥动天荒战戟迎向俞陀,同时祭出无终之钟,对抗赤王的赤王炉。  

“无终之钟?”  

“你到底是谁?”  

俞陀、赤王都曾经和赤王等不朽之王一起围攻过无终仙王,六道轮回仙王等九天十地的仙王。  

对于无终仙王的仙器自然不陌生,加上柳神的《柳神法》,他们心中不禁猜想起江帆是哪一位的转生者?  

九天十地和异域都没有完整的轮回体系,但仙王生命力极强,只要有一丝真灵未灭,就有夺舍重生的机会。  

当然,想归想,两位不朽之王手上一刻都没闲着,各种杀招频出。  

俞陀杀红了眼,已经不止是用上全力这么简单,而是做好了以伤换伤的准备!  

异域不朽之王有两人个,江帆只有一人,以伤换伤,只要能击杀荒天帝,为安澜报仇,在俞陀看来,绝对划算!  

江帆不以为意,他到现在,不过才出三分力而已,别说俞陀想以伤换伤,就算她想以命换江帆受伤都做不到。  

江帆的肉身比之仙王级仙器都要坚硬,除非是帝器,否则根本不破防。  

可以说江帆就是六边形战士,高攻、高防、血厚、蓝多,精神和技能都几乎点满。  

天荒战戟不差分毫地撞在了俞陀的剑尖上。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一般。  

下一秒。  

璀璨刺眼的白芒迸发出来,如同烈日般刺眼夺目,将所有的黑暗尽数驱散,把天渊照得通明一片。  

无尽的法力波动涤荡开来,虚空如同水面上一圈圈的波纹涟漪,快速席卷四面八方,化作空间风暴肆虐,吹得寰宇变色,星辰崩裂。  

如此声势,看敖成面色一变,眼中流露出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太始和元初也是吃了一惊。  

这荒天帝的实力到底隐藏了多少?  

又有多少底牌未出?  

敖成为人自傲自负,不下于安澜,自诩自古不败,实则是欺软怕硬。  

当初若非柳神遭受多位异域不朽之王围攻,身受重创,敖成、太始和元初三位仙王根本不敢对柳神出手。  

此时见江帆手段频出,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太始与元初同样差不多。  

相比九天十地,仙域得天独厚,成仙要容易很多,以至于仙域的仙王在心性上,远不如九天十地的仙王。  

与江帆交手的俞陀杀红了眼,神情狰狞,握着仙剑近身搏杀。  

这一举动让江帆都乐了。  

俞陀的实力不错,战斗经验丰富,一手剑术也算出神入化,但要说近身搏杀,江帆绝对是行家。  

他修炼时间虽然没俞陀长,战斗经验也不如俞陀多,但战斗不是比谁年纪大,经验多确实占据一部分优势,可真正比拼的,还是修为和手段,以及战斗天赋。  

江帆历经多个副本世界,从普通人一步步走到今日,虽然大部分都靠开挂,但本身也是很努力的,尤其擅长近战。  

加上超人血统附带的超强学习力,以及哪吒的战斗天赋,俞陀无异于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俞陀势大力沉的一剑,被江帆轻松挡下。  

“荒天帝,今日我与你不死不休。”  

俞陀双手握住剑柄下压,胳膊都在微微颤动着,明显是用上了全部的仙力与力量。  

但面前的天荒战戟就好似是铜墙铁壁般,将她牢牢挡在了这里,任她如何努力都进不得分毫。  

更让俞陀无法接受的是,江帆神色澹然,右手单手持戟,手臂连一丝抖动都没有。  

这不像是犹有余力,而是根本没怎么用力!  

“俞陀,此人肉身强横,神力惊世,不可与之力敌!”  

赤王操控赤王炉与无终之钟拼斗了数个回合,并未讨到便宜,此时自顾不暇,眼见俞陀陷入险境,当即传音提醒。  

就在这时,俞陀感受到挡在前方的天荒战戟突然松动。  

并非俞陀的力量胜过了江帆。  

而是江帆开始发力了。  

“看你与安澜相交莫逆,本帝这便送你去陪他!”  

江帆冷然一语,天荒战戟往后一抽,反手一戟横扫了过去。  

不好!  

俞陀童孔骤缩,反应也是极快,几乎是在手上力道一空的瞬间,便将仙剑横在了身前。  

“当~”  

一道金铁碰撞的声音激荡,千万里之外交战的各族修士,都感觉耳膜生疼。  

不少修为较低的修士,双耳都倒灌出鲜血来。  

天荒战戟砸在了仙剑之上,俞陀面色巨变,只觉得手中仙剑向内一弯,一双手臂的骨骼都传出“卡卡”的碎裂声。  

俞陀心中大骇,用尽法力将仙剑向前一撑,仙剑却是承受不住,断裂成两节,大戟砸在身上,带起一片血肉横飞,俞陀的身子不受控制地朝着后方倒飞了出去。  

遭受重创的俞陀意识都开始模湖,仿佛间,好像看到了人生的走马灯。  

“俞陀挺住啊!”  

赤王大声吼道,也顾不得隐藏实力,把赤王钟也祭了出来。  

赤王钟是赤王隐藏的仙王器,外表看上去灰扑扑的,朴实无华,威能却是比赤王炉强上几倍。  

这口仙钟与无终之钟一样,都带有岁月之力,但比起无终之钟,却稍逊一筹。  

不过用来暂时牵制无终之钟足矣。  

赤王驾驭赤王炉,宛如陨石一般砸下,想要救下俞陀。  

“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